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直被熊孩子的各种问题困扰,情绪和血压持续上升,这不,又找了本育儿书给自己。
摘取一些片段思考:
1 只有主动参与教育,才可以保证孩子拥有必要的技能、良好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健康的身体。作为一个妈妈,我需要这个“保证”,我不相信碰运气。我需要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引导我的孩子向前,我不能反过来追寻别人家孩子的路线——在孩子这件事上,我没有第二次机会。
感悟:孩子的教育要主动参与,主动找好的方法让教育过程愉快,既不破坏亲子关系又有教育效果。不能拿儿孙自有儿孙福这样的观念安慰自己的懒惰。
2 未来世界所需要的技能:成长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复杂技能。
感悟:让孩子从错误中看到成长,感谢自己的错误,养成成长思维。如果别人都说好的地方,引导他从不同的视角看到不同于别人的好或者不好。
3 孩子小的时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陪伴;孩子长大了,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沟通。
感悟:孩子长大了,不要多说话。学会闭嘴,引导他多说。不要想着控制他。
4 父母不要相信千篇一律的教育理论,也不要对孩子进行比较。
5 对家长来说,该思考的问题不是“我的孩子有多聪明”,而是“我的孩子在哪些方面聪明”。
感悟:找到孩子的长处,优势进行强化培养。
6 智慧、才能和成就可以与快乐同在。
感悟:无论何时,让孩子快乐起来。
7 父母需要频繁地和孩子对话,按照他们的想法和认知能力进行合适地引导。
数学和类似抽象概念的启蒙:“10个东西”,10个同一类的东西。
8 给孩子立个规矩:几点以前是玩和休息,然后开始做功课,只要做完,随便玩多长时间都可以。要让孩子获得专注的奖励——做事的时间越少,玩的时间就越多。
感悟:重要的事情写三遍,立规矩,立规矩,立规矩。
9 用“给完整任务”的方法管理,而不是“给具体的指令”,可能更有效果。共同商议,共同定下一些目标,决定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事,然后在细节上放手,给他比较自由地空间。
10 时间管理小贴士,首先列一个清单,上面有所有要做的事;然后在每件事旁边画一个精度条,孩子如果完成了一部分,如三分之一,他就可以把进度条的三分之一部分图上颜色。教会孩子时间管理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让孩子看见它。提前准备和简化统一规则。
11 如果父母有一件事需要教给孩子而且会令他们终身受益,那么这件事就是阅读。上小学后开始读长篇故事,中学晚上读“最无聊的书”,可以催眠。
感悟:一直以为中学生应该看跟学业有关的书,原来无聊的书也可以。
12 “红豆奖惩系统”适用于三四岁到刚上小学的孩子。可以从多个方面奖励孩子的好行为。
感悟:红豆奖惩系统是啥,需要了解一下。
13 让孩子和同龄的孩子一起长大非常重要,这样他们才能获得合适的社交能力并成长为一个心智正常的人。
一个人没必要加速人生,尤其没有必要加速童年。童年的时候发发呆,和同龄的小朋友打打闹闹,多好啊!没有必要把学习提前、把工作提前、把生活提前。那样会少了很多快乐吃喝、在草地上捉虫子的机会,而这些不正是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吗?
14 希望孩子至少培养一种体育特长,最好能达到参加校队的水平。体育在孩子成长中还有两个关键的作用:一是到了青春期的时候,他们多出来的精力有地方用掉;二是现在这些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尤其没太多吃苦的机会,而体育上的出类拔萃需要多年反复艰苦训练,体育训练是一个挑战自己、实现长远目标的方式。
15 幼儿时期没有养成按时入睡习惯的孩子,进入学校后的成绩通常比那些按时入睡的孩子差。睡眠对儿童如此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能够使大脑得到充分的放松,并且复习白天学会的知识和技能。
感悟:孩子还没养成早睡习惯,要重视。
16 走累了吵着要大人背,拉着你的手指头过马路,兴奋地第三次把牛奶打翻……这些事,你不用担心他们总是不开悟、学不会、不长大。你要赶快珍惜,珍惜他们居然还愿意做这些,因为变化其实会来得太快。
感悟:孩子做错事找麻烦,总是会很生气,有一种他以后都会很糟糕的错觉,以后静下心来,孩子就是犯错找麻烦,重要的是不要让他害怕,要让他知道该怎么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