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礼制与法治的区别

礼制与法治的区别

作者: 读书娅 | 来源:发表于2022-03-21 21:43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翻译】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暫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

【解读】

我个人觉得孔子提出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于当代社会中复杂的人心来说,我都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

所以我找了一篇大师对这句话的解读:

      孔子在本章中提出,刑罚只能避免人们犯罪,并不能让他们生出犯罪可耻的心理。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荣辱观,光靠政令和刑罚是确立不起来的。但是,若是用道德诱导人们向善,用礼制统一人们的言行,老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还能恪守正道,民心归服。这两种方法比较起来,道德教化和以礼治国要比苛政刑罚高明许多。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德”和“礼”,“德”这里应该理解为道德自律,是人们内心的一种行为准则,时刻都在约束着自己。“礼”是社会规范,是对人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做出的种种规定。因此,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治理国家时,若是用礼仪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老百姓就会心甘情愿地服从于统治者的管理,不会生出二心。
        孔子在此强调“以德治国”的思想,重视道德修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政治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君主虽然都采用“儒表里法”治国手段,但无论如何,对道德价值的宣讲和践行,对社会的稳定和人际的和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虽然有人认为孔子忽视了政令制度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但德治的理想高于法治的境界则是不争的事实。倘若将他以德治国的思想放到现代,然后再与法制制度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其效果当然会更好。
      在周天子统治的时期,社会运转主要是靠礼制加以约束的。但是,到了孔子生活的时期,礼制基本上已经是名存实亡。再加上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纷纷颁布了繁苛的政刑,很少有人会用礼制安邦。但是,光有政刑,却不能教化民众,没有政刑更是无法管束民众。因此,孔子的这套理论确实不错,但因礼制烦琐而难行得通。所以,在企业乃至社会中,汲取礼制的合理成分,简化程序,并确保其严肃性,还是有极大价值的。
      孔子曾与卫国的大夫孔圉讨论过治国之道,孔子说,用礼乐统治黎民百姓就好像用缰绳驾驭马匹,骑马的人只要握住缰绳,它们就知道怎么跑了。用刑罚统治老百姓,就好比拿鞭子驱赶它们一样,很容易失去控制,令骑马者受伤。当时,孔圉提出疑问,只有缰绳,没有鞭子,马儿怎么会怕人呢?若是这样的话,马儿反而会越跑越慢。若是对他们的这段对话加以仔细分析,大家不难看出,孔圉主张以刑罚为主,礼乐为辅;而孔子则主张礼制,反对刑罚,体现出了其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就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孔圉的主张似乎更为合理一些。不过,孔子的主张也并非没有道理,若是老百姓都接受道德礼乐的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社会自然会太平无事。
      总之,在本章中,孔子的观点还是十分明确的。若是统治者以德和礼治国,就能得到百姓的认同和亲近,整个国家的凝聚力也会提升不少。倘若利用刑罚和政令治理国家,虽然也能相安无事,但是民众对国家的感情却很淡,缺少相应的凝聚力。而最理想的政治形态,莫过于“礼乐刑政”的统一,才是最完备的治国方针。

相关文章

  • 礼制与法治的区别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翻译】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

  • 以礼制自由超越法治自由

    以礼制自由超越法治自由 如何安放现代自由观念,是时代摆在儒家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警惕两个偏见:一是完全否定,将...

  •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两者都强调了静态的法律制度以及将这种静态的法律制度运用到社会生活当中的过程。两者最大的不同表现在:法制的概念不包含...

  • 《论语》,至中至正的精神(6)

    礼治与德治 礼与德,是治的具体形式。通过礼、德来求治,区别于法治或者现代法治的是,礼与德治的是人心。更往深处说,二...

  • 实习女律师的第92天---银行卡里的钱不翼而飞了

    每天我都要看两份报纸,一份是广西法治报,一份是浙江法制日报。 光看“法治”与“法制”两词的区别,我误以为广西的法治...

  • 法家是儒家后学

    说到法家,大家要注意,我们过去很容易产生一个误解,以为由于儒家主张礼制,孔子反对以法治国,就会认为中国的法家跟儒家...

  • 人治与法治本质区别

    人治的核心是人的个体之间博弈,法治是达成均衡的群体之间的博弈!

  • 第五天(6月23日9:00)法治文化建设:中西方的碰撞与交融

    主要内容: 1.法律文化与法治文化 2.中西法治文化的分歧与碰撞 3.中西法治文化的趋同与交融 4.社会主义法治文...

  • K155(补)《读书笔记4——乡土中国》

    《礼治秩序》+《无讼》 费孝通先生分别阐述了“礼治”和“法治”的区别。“法治”是人依法而治,人在其中也有自己独特的...

  • 百日成长计划【孝与劝谏】

    【经典导读】 礼貌、礼制、礼节,它是天理的呈现,内心依循天理,行为自然呈现为相应的礼制,遵守礼制,就是依照天理来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礼制与法治的区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xx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