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在古典诗词里是非常具有典故性的。上古时代舜的两个妃子,因为夫君之死而流泪,眼泪斑斑点点的留在潇湘两岸的竹子上。据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湘妃竹上的斑点,就是她们的泪痕。郴江最终汇入湘江,好像汇聚成一种浩荡的女性泪水的哀愁。
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常常会感觉到背后有很多典故。我们前面说过,历史是改朝换代,一朝一代可以是切断的,可文化永远是延续的。比如,你切不断“潇湘”,因为只要碰到“潇湘”就会想到它的象征意义。两千多年来,《楚辞》里赋予“潇湘”的意义,延续到秦观写的“潇湘”,延续到《红楼梦》里林黛玉住的“潇湘馆”——她的馆为什么叫“潇湘”?因为她这一世就是来还泪水的,而她写诗的时候也自称“潇湘妃子”。我称这些为文化传统。汉字的传统,包括我们自己的名字在内,构成了延续的力量和重叠的力量,这个部分如果不被看到,我们就不知道生命真正延续的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