美文网首页
关系的精髓

关系的精髓

作者: AUSKING黄东启 | 来源:发表于2023-12-27 06:41 被阅读0次

人一生只有一种最重要的关系,就是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理顺了,通透了,与别人的关系,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也就一样顺了,通了。

一个人找不到朋友,或是找不到伴侣,其实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人并不善于容纳与自己不太一样的人,又对与自己太相似的人没有什么兴趣。正是因为这样,多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后都会沦为平庸的关系。

任何关系都是自己的投射,你以为自己喜欢的是关系里的对象,真正喜欢的不过是在这段关系中的自己。

人会把对于自己的想象,投射在另一个人身上,妄想在另一个人身上,找到自己不存在的存在。在任何关系里,这样的投射都无所不在,每个在关系里的人只是各自的投射程度不同,人们依赖于关系中的投射的破灭,逐渐看清真实的自我。

所有关系都以心理边界的方式来呈现,比如,是否允许对方出现我不接受的东西,允许的尺度如何,是忍受还是完全接受。

所有关系的核心都是与自己的关系。

亲密关系呈现很大的价值,在高卷入下,我们有很好的机会——在情与爱的烈焰中——看到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在要什么,在怕什么。良性的亲密关系可以帮我们更了解自己。

好的亲密关系的价值,并不是体现在关系中有多快乐,因为快乐总是短暂的,而是看到另外的价值,如何度过那些不快乐,如何化战场为道场。

看到自己,优化自己:“我喜欢你,并非你的样子,而是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它是转化炉、是炼金炉,是在爱人的鼓励下突破自己的限制。

人应该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而去改变自己,而不是为了去迎合和讨好某一个人,或是某一些人。

我们为了一段关系的和谐美好,确实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和改变,但改变的动机,应该建立在让自己变得更好之上,让自己变得更加独立和完整之上。因为唯有让自己成为这样的自己,才是真正处理好各种关系的前提。这样,即使某一段关系不在了,一个更好的自己却存留了下来,往往意味着自己还能遇见更好的关系。

当初能在一起的原因,是因为互相需要;后来还能一直在一起的原因,是因为能够互相分享;能够互相分享的原因,是彼此都能在关系中有所成长。

事实上,每个人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本身就是一些非常具象、非常具体、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尽是一些非常抽象的东西,人们对这种抽象事物的关注度和依赖度,远远超过了对自身完整性的关注度和需要度,人们才会忽视自身的完整,去寻找所谓的完美关系。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世上真正存在的完美关系,也只会发生在两个自身就很独立、完整、圆满的个体之间,绝不会发生在两个自认为自己充满了各种人生缺憾,需要对方来进行填充的个体之间。

婚姻关系的挑战,事实上是每一个个体自身心智成长的挑战,是人去抵达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挑战,绝不是什么“感情关系”的挑战,这样的说法掩盖了人生真正的事实。

人需要的是成长而不是依赖,这才是任何“关系学”里面的良方。

在两性关系之中,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其实是很确定的,能给对方分享什么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得到的,只能是彼此暴露的那部分,然而我们最想分享的却又无法分享的,是自己孤独的、包含着缺陷的、有点灰暗的、完美不了的那些部分。在令人厌倦的两性关系之中,让人厌倦的并不是我们未能从别人身上获得什么,而是无法再与对方分享什么。事实上,做一个能关注自己成长的人,才能做成一个关心别人成长的人。做一个能分享自己的完整的人,当一个人不再需要观众的时候,他才能做到最爱他自己的观众。

人与自己的关系若是“锦”,人与别人的关系就是“花”。一个没有内在的自我冲突的人,与别人建立起来的关系,就会是锦上添花。如果人与自己的关系是“雪”,一个充斥着内耗的人,千万别寄希望于别人可以来“雪中送炭”,炭烧没了,如果冰雪依然还在,人只会感觉到更冷。

人得把自己炼成春天,雪自然会融,花自然会开。

关系的精髓在于,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与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在互动发展的过程中获得统一。

人只能主宰自己与自己的关系,统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并不由自己单方面所控制和决定。

如果把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建立在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之上,如果与别人的关系和谐,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就很和谐,如果与别人的关系充满了矛盾,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也就一样的冲突和紧张。

一个人把一切关系都建立在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之上,把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先锻造为锦,把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仅仅视为锦上之花。这样的人往往自足的成分越多,自己与自己的关系非常和谐,身外的任何关系,能带给自己的冲突就越少,人的自我就越容易获得统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系的精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dr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