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学会呼吸》

读书笔记《学会呼吸》

作者: 熙文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8-15 23:02 被阅读0次

    《学会呼吸》的作者是帕特里克·麦基翁。他毕业于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因自幼患有哮喘且深受其苦,后跟随布泰科呼吸疗法的创始人——康斯坦丁·布泰科医生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在具体实践和应用过程中,他收获了以往20年来药物治疗不曾有过的效果,也由此进一步发展了“呼吸优化训练”,陆续在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及全欧洲展开培训,为数千人带来了呼吸奇迹。

    “学会呼吸”,难道呼吸还要学嘛?呼吸难道不是天生就会的嘛?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呼吸还真的要学习。下面说一下本书的注意内容。

    深呼吸对身体有益还是有害?作者说有害的。但这是违反我们常识的,很多书上遇到事要深呼吸,冥想也要深呼吸来放松身体。让我们来看一下呼吸系统是怎么工作的。

    呼吸器官的作用是从空气中吸入氧气再输送到体内的细胞和组织中,并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人体呼吸器官具备着即便是做剧烈运动时也会给体内供应适量氧气的功能。

    呼吸时,从鼻子和嘴巴吸入的空气,通过气管到达主支气管后分两路分别进入左右肺,然后通过叶支气管、三级支气管来到细支气管,最后被送达肺泡中,它是储存空气的小气囊中。要想理解这个复杂的系统,可以想象一棵倒过来的树,树干是主支气管,树枝是左右分叉的叶支气管,在粗树枝再分叉的部分是三级支气管,树叶是肺泡——氧气就是从这里被送到血管。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我们通过呼吸把氧气吸入体内,树和人的呼吸器官类似,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巧合。肺部约有三亿个肺泡,每个肺泡都被毛细血管覆盖。

    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是:吸入更多的空气会增加血液的氧气含量。从生理上来说,通过这种方式增加血液中的氧气饱和度是不可能的,因为血液中的氧气几乎已经完全饱和了,这就好比把更多的水倒进一个已经装满了水的杯子里一样无效。

    血氧饱和度(SpO2)是指与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量占血红蛋白总量的比例。静处时,人体每分钟大概吸入4~6升空气,氧饱和度为95%~99%。因为血液中的氧气不断地被输送到细胞,所以血氧饱和度不会达到100%。如果血氧饱和度为100%,就表明血红蛋白与氧分子的结合太强烈,减弱了红细胞向肌肉、器官和组织输送氧气的能力。血液的工作机理是把氧气运送到肌肉和器官中,而不是保存氧气。实际上,人体存有过量的氧气——静处时有75%通过呼吸排到体外,运动时只有25%排到体外,也就是说,即使把血氧饱和度提高到100%,也是毫无意义的。

    通过深呼吸,吸入大量空气以摄入更多的氧气,如同让已经吃饱了的人再吃东西一样。是无效的,更有可能是有害的。但深呼吸能让你感觉很好,就像睡醒后伸个懒腰,能让身体的上半部分舒展,有一种放松的感觉,这让很多人相信呼吸动作越大越好。

    影响我们呼吸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什么?是二氧化碳。呼吸的速率和量由大脑中的受体神经决定,它们的工作方式类似于调节家庭供暖系统的恒温器,然而,这些神经不是监测体温的波动,而是监测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以及酸度或pH酸碱度(后文均简称为pH值)。当体内二氧化碳水平超过一定量时,这些敏感的神经就会刺激身体呼吸,以排出多余的气体。换句话说,刺激呼吸的首要诱因是消除体内过量的二氧化碳。

    做深呼吸的人都知道,不可能一直保持着深呼吸,但一段时间了,自动转成平常呼吸。这就是由于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度,我们身体自动调节的结果。短期换气过度也没多大问题,身体不会发生永久性的变化。但长期换气过度的话,会导致对二氧化碳敏感性提高或耐受性降低。如此,呼吸量总是高于正常水平,而脑神经会据此判断“体内二氧化碳太多了”,于是催促加大呼吸力度,结果就形成了长期换气过度的习惯,并带来了所有的负面后果——让我们的身体以一种危害自身健康的方式呼吸。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感觉疲劳?作者通过通过使用脉搏血氧仪,我测量过自认为容易疲劳的数千人的血氧饱和度,结果大部分人都在95%~99%之间,血氧饱和度很正常。

