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读书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下部精华解读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下部精华解读

作者: 内乡老彭友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08:54 被阅读11次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下部精华解读

    一部《论语》,中国人读了几千年。虽篇幅不大,语言亦不算艰涩,但是读起来并不容易。尽管自古以来,解释之作很多,但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于抉择。

    梁漱溟先生将《论语》的精髓归纳为十四个态度,给了我们学习《论语》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果我们以这十四个态度为导向去重读《论语》,将其归类,那我们必将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与收获。

    梁漱溟先生提出的十四个态度,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儒家思想。孔子的伟大,在于他为我们思考了几乎所有人生苦恼和问题,给了我们尽量恰当的答案。而孔子对生活的态度,时至今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给人温暖的力量,指导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所以真心推荐给大家,希望更多的人能因此获益!

    作 者 简 介

    梁漱溟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一生著述颇丰,存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唯识述义》、《中国人》、《读书与做人》与《人心与人生》等。

    精 华 解 读

    以下内容为《梁漱溟先生讲孔孟》一书下部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 录

    一、孔子的态度

    二、孟子

    正 文

    一、孔子的态度

    七谓“毋意必固我”

    孔子毋意必固我的态度,其实也可以叫做“四毋”,孔子的学生说孔子有四件事是从来不做的,这四件事分别是毋意、毋必、毋固和毋我。

    毋意,就是别瞎猜。

    我们在生活中的很多烦恼其实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因为我们喜欢去推理、臆测,比如:他今天看我的眼神不对,是讨厌我吗?桌上的零钱不见了,是不是女儿拿去买漫画了?大家想想,你是不是也曾被别人推理过呢?出现这种情况你会觉得委屈、难过吗?

    孔子被困于陈蔡时,他的学生轮流做饭。轮到颜回做饭时,有学生告诉孔子说颜回偷吃,孔子不相信,于是就问子路,子路说颜回确实偷吃了,孔子就有点儿相信了。后来孔子把颜回叫过来,询问颜回,颜回说是这么回事,我煮饭时不小心把米粒掉在地上,脏了,我就把这些米捡起来吃了,所以今天的饭我就不吃了。

    因为大家的臆测,品行优秀的颜回竟被误认为是偷吃的人。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臆测,在对我们自身造成困扰的同时,也困扰了他人。所以在事情没有定论之前,不要调动自己的情绪,调动情绪就意味着你离开了“看当下”的状态。

    毋必,就是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按固定的模式来做。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他认为“言必信行必果”是一个非常低的修为,能做到这一点,也只能说这个人还算是不错的小人。因为事情总是变化的,如果坚持用一个固定的套路去面对任何问题,效果可想而知。

    毋必就是要通权达变,根据事情此时此刻的状态,来调整我们在当下的状态和做法。

    毋固,就是不要固执己见。

    如果一个人固执己见,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知道,不去学习,那么他就很难进步。孔子就是一个经常调整学习,不断进步的人。

    孔子有位学生澹台灭明(字子羽),长得很丑,孔子就看不上他。澹台灭明往南游学到吴地(即楚国)。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他有一套教学管理制度,影响甚大,是当时儒家在南方的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学派。其才干和品德传遍了各诸侯国。孔子听到这些消息感慨地说:“我以貌取人,看错了子羽”。你看,高明如孔子,一样也有看错人的时候,但关键是孔子并不固执己见,他会反省,甚至当面认错。

    一个人如果固执己见,他会失去了幸福的能力。因为他不想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也不想知道哪些地方是自己需要学习和改进的,他缺乏好奇心。所以他的苦难就会变得越来越多,因为他只能用固有的资源去应对不断增加的苦难。所以,经常调整学习,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保持“毋固”的状态,跟我们每个人的幸福都有莫大的关系。

    毋我,就是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如果做任何事都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就根本感受不到别人看这个问题的感觉。我们与他人的矛盾,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大家看事情的角度不同。

    当一个人处于意必固我的状态时,就会觉得只有自己体会到的才是真切的,别人体会到的他感受不到;只有我相信的事物是真的,而你相信的事物我并不信。这种显而易见的分别心就会给人带来很多痛苦。所以只有当你能够做到毋意必固我的时候,你才能减少心中的痛苦。总的来说,毋意必固我其实就是一种在自然心理下的和乐生活状态。

