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0 18—刘康旎
翻开《孩子 死亡 绘本》这一节时,莫名觉得话题特别沉重,一种压抑的感觉徐徐的袭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58818/57c67132e509ff11.jpg)
你会如何定义死呢?
你如何教给孩子什么是死呢?
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58818/3cd11d07e04c5240.jpg)
《獾的礼物》中獾是如何定义死亡的呢?
“獾并不怕死。死,仅仅是意味着他离开了他的身体,獾不在乎。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身体早就不听使唤了。”
他不惧死亡,对死亡有些深刻的理解,同时獾用一种轻松的口气告诉他们:“不久的某一天,他会去下面长长的隧道。” 这是他对死亡的从容,亦是一种交代。
獾如同一位智慧的长者,看透了生命的意义,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告诉他人,死亡并不可怕,你只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于世界。
春天来临,动物们聚在一起说起了对獾的回忆,鼹鼠从獾那儿学会了使用剪子;青蛙从獾那儿学会了滑冰;狐狸跟獾学会了扎领带。那一个个回忆起来的事情,充满了快乐的小插曲。大家的心变得温暖,一股爱蔓延开来。
獾毫无保留的将本领传授给其他的动物,可以想象,这种分享与传递正是獾的初衷和希望,也让大家永远记住了他的存在。
在一个春日里,鼹鼠怀着这样的回忆,站在总是与獾一起游戏的山冈上,觉得獾就在自己身边,他朝着天空喊到:谢谢啦,!獾。最后作品以这句话结束:“獾一定...听到了。”
此时的画面,看似随性却精细的笔法似乎让人听见了风声捎去鼹鼠的问候,绵长的思念似乎能随温柔的云飘到獾那里。
读这样的一本小书,让人心里哀伤。大多数成人也许都经历过亲人离世的痛苦,看到獾的离去会莫名的哀伤,像獾的朋友一样难以接受獾的离开。
读这样一本书,又会令人温暖,因为我们在一次又一次回忆中,离去的亲人变成记忆的一部分,一直存在心中。
对于孩子来说,也许他们未尝经历这些,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会面临,也许是他们养的小动物离开了他们,也许是他们深爱的亲人。这样的书引领他们走过这段经历,悲伤之后达到温暖的彼岸。
会不会像獾一样,就算你不在,朋友们也会想念你的什么呢? 这样的书潜移默化中让人想一想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你到底想留下些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