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雨

作者: 古典雨竹 | 来源:发表于2019-09-27 07:58 被阅读0次

         古诗的雨被诗人用情感的链条组合,成为表情达意的载体,营造出或欢快优美,或朦胧迷离,或凄清冷寂,或迅疾狂骤的审美意境,具有了生动的艺术表现力。

一、热爱生活的载体:显示山村特色,融入生活情事,表达热爱劳动生活之情。辛弃疾《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二、清新优美的画卷:以清丽的色彩,构恬美的梦境,描绘境清新的自然画卷。王维《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三、迷蒙幽深的诗情:烟雨朦朦天气,抒发淡淡的哀愁。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四、洒脱超逸的境界:同是一种事物,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对它有不同的感受,旷达,是挚着于生活的人在经历忧患之后形成的性格,雨使他们产生了激情。张志和的《渔歌子》,“轻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五、感时伤春的对象:春归扼腕痛惜,隐寓幽怨哀婉。李璟《摊破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六、离情别绪的表达:冷风骤雨凄清,衬托依依离情。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七、伤感怀人的线索:边关遥远,阻隔难通,细雨蒙蒙,悲苦无奈,新愁旧恨,一时并集。周紫芝《鹧鸪天》。“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八、羁旅思乡的情怀:羁旅行役,飘泊异地,怀念故乡;客舍窗下,孤灯独守,景情凄然。周邦彦《琐寒窗》“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写久客思归之情。 

诗人喜雨情感之源:雨的意象透过特定的空间和时间,汇聚成情感世界,呈现出美丽光环。

        1、应时而降的时间意义:应时而降,依时发生。

       2、无声润物的生命特征:无声入土,滋润万物。

      3、焕发生机的心理反应:反映热爱生活,闪耀生命光泽。

引申形态:

               1、洗尽烦恼和慰藉心灵的自然之音。

              2、得意遭际和生活状态的象征符号。

             3、人生失意及忧伤情怀的心灵寄托。

诗人苦雨情感之源:

        1、历时弥久,阴云不开。阴雨连绵,苦难之源。

       2、急骤迅猛,破坏尤烈。仕途坎坷,理想破灭。

引申形态:

               1、雨的阻隔表现孤独愁苦心境。

                2、冷雨萧萧传达凄凉漂泊之感。

               3、风雨如磐象征险恶政治生活。

         雨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雨不但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文人墨客的心田。欣赏古诗中的雨,看到雨的诗情画意,感悟雨的千古多娇,品味雨的百年沧桑。

相关文章

  • 诗中的雨

    从小学学第一首诗,开始断断续续看了很多诗。 诗中的雨蒙蒙又美丽,带着几分无法言喻的意境。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诗中的雨……

    今年的节气,似乎来得太不明确,尤其是北方的节气。而内蒙这个地区呢,更是多风少雨,气候干燥,所以,此地人都如此玩笑“...

  • 唐诗中的六言诗

    唐诗中的六言诗 聂鑫森 唐诗中的主要体裁,是古风(五古、七古)、绝...

  • 古诗中的雨

    古诗的雨被诗人用情感的链条组合,成为表情达意的载体,营造出或欢快优美,或朦胧迷离,或凄清冷寂,或迅疾狂骤的...

  • 诗中听雨

    雨,向来具有特定的文学象征。天上的云在 檐上的水在,便有雨在,有雨的地方,便有诗的存在。古诗词里走出来的人们,听的...

  • 诗中话雨

    (一) 李义山:红楼隔雨相望冷 我想你当是雨中孤独的漫步者,暮色里迷蒙的背影徘徊。风中微吟的咏...

  • 雨中的诗,诗中的雨

    下雨往往都伴随着诗意,无论是滂沱大雨亦或绵绵细雨总给人带来诗的享受。一声响雷惊醒阴沉的天,前一秒还阳光明媚,下一...

  • 《学记》学习有感(二)学贵有时

    每学期,我区都要向各年级段学生推荐经典诗文诵读五十首。每年暑、寒假,我都按照古诗中的儿童、古诗中的生活、古...

  • 柏舟|亲情的尺度

    有人在诗中溯源,有人在诗中怀念,于我而言,读诗没有那么多的古风古意,不过是借古惜今,以我之所见,心之所想,感怀眼前...

  • 《偶怀》七律

    流光百载去匆匆,景色有无终是空。 海海红尘三界外,悠悠今古一诗中。 清心似水盈荷月,欲望如花卷雨风。 六道轮回观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诗中的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jo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