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陵位于陕西蒲城县城西北四公里处的三合乡三合村,埋葬的是唐睿宗李旦长子李宪。古时皇位立长子,但李宪觉得弟弟李隆基比自己功劳大,比自己有才华,所以辞去皇子位而让给其弟,即后来的玄宗李隆基,死后被玄宗追谥为让皇帝,当地人也称其为“让帝惠陵”。
前段时间和父亲回老家处理事情,因为时间充裕,加之父亲知道我没有去过老家的桥陵景区,遂和我一起驱车前往。怎料因为疫情管控,景区暂停开放。无奈只得去距离桥陵几公里外的惠陵。路上父亲说惠陵整个景区很小,一会就转完了。我心里还琢磨小景区逛起来岂不是不够尽兴,兴许还有时间去其他地方转一转。
我虽然很喜欢古代历史,但对一些历史人物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听说过并知道有这么个人的水平,所以我只是听过李宪,只知道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走进景区,李宪的生平简介挂在陵园文物博物馆墙壁上,父亲边走边给我讲着古盛唐时期的人文和政治故事。我们走到几个石碑前,我问父亲为什么要让皇位呢?父亲严肃地说,“你想他敢不让吗?不让的话他弟弟李隆基有可能会杀了他。”顿时想起了骨肉相残的玄武门之变,不由得感慨万千。作为父亲的李旦,内心肯定知道儿子李宪做出让贤的原因,更何况李隆基在帮助父亲复辟过程中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也害怕历史教训重现,严重的话很有可能导致大唐帝国土崩瓦解。
父亲站在石碑前,认真辨别着碑文编撰者是谁,经历数千年风风雨雨,碑文已经肉眼难辨了。看着庞大笨重的石碑,仿佛穿越到公元742年那场盛大的葬礼上,看到号恸失声的玄宗和披麻戴孝的臣子们,看到数里长送葬仪仗队中,排列着极尽奢华的陪葬品,数以千计。
入口到墓室呈四十五度的斜坡,墓道东西两壁有陪葬的壁画,走进墓道一阵寒气袭来。墓道沿途的两壁上,有六个均匀分布的壁龛,应该是放置彰显墓主身份地位的陪葬品使用。进入墓室后,左侧放置石椁,造型似宫殿,椁壁上雕刻着精美的鸟、兽以及线条优美的宫女,旁边匍匐着似太监一样的石雕。墓室四壁画有朱雀、玄武及乐舞等观赏图案,到处是如意云仪,墓顶上日月星辰图。墓中的陪葬品已经全部放置在博物馆的恒温环境室,还有一些被盗的陪葬品已经无从追查了。
墓室内并没有让人感觉恐惧和害怕,看着豪华的地下皇宫,充分展现了古代皇室贵族的奢华生活。慢慢走进棺椁,看着上面的精美壁画,想象着古代人生活奢华程度。他们活着时享尽人间荣华富贵,死后要把喜欢的东西用各种方式陪葬,是为了在阴间能再次享受人间的快乐,真是煞费苦心啊。第一次看到地下皇陵,确实被震撼到了。站在墓室中,神秘的力量仿佛把人拉入了那段辉煌的历史,感受着当年的种种风云事迹,令人陶醉。
由于年代久远,周围一些文物已经被破坏和丢失十分严重,但从现存的文物依然能感受到唐王朝强盛。史书记载结合发现的文物,更能还原真实的历史时刻。玄宗对哥哥曾经是否有过杀心,让皇帝的葬礼是否如我想象的那般宏大,我们都不得而知。历史就是这么神奇,有些事情的真相永远都不会被人知道,这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想象和揣测的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