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笃鲜是流传于江浙一带的菜肴,由咸肉咸鱼、咸鸡咸鸭和鲜笋组成,其汤鲜美无比,比鸡汤碗还要好吃。早先的腌笃鲜只能在春节的时候才吃得着,平时是没有此等口福的。那时即使吃到的腌笃鲜,原料也是单薄的,鸡鸭鲜肉总是不齐全,鲜笋更是难求,故只能用萝卜替代。
儿时,过春节,母亲总会做腌笃鲜吃,我们家的腌笃鲜别出心裁,因为父亲买回了两只猪头,一只做猪头糕,另一只猪头就是腌制,就是做腌笃鲜吃的。那种腌笃鲜味道,用父亲的话表达就是“打耳光也不会掉嘴的”。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两个字,好吃。
在我的记忆里,难忘一顿腌笃鲜。真的,我吃过无数的山珍海味,却对这一顿腌笃鲜记忆犹新,无法忘怀,直到今天我仍然感觉这是我一生之中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顿腌笃鲜。
那时候我应该是六七岁的样子。
父亲时任大队书记,我经常跟着父亲在外面吃饭,因为那时候家里实在穷,一般吃不到鱼肉,而跟着父亲在外面吃,却能够吃到一些鱼肉,毕竟父亲是大队书记,他结交的朋友也都是大队和公社干部,不管怎么说,他们吃的应该说,比一般社员群众吃的好些的。
那天,我记得是春节过后的一天,父亲去公社开会,临走的时候他在提包里带了一块猪头肉。母亲对我说,今天你爸爸去开会,他带了一块猪肉又有好吃的,你快跟他去吃肉饭。
父亲也乐意带我去。
父亲到了公社礼堂,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这一块猪头肉交给公社广播室的女广播员仇阿姨,这时候其他大队书记也来了,他们有的拿来了咸鸡,有的拿来了咸鱼,除了父亲外,应该还有五六位大队书记拿着咸鱼咸肉,咸鸡咸鸭交给了仇阿姨,而仇阿姨的家就在广播室边上,她就生了一个煤炉,将这些东西放在一只铁锅里煮,而我就在边上看仇阿姨做菜,那铁锅热气腾腾的,那一种散发出的香味,让走过的人都回头驻足,他们的眼神都是羡慕着的。
终于等到会议结束了,父亲他们来了,这时候就开饭了。
我的眼睛一眯一眯的,迫不及待地夹铁锅里的肉吃。父亲笑道,肉很烫的,凉凉再吃。
我哪里吃过这么丰富的菜啊,一顿饭吃的我满脸红光,我感觉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我回去一定告诉小伙伴,我吃过咸笃鲜了,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菜呵。
有大人问我,你长大后理想是什么呢?
我抹抹嘴巴说,我要做公社党委书记。
大人问,你为何要做公社党委书记呢?
我响亮地回答,因为父亲是大队书记,我就应当超过父亲吧。
现在你们知道了,从小我就是这么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