    血氧饱和度很正常,却总是感觉疲劳,这是为什么呢?问题不是血液中氧气不足,而是血液中的氧气不能被充分运送到肌肉、组织及脑部。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呼吸过程中过多的二氧化碳被呼出体外。长期换气过度导致血液中的氧气不能被充分释放,结果就会出现日常生活中的疲劳感和运动时的气喘。

    我们身体各器官是怎么获得氧气的呢?氧气运输主要依靠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它的作用之一就是把肺部的氧气搬运到体内细胞或组织中。血红蛋白只有在血液中有二氧化碳的状况下才能释放氧气。换气过度就会导致肺、血液、组织和细胞中的二氧化碳的量低于适当水平。这种状态叫作“低碳酸血症”,导致血红蛋白不释放氧气,结果就会减少输送到组织或器官中的氧气。

    因此,我们了解了,决定我们呼吸的不是氧气,而且二氧化碳。但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非常低的,所以通过吸气很难将二氧化碳吸入体内。体内的二氧化碳是食物或氧气转化为能量时产生在组织或细胞中的,保持适当的呼吸量,就可以确保肺、血液、组织及细胞中的二氧化碳维持在一个合理的量。

    现在我们都是呼吸中,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很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去做能提高氧气的利用率,更好的向各器官输送氧气?我们如何提高二氧化碳的耐受度?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一个名词,最大摄氧能力,指进行剧烈、极为消耗体力的运动时,一分钟内身体输送与利用氧气的最大能力。

    研究表明,在增加二氧化碳而减少氧气压力的过程中,运动能力与最大摄氧能力关联紧密。也就是说,对血液中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忍耐力意味着摄氧量可以达到最大限度,从而能给肌肉工作送去充足氧气。

    如何测试自己的二氧化碳的耐受度呢?可以使用体内氧气水平测试(简称BOLT)来测试自己对二氧化碳的耐受度,也就是要衡量身体可承受的一次性屏息时长。

    为了正确地测试BOLT值,测试之前先安静10分钟,充分理解以下测试方法后,准备秒表开始测量。步骤如下:

    1.用鼻子做一次正常的吸气,再用鼻子做一次正常的呼气。

    2.捏住鼻子,防止空气进入肺部,开始完全屏息。

    3.测量从开始屏息到第一个明确的呼吸欲望或第一个呼吸冲动出现之时的时间间隔,反应包括想吞口水、气管收缩等信号,有时也表现为腹部或喉咙的呼吸肌自动收缩。

    4.放开鼻子,停止秒表计数,用鼻子接着呼吸。屏息后的首次吸气应较为平稳。

    5.回到正常的呼吸。

    BOLT值为10秒的话,恐怕每次呼吸都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很大、不规律、沉重又费力,呼吸之间没有自然的停顿。BOLT值在10秒或以下的人,会经常感到呼吸困难,即便坐着静处时也一样。呼吸时胸部活动幅度较大,经常会用嘴呼吸,每分钟呼吸15~30次。

    BOLT值为20秒时,呼吸也是沉重的,但是更有规律。呼吸的次数及呼吸量明显少于BOLT值为10秒的人,呼气后会自然停顿1~2秒,静处时呼吸次数在15~20次。

    BOLT值为30秒时,呼吸平静、缓慢又柔和,是很自然的轻呼吸,呼吸频率与呼吸量呈下降状态,BOLT值升高,屏息到呼吸之间停顿的时间也会延长,静处时每分钟呼吸次数为10~15次。

    BOLT值为40秒时,呼吸是毫不费力的、平静的、柔和的、安详的。到这个水平,肉眼看不到呼吸动作,呼吸之间自然停顿的时间是4~5秒。静处时每分钟呼吸次数为6~10次,呼吸量达到最小值。

    提高BOLT值的三个步骤

    步骤1防止二氧化碳的流失。不管是睡着还是醒着都用鼻子呼吸;停止叹气,感觉要叹气时,或咽回去,或屏住呼吸,如果叹气后自己也意识到了,那么可以通过10~15秒的屏息来帮助补偿失去的二氧化碳;打哈欠和说话时不要大口呼吸

    步骤2提高二氧化碳忍受度。这个阶段要做减少呼吸量的训练,以使其达到正常水平。通过这个练习,身体得到放松,呼吸变得缓慢而平静。练习的目的是将身体对氧气的需求调整到正常水平,坚持10~12分钟的练习,呼吸神经会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更高浓度的二氧化碳。

