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听《心流》这本书。这本书解决了如何定义和衡量“幸福”的问题。幸福这个词真的很抽象,就像爱情一样,有点说不清或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这本书告诉我们“幸福”源自内心的秩序。但是幸福并不容易。为什么呢?作者通过“熵”的定义进行解释。熵是衡量事物混乱程度的。自然状态下,大部分事物都是熵增过程。然后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最后人的内在秩序很难保持,一点小事就可能打破平衡。由于以上三点原因,幸福并不容易。我觉得像走钢丝或者骑独轮车,并不存在一个一直幸福的状态,而是要不停调整寻找那个平衡的点。正如书中所说: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的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
2.文章用“庖丁解牛”和“卖油翁”的故事诠释了心流的状态(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两个特点:1)独特性:感受到自我价值,感受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部分;2)复杂性:任务不能太过简单,要有挑战性。构成心流状态的要素有:挑战性的活动,知行合一,全情投入,明确的目标和及时反馈,掌控自如,浑然忘我,时间异常感。个人认为“掌控自如”比较难做到。掌控自如是要经历刻意练习才能达到的,而达到掌控自如必然要经历焦虑或者厌烦的过程。
3.在音频中樊登老师强调了如何度过闲暇时光是决定一个人幸福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因为资讯对人们意识中的目标和结构的威胁将导致内心失去秩序。大众媒体的设计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快乐或者更强有力,相反他们让我们失去掌控感和秩序感。
4.本书说明了过程即幸福。如果只追求结果,那我们就会像叔本华说的那样“在焦虑与空虚的两级摇摆”。
总之我最大的收获是1.要不断挑战自己。休息并不会让自己更幸福。2.做减法,避免熵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