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素敏坚持原创分享1471天,听课收获:
1.关于目标的确定需要去很细很具体的聊目标。目标是正向所欲具体可行有时间限制,多好和来访者聊聊。把抽象的变具体,多的变少,大的变小,在不断的澄清过程中,目标是会变化的,来访者也会真正的明白他想要的和在乎的是什么?2.探讨咨询前的改变和他的应对策比如关于你想要的是否已经实现了一些?你是怎么应对这些困境的?这些都会增加他的能量感。同时也可以和他探讨这些经验对接下来的有什么帮助咨询师要把咨询中疑惑视为一种成长的资源和来访者探讨他们的感受是怎样的?也可以和来访者一起探讨确认他的知觉。
3.需要一次次澄清要想帮助一个人,首先考虑你和他关系怎么样,他的能量状态如何?不要急着去改变别人,首先要考虑是否有温暖接纳的氛围。安全放松的氛围下,他更愿意敞开。
4.一个人的成长出状况很多,和早年的依恋关系有关,特别是婴幼儿时期,早期的主要抚养人不断的变化,比如今天给奶奶,明天给外婆,后天又停一段时间,又跟姑姑生活在一起……孩子的和重要抚养人的关系不稳定,感受不到安全感。不过还好,一个人会被过去所影响,但不会被过去所决定。
5.孩子大人出状况都需要休养生息,就像在大灾大难过后需要休养生息一样,所以出问题的时候不要急着马上让他改变。
6.外化和内化是相对的,外患在黑格尔哲学的定义是内在的东西转化为外在的东西,它的基本理念是人不等于问题,人是人,问题是问题,问题也是成长的契机,把人和事分开,找到改变问题的成功经验,它的好处是让当事人更客观,更有力量。
7焦点的外环侧重于取出问题,何时没有发生和他探讨这个东西,什么时候没有来到当事人身边,与当事人聊一聊,例外时刻聊例外也是一种资源,给这个问题对话人是问题的主人,问题是有生命的长什么样子,什么样的声音,有多大,什么原因来到你身边……
8.把的东西可以使情绪心理学上的疾病名词,还可以使生病或者身体的某个部位当然也可以外化成功匹配失败,每月争吵等等所外化就是把这种状态赋予生命,去看看,除了导致这些困扰,还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什么时候比较大,什么时候比较小,给你的思考是什么,它提醒你什么?用羊毛告诉来访者和问题做个对话,你愿意吗?通过对话会对你有思考和帮助根据来访者的反应确定是否可用。
2022-5-31 22: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