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孟羽童离开格力,炒的动静也是不小。甚至有传孟的离开不是主动辞职,是被格力解雇,开除。
原因是考勤异常率达到了80%以上,经常无故旷工,且在公司与其谈话后依然我行我素。孟羽童被扒出小红书上都是自己的商务私活,意在工作时间接私活。社交平台上仿佛和员工在互撕。流量的红利又吃一波,只是这样的争论,怕是负面影响更大吧。
到这,谁真?谁假?已经不重要了,真假是非也只有当事人知道。暂且先不论真假,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无论是对孟羽童,还是对格力,其实都没有好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任何负面的新闻,都会带来公司品牌价值的损失。对于孟羽童来说,职场上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会对其未来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太多人支持孟羽童的选择,打着“接班人”的旗号炒作,上着动辄就加班工作超长时间的班,却拿着月薪几千的工资,不离开格力,还等到过年?继续吃董总给画的大饼?趁着现在,个人IP水涨船高,孟羽童快速吃波网红流量的红利,是明智之举。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认为孟羽童还是太年轻,沉不住气,应该在格力董总这样大IP加持下,多留公司几年,学习成长沉淀收获,届时再辞职,那才是聪明的做法。
其它不说,单就现在看孟羽童的个人IP,离开格力的“光环”之后,其流量和关注度必然会走下坡路,因为其背后的商业价值,目前来说并不高。
这其中的利益得失,到底如何选择挣钱,关键在于个人的选择了。
再说离职见人品。离职能不能体面一些?好聚好散,江湖再见。离职哪是什么相忘于江湖啊,世界说小不小,说大不大,江湖就那么一点,你根本不知道在资本的促使下,未来你会和谁有交集。
总得来说,商业互吹,是双方共赢。这是情感使然,也是利益使然。
哈佛商学院教授伦·施莱辛格说:“如何开始与如何结束,是任何职业关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现实职场中,我们总是专注于如何开始,但对于结束却总是潦草对待。
职场当然是很残酷的,但如果完全不重视人品的修行,其实走不了多远。不仅仅是职场生涯,人的一生中,短期看的是利益,最终决定你能走多远的还得是人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