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樊祖荫教授的两篇文章,感受颇深。
第一篇是《近三十年来的中国多声部民歌研究及展望》。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近三十年的多声部民歌的研究现状以及作者对多声部民歌今后传播发展的建议。该文的前半部分梳理了自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众多民间音乐文化停滞不前,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包括多声部民歌在内的各地的民间音乐活动的相继恢复,再到21世纪之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研究者们带来的研究新途经,列举了在此期间我国多声部民歌的研究成果。该文后半部分作者根据自己过往的研究经历提出了加强与国外多声部民歌的比较研究、加强民间多声部音乐的整体研究以及加强与创作、教学结合的应用研究三大方面的建议,为多声部民歌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全文逻辑清晰,观点明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第二篇是《我的音乐研究与治学理念》。樊老师在文章中非常详尽地论述了自己的学习经历、研究方向以及研究方法,让众多后辈对樊老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研究方向方面,樊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历经以及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开始着手于对“传统和声学”的研究,通过研究民间合唱与中国当代音乐作品进行传统多声部音乐以及五声调式与近现代技法相结合的和声研究,经过多年研究出版《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之后又申报了《五声调式和声研究》、《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形态研究》等国家课题,为我国传统多声部音乐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研究方法方面,樊老师就自己的研究经历提出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如音乐与文化的关系等,针对这些问题,作者认为要积极吸收各类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这也给我带来了一定的启示,不要只拘泥于自己所研究的学科,很多研究和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了解其它学科以及研究方法,把眼界放大才能让自己的研究更有价值。
[1]樊祖荫.近三十年来的中国多声部民歌研究及展望[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09,8(3).
[2]樊祖荫.我的音乐研究与治学理念[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12(4).
今天写文章写得异常艰难,零零落落写了大半天,删了又写写了又删。还是感觉自己评论性的文章写得不好,自己的观点太少,思路也不够开阔,还是看的文章少啊,静下心来继续努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