    八谓“非功利”

    非功利的态度在《论语》上有两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君子做事是非功利的,他做事不问对社会有没有帮助,对他人有没有帮助。而小人往往是功利的,做任何事情想到的都是利益。

    譬如盖房子是为了住,“住”的功能就是利益。但是在住进去之前还有一个建造的过程,对于功利的人来说,这个建造的过程就是无用的,完全成了住房那一段生活的附属,那么建房这整件事情就没什么乐趣了。如果你追求功利,而把一件事情割裂开来,你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可见,非功利的生活是凭借趣味,依靠直接和内心的良知。功利的态度则是靠理智计较,重品质,重数量,这些都可以计算出来。比如墨子所提的非乐、节葬、短丧的态度,就是功利,表面看来这是节约,但过度提倡,只重形式,就是丧失了人性的生趣。

    事事追求功利最大的问题,就是失去了当下生活的乐趣,丧失了人的好的行为。如果一个人觉得生活没有生趣,就可能会做出一些始料未及的大事,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而让人丧失生趣的恰恰是“算账”,也就是事事追求功利的态度。而一个人好的行为,如尊敬长辈、疼爱幼小、拾金不昧等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和乐心理。而失掉和乐,也就是功利盛行的时候。

    九谓“非刑罚”

    《论语》中讲非刑罚的地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话是“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拿法律刑罚去治理社会,百姓只求不犯罪,但却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礼制引导百姓,百姓不仅有羞耻之心,还有归服之心。

    拿法律刑罚去统御社会,实际上是把人生建立在计较厉害的心理上,建立在不正当的功利态度上,结果却使人心理向不好的方向发展。法律所凭借的不过是大家的计较心,这样的方法会一直适用吗?因为在法律统御下的社会生活,人的心理根本破坏了那个在协作共赢生活所需要的心理。只有提高了人格,靠人类社会的本能,靠着情感、靠着没有分别心、不计较算账的心理才能过上如彼的生活。从情感的活动,融合了人我,走尚情谊,尚礼让,不计较的路——这便是中国人之风。

    刑赏会摧残人格,诱导恶劣心理,在以前的环境或许不得不用,但在以后则不得不废。

    法治是一个社会必经的过程,却不是终极目标。等大家都有了法治的观念后,就可以靠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才是一个成熟的社会。

    十谓“礼乐”

    礼是什么呢?我们很多人对礼都有疑问,比如:

    1. 礼的仪节仿佛是着重外面的形式;

    2. 礼是作为客观道理去秉持循由;

    3. 礼似乎是人为而非天理;

    4. 礼与冲动问题如何调解;

    5. 礼是率真吗?

    那么礼究竟是什么呢?回答大家的疑问就是:礼是自然的,是天理,不是人为,不过有人为的嫌疑。其实,礼即是人情的自然要求,并不是人情外的假形式,比如我们分宾主、分长幼都是情的自然要求。人有情便好,而不在于许多繁文缛节,只要是你发自真性情的礼,率真、质朴都是一个真的礼。如果这个真性情被扭曲了,那么这个礼就是假的。

    叶公向孔子说我们这儿的人都很正直,如果一个爸爸偷了别人的羊,他的儿子就会出来作证。孔子笑了,说我们那儿不一样,如果爸爸偷了羊,儿子就会替爸爸隐瞒。这叫“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曲中矣。”这一点非常符合人伦情理,并在我国的新刑法中也得到了体现,法律不再要求直系亲属出来指证亲属的犯罪行为。

    孔子认为那些不合乎人情、巧言令色都不是礼。孔子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满面的谄媚,那个恭敬的程度让人觉得令人发指,让人没法接受。左丘明认为这样不好,孔子也觉得这样不像话。所以孔子讲的礼都是合适的礼,他不希望我们大家做一些奇怪的礼,礼是合乎人性的,合乎人发自本心的活泼的当下的东西。所以这是礼乐的教化,礼乐的教化是一个很高级的教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教化实际上是通过礼乐来完成的。

    十一谓“孝悌”

