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富贵

作者: 扣舷而歌 | 来源:发表于2018-10-11 11:07 被阅读51次

            鼓足勇气,想谈一谈“钱”的事儿。

            对于某些“君子”来说,钱是个脏东西,带着铜臭味,是万恶之源。“谈钱伤感情”哟,好好的友谊,一说到钱的事儿,精精巧巧的小船,说翻掉就翻掉了。

            要避免这样的悲剧,明智的办法是远离“钱”,就得做颜回、陶渊明一类的人物才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过,这样的日子,不是一般人能熬得住的,首先“肚先生”会很不高兴。估计颜回和陶渊明的内心世界,也是期盼着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只不过拘于当时的社会条件,不能达到而已。

            那对钱,应该啥态度?不妨看看孔子老先生是怎么说的。“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这是孔子对于富贵的看法:富贵只要能够搞到手,哪怕是干很下贱的工作呢,也不在乎。他的意思,大概是这样:富贵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过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精致生活,也并非是让君子们瞧不起的,因为孔子老先生,本身就是中国古往今来第一大君子。真正的君子,不仅要爱钱,而且要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大谈特谈“钱”这个字眼(这也是我写这些文字时候,给自己壮胆儿的理论根据)。但问题是,怎么来求得富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是喜欢钱财的,金银财宝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它能给人换来丰裕的生活,满足人作为动物天然具有的“口腹之欲,”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呢?——“仇富”思想要不得耶。关键是要做到“取之有道。”你不能胡来,损害着国家、集体、百姓、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利,那就是一种叫人所不耻的行为了。

    关于富贵

            至于什么是“道”,那如同哈姆雷特,每人心中自有一个答案。干什么活儿,都应该遵从内心的那个“道。”

            执鞭之士,在古代是很下贱的行业。当时的观念和现在不一样,刘主席曾经握着一双掏粪工人的手说过,“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只是分工不同,都是为人民服务。”这个说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很多人表示不信,不信是你的自由,但最好把这个“不信”存于内心想法层面,明面上,我们还要坚持表达这样的平等价值观——这是个原则。但在孔子那时候,确实人们的身份、工作、地位是分为三六九等,高就是高,贱就是贱。比方说晏子,也就是齐国有名的贤相,他有一个驾车的马夫。有一回在大路上驾车载着晏子出行,得意洋洋。他的妻子从门缝里看到他这副模样,等他下班回家,就不让他上炕了:你一个小小的马夫,神气个头?不就因为你的主人是相国吗?狗仗人势罢了。你人家瞧晏子,身份那么高,还一脸的谦卑呢。再看看你,要脸不?臊的车夫,差一点找块豆腐撞死自个儿,以后再也不敢趾高气扬了。

    关于富贵

            故事的意思大抵如此,至于老婆不让老公上炕,有点杜撰。但当时马夫地位是很卑下的,马夫那种不符合自己身份的表现确实让老婆感到丢人现眼。但即便是如此卑下的工种,孔子说了,如果能求得富贵,他也愿意干,只要合乎“道”,没啥可嫌弃的。

            这就是孔子很现代性的一面:干什么不重要,关键是怎么干,能不能成功。当小工洗盘子扫马路掏下水道捡垃圾等等等等,只要通过自己辛苦努力能挣到钱,都不要不好意思,不应该挑三拣四“这山看着那山高”,瞎耽误大好年华。因为,合理合法有尊严的去赚钱,就是一种“道。”相反,有的人,工作岗位很风光,回家乘坐八抬大轿,祖坟上都“滋溜溜”蹿着青烟,可却利用手中的便利条件,胡作非为;有的人,红得发紫粉丝成山,但背地里啥肮脏的勾当都猛干,光偷着睡的钱,就够普通人勤勤恳恳奋斗几千年也奋斗不来,还得乞求向天“再借几千年”。不符合“道”的去求取富贵,虽说风光无限,可到了某一天,“眼看你楼塌了,”从天上掉下来摔个“狗啃屎”,“墙倒万人推”的时候,想要求得原谅,本本分分做一个“执鞭之士”,都会成为你的“某某梦”呢。

            “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后面的话是“如不能求,从吾所好。”富贵是好东西,但如果求不来怎么办? 这个“求不来”实际上分了两个意思:一,是“执鞭之士”工作太辛苦,而社会阶层已经固化,指望一点点的从底层打拼,过上富贵的生活,基本上属于不可能。我们可以看到,一段时间以来,“寒门”是可以出“贵子”的,因为大家受教育的条件基本平等。但到了一定阶段,寒门出贵子的概率会奔着“零”进发,为什么?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藩篱已经扎起来,富贵人家的孩子,接受的教育资源的丰富,已经远远不是寒门孩子通过努力可以弥补的,你使出吃奶儿的劲儿蹦跶,也够不着天花板。这种情况下,“执鞭之士”们,就不要抱有什么奢望,还是去做颜回、陶潜去罢(要像他们那样,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喔);第二,是富贵虽然可以到手,但必须通过非常手段,而这些手段,显然就不是走寻常路,这违背了社会文明、道德的底线,必须“有所不为。”所以孔子说,这其实是属于君子不能(可)求的,既然如此,那句话也就随之而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去他娘的,钱算什么东西呢?白给老子都不要!

            既然这么死心眼,那就“从吾所好”,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儿去呗。当然,基本的物质需要还是要保障好,颜回这方面,“糟糠不厌”,整天饿得眼睛冒绿光,做得就不如陶潜先生,人家自食其力,日子也算悠哉——只要饿不死,让“心安”是最重要的。

            当然,凡事多往好了想,这是对的。我们还是希望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明进步,机会公平一些,能够让“执鞭之士”也有富贵可求的正当心思。否则,干脆死了“向钱看”那条心罢,那是别人的菜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富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tb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