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熊孩子困扰的家长们,这就是你要的育儿百科全书

被熊孩子困扰的家长们,这就是你要的育儿百科全书

作者: 因为是麻麻 | 来源:发表于2019-08-08 16:50 被阅读0次

在带孩子的过程中,经常处于奔溃边缘。今天孩子尿裤子了,我们不理解为什么他不早点说,是因为玩的太认真忘记了?还是他做事不认真?

心里也一直纠结到底该打还是该骂?“有谁可以告诉我,我该怎么做?”也许这是很多父母面对孩子无从下手的时候内心深处最无助的呼唤。

这不,昨天晚上带小久久刷牙准备睡觉。他一直把洗手盆的排水口堵上,开心的看着水龙头的水把洗脸盆装满。

而一旁的我着急的想让他快点刷牙上床睡觉,我才可以有自己的时间。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一直在打开关上排水口,然后小久久刷牙弄得衣服都是了,我生气的快爆炸。

结果他还是不知道我为什么生气,笑眯眯的和爸爸说晚安。

有时候我在想,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我们要怎么和他沟通,要怎么读懂他呢?

终于,我看到了《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一书,就像看到了救命稻草一样。

它和其他育儿书真的不一样:它没有长篇大论。

你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在目录上找到你最想读的内容。

它就教你该怎么做,简单明了,专业又易懂。真的是忙碌又急需救助的父母的福音啊。

这本书的作者是心理学家艾丽卡·雷斯切尔。

与此同时,她还是芝加哥大学心理/人类发展系博士,是“幸福健康宝贝”顾问委员会委员,在加州大学、哈比托特儿童博物馆等学校和机构创办了广受父母欢迎的父母教育研讨班、在《今日心理学》《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知名杂志发表过大量关于孩子和家庭教育的文章,且开办了一家自己的私人心理诊所,专门帮助和指导那些不知道如何养育孩子的父母。

拿到书后,我每天晚上在小久久睡着后会泡上一壶花茶,在明亮的台灯下安静的看上三十页。把受益的部分做上标记,同时反思自己在对孩子养育过程的言行举止还有通过专业理论知识重放孩子的行为,慢慢的我更了解孩子了,我开始知道他在想什么,也知道该怎么去引导他了。

此时,内心无比欢畅。导致后面几天我一有空就开始翻书,两天就看完了这本书。

但是看完之后我没有着急着写书评,而是重新整理回看了一下,也梳理了文中的重要理论和科学依据。

接下来的几天我认真观察孩子,也用到了我学的新方法,真的发现孩子确实是聪明可爱的。再次感谢作者,让我找到了救命稻草让我们重建了亲子关系。

被熊孩子困扰的家长们,这就是你要的育儿百科全书

书中写了75条黄金法则培养孩子的情感和社会能力,每一天都简短而又意味深长。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有:

一、优质父母能运用好同理心

同理心可能是所有父母都具备的最有力的单一教育工具,它总是很有效。

同理心是一种力量,它能让其他人有一种得到理解的感受,这种感受反过来又驱散了不愉快的事态和冲突的关系。

比如孩子想要出门玩耍,但是下午茶还没喝完。眼看着大家要走了,他开始无助的哭泣。

其实孩子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他觉得两件事情都很重要。但是我们可能就会很生气孩子居然没有马上吃完下午茶赶紧出门,而是选择哭泣。

此时同理心可以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然后心平气和的和他说:“亲爱的,妈妈知道你很想很小朋友一起去玩耍,你怕大家不等你了,所有着急的哭起来了。(承认孩子的感受),如果是我,我也会担心害怕(确认这种感受),只是我们的下午茶还没吃完,现在我们大口吃完,一会肯定有力气赶上大家的。

这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真的能听懂了,而且心态平和了很多。

除了对孩子独特的体验世界的方式抱有同理心之外,练习同理心还意味着,你要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是一种保持良好人际关系地基本生存技能,它是幸福和成功的基石。

二、优质父母不掩饰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之前我朋友和我说过,他不会把工作中的疲惫带回家,不想让家人看到沮丧的自己。

其实孩子对我们的情绪和行为非常敏感,他们几乎总是能够觉察到我们行为举止的变化,甚至还会问我们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

昨天两岁半的小久久和我说:“妈妈,之前你生气了是吗?然后我就和你说话。”

听完我真的感慨,我们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真的什么都知道,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即使我们尽可能不让这些情绪显露给他人。

我们以为,只要我们不说出来,孩子就不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这种做法尽管有爱的动机在里面,但通常会适得其反。

当孩子感受到我们情绪的变化,但是我们却不承认,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当我们掩饰自己的情绪时,也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种信息:有些情绪是很糟糕的,因此,我们要把它们隐藏起来。掩饰情绪还阻碍了自我意识和情绪管控能力的发展,因为如果孩子不知道如何认知情绪,他就无法学会管理情绪。

看完我恍然大悟,我差点也犯了致命的错误。是啊,当我们和孩子分享感受的时候,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与孩子分享你所使用的情绪管理办法。

每个人都会有心情好心情差的时候,重要的是如何去排解和转移,而不是去逃避和掩饰。

这也是我们要将给孩子的人生技能。

三、优质父母会给孩子开罚单

昨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家长的留言: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每天回家就知道玩手机,说了不该,最多就是哭着保证下次不敢了。早上出门前才急匆匆的写作业,我真的无语了。

下面很多热心的网友开始支招,也有人说:“说了玩多久就玩多久啊,怎么能让孩子自己说了算,必要时候家长要有权威。”

你有没有注意过,在繁忙路段的沿线,竖立着电子测速仪,如果你的车速过快,仪器会提醒你超速了。但是对于这种提醒,司机们的反应却不一样。

有的会尊重提醒,放慢速度;有的则熟视无睹。

其实孩子的态度也很司机一样,有些孩子只要稍微提醒就会改正,有些则继续“超速行驶”。对于这些孩子,需要给他们开张罚单,才有可能改变他们的行为。

除非你的处罚危机到孩子的健康或安全,否则,孩子需要尝到负面行为的恶果。处罚可以帮助孩子修正对事物的判断,有助于孩子从实践中学习,因而可以提高孩子的自制能力。如果孩子不会因为自身的负面行为而受到处罚,那他们就会失去批判学习的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变得那么调皮,那么无法无天,其实就是家长没有及时开罚单。孩子会不断的试探家长的底线,他也不会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到底达到了什么地步,所以家长的责任很重大。不要以爱的名义,纵容溺爱,毁了孩子一生。

处罚需要做到:

1 .有意义

2. 相关性(处罚要与具体的情景相关)

3. 匹配性(处罚要与后果的严重程度相匹配,如果惩罚太严厉,孩子就会把注意力放在惩罚的公正性上,而不是从惩罚中吸取教训,而且它还会损害亲子关系)

4. 可行性(有可操作性,而且处罚要尽可能及时)

最重要的一点,处罚不应该与孩子的基本需求相关,比如,食物、得到的保护和关爱。还要记住,正反馈效应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最明显,因此,要想改变孩子的行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反复操练你想要地行为。

如何对孩子执行处罚同样重要:处罚之前应该跟孩子沟通,并且,还要冷静和实事求是地实施。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很多部分让我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因为时间关系没办法一一拆解。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全书75条原则,堪称教育的黄金法则,旨在帮助父母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通过正确的教养方法,不断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和情绪管理能力,引导孩子成为幸福、友善和有责任感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熊孩子困扰的家长们,这就是你要的育儿百科全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ax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