    孝悌同礼乐一样,都是由内部灵活、自然的心理逐渐外化,最后成为非常有势力的社会教条。我们所谓孝悌,仿佛也成了礼教固定的教条。其实,孝悌本身并没有错,它是生命里自然的心情。等它成为礼教,大家就忘其本源了。忘了孝悌本身,是对你身边的人好,是发自内心地爱他们,你的内心是柔软的活泼的,而仅仅把孝悌当成冰冷的教条。

    所谓孝悌这个心,就是人伦之间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那个Tenderness柔嫩和乐的心。

    有人问孝于孔子,孔夫子讲“色难”,“色难”就是孝。什么叫色难?就是你跟你的父母说话的时候,你的表情是不是和颜悦色。至于犬和马 ,咱们都能养活它。你对父母没有尊敬的心理,那同对待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儒家特别注重孝悌,因为我们有好的心理,自然能发现好的生活,许多好的生活与我们最亲近的人,也就是我们父母兄弟有关。如果对最亲近的人、最当下的事情都不曾弄好,其他的事情就难说了。所以人的生活,还是应该以孝悌为开端。

    十二、十三谓“不迁怒,不贰过”

    孔子夸弟子颜回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简单地说就是颜回能做到不迁怒别人,知错能改,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什么是不迁怒呢?梁漱溟先生说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在于好人能更长时间发出内心的喜悦,而坏人在这方面就要少很多。但是一个好人有时也没有表现出好的状态,也有可能会出错,连孔子也怒过,骂过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所以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迁怒就是把自己的痛苦转嫁给别人。

    心理学上有一个“踢猫效应”,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老板撞伤了。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其坏情绪来自哪儿——迁怒!

    虽然我们知道这样不对,但很少有人能避免这件事,可以说不迁怒是最“好学”的表现了。不贰过则正与“好学”两字相称,它有两层意思:一是知过,一是改过。

    其实,“不迁怒”和“不贰过”这两者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你做错一件事,首先你要知道“过”,知道“过”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过”是什么呢? 过就是松懈了。一个人一旦一松懈 ,就会犯错。“不贰过”就意味着不懈,又重新觉醒,所以不懈就是继续觉醒的状态。因此“不迁怒,不贰过”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修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十四谓“天命”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圣人之言、畏大人。那么其中的天命指的又是什么呢?

    天命是宇宙大的流行趋势,是已定的,但只有一点是未定的,就是你当下的想法。要想有所成就,不能无凭借,不能不要缘法,所以外面的的条件也很重要。外面的局面似乎有两面,一为顺的好机缘,一为逆的不好机缘。故当下之念虽未定,但其结果总是被决定。如求学不求学,这不是天命,但成功不成功,则是一个被决定的,因为需要外面的条件。所以为不为在自己,而成不成则在天。但是如果你平时无所作为,还说听天由命,实际上是懒惰苟且,根本不能叫做听天由命。

    总之,须了解天命,是非必然非偶然的意思;须了解普通所谓听天由命不是知天命,虽成功不成功在天,而为不为则在我,我们要发动才会有被决定。若根本不为,何来的被决定?真正的听天由命,就是尽自己力量去拼搏的人。做真正听天命的人,就是最尽自己心力的人。

    二、孟子

    关于孟子的议论有很多,我们一般把它分为四部分:政治、态度、心理观察、生活之功夫。

    虽然分成四部分,但并不是说孟子与孔子是不同的。相反,可以说是更相同。因为孟子把原来儒家的意思加以演绎、引申,使儒家的态度更为显然,色彩更为鲜明,如孟子因时代变化而提出性善之说、王道之说等。其实这些态度都是儒家原来所有的,孟子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推绎。所以从孔子到孟子,态度实更为鲜明,但对孔子的态度也并没有变化。

    结 语

    梁漱溟先生将《论语》的精髓归纳为十四个态度,给了我们学习《论语》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果我们以这十四个态度为导向去重读《论语》,将其归类,那我们必将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与收获。

    梁漱溟先生提出的十四个态度,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儒家思想。孔子的伟大,在于他为我们思考了几乎所有人生苦恼和问题,给了我们尽量恰当的答案。而孔子对生活的态度,时至今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给人温暖的力量,指导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所以真心推荐给大家,希望更多的人能因此获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梁漱溟先生讲孔孟》下部精华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yw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