    步骤3模拟高海拔训练。

    1、边走边屏息:正常走1分钟,缓慢呼气后捏住鼻子屏息(捏鼻子不舒服的话可以自主屏息),走到能感受中度到重度的缺氧程度为止。松开手用鼻子吸气,接下来的15秒将呼吸幅度调整到最小,然后恢复到正常呼吸。

    2、继续走30秒后重复训练:鼻呼吸继续走30秒,缓慢呼气后捏住鼻子屏息,走到能感受中度到重度的缺氧程度为止。松开手用鼻子吸气,接下来的15秒将呼吸幅度调整到最小,然后恢复到正常呼吸。

    3、重复8~10次:边走边做屏息训练,每分钟做一次,走到能感受中度到重度的缺氧程度为止。然后松开手用鼻子吸气,接下来的15秒做最小幅度的呼吸。这个训练边走边做,重复8~10次。

    坚持用鼻子呼吸的好处。

    1、鼻呼吸对空气流动的阻力比嘴呼吸要高出大约50%,导致氧气的吸入量增加10%~20%。

    2、鼻呼吸可以提高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3、鼻呼吸可以杀灭吸入空气里的大量细菌。

    4、在体育锻炼时用鼻子呼吸,根据心率和最大摄氧能力,可以获得和做有氧运动同样的效果。

    5、鼻子是一氧化氮的储藏室,一氧化氮是维持良好健康的一种基本气体。

    一氧化氮产生于鼻腔及遍布全身数千英里的血管内壁。科学研究发现,一氧化氮在鼻气道中被释放,通过鼻腔呼吸运输到气管和肺部。一氧化氮还有调节血压、维持体内平衡、神经传递、免疫防御、呼吸调节等重要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预防高血压、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老化以保持柔软性、预防动脉血管阻塞和血栓等。同时,也能降低心脏病和卒中的风险。

    那如何增加一氧化氮?要增加鼻腔中生成的一氧化氮,很简单,轻哼出声就够了。在发表于《美国呼吸与急救护理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中,韦茨伯格医生和伦德伯格医生描述,哼出声时产生的一氧化氮的量是静处时的15倍。也就是说,哼出声可以急剧增加静脉血管与鼻腔里的一氧化氮释放。

    瑜伽中有一种呼吸术,名为蜂鸣式呼吸法(Brahmari Pranayama),其使用缓慢而低沉的鼻呼吸,在每次呼气的时候发出类似蜜蜂的嗡嗡声,虽然这种冥想技巧的科学道理还无法完全得知,但其能让头脑镇静下来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之所以更有效率要得益于肺的形状。肺叶是上窄下宽,下半叶的血流量比上半叶多。只使用上半叶的快节奏的呼吸(长期换气过度中经常出现),而没有充分利用肺的下半叶,会使得输送到血液中的氧气量减少,也损失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1、伸展背部肌肉,坐直,让肩膀放松。想象一下,有一根绳子把后头顶轻轻拉起,与此同时,感觉肋骨之间的空隙逐渐扩大。

    2、将一只手放在胸前,一只手放在肚脐上方。

    3、吸气时感受腹部轻轻鼓起;呼气时感受腹部轻轻地瘪进去。

    4、双手轻压胸部和腹部,制造呼吸阻力。

    5、在手掌的按压下,努力使每一次呼吸的幅度变小。

    6、每一次呼吸,尽可能少地吸气,使吸气变得更小或更短。

    7、减慢呼吸节奏、减少呼吸量,直到出现能忍受的轻度缺氧状态。

    8、呼气时放松,任由肺和横膈膜自然伸缩(如同气球慢慢泄气一样)。

    9、随着吸入气体减少,呼气放松,就会更少看见呼吸的动作。

    我们知道血红蛋白是运输氧气的,那如何提高血红蛋白数量呢?这就要用到屏息训练。屏息训练最大的魅力在于谁都可以进行,它既不是过分激烈的运动,对身体也没有负担,做3~5次极限屏息训练能让血红蛋白数量提高2%~4%。呼气结束后,屏息走10~30步,或者走到重度缺氧的程度,放下手恢复正常的鼻呼吸。

    总结:

    本书的重点有这么几个点,一是要用鼻子呼吸,二是要腹式呼吸,三是尽量屏息。一和二是呼吸方法,三才是解决呼吸效率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学会呼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uz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