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不明白,我的小时候,我80后,我爹妈可以不管我们写作业这种事,我当老母亲了,我女儿马上要上学了,我无比关注与焦虑晚上陪作业这件事。撸作业这种事是怎么从无到有的?
我琢磨好久了,突然我想到了。其实是两个方向。当年我们的爹妈没兴趣管,第二他们管不了也不好管。
首先,当时的学校和老师没有激发起家长管学习的兴趣。我们都知道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哈,一个人上杆子干什么事,一定是满足了他某部分需求。当年信息不通畅,家长不能及时知道孩子作业,首先信息传递的阻碍组织了学校和老师激发家长管作业的需求。那家长知道了,会不会管呢?也不一定会,因为管了作业好不好的老师自己知道了以后也不会再反馈家长,就是家长死气白咧干了件大事,但是没反馈,正向和反向都没有,没有反馈就无法刺激再度需求。家长没兴趣撸作业。
但有个最最糟糕的情形是,家长是个老师,作业信息,做完作业的反馈信息他全能知道,这样这家孩子就比较惨了。所以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老师家孩子比较惨一点,管的凶一点。
所以,阻止当年家长撸孩子的两个重要指标是,第一不知道撸孩子撸什么,第二撸完了不知道好不好,这就没有办法满足家长的马斯洛任何一层需求了。其实还有第三点,家家孩子都一样没比较没伤害。那个孩子之间主要比力气和使坏,吵架打架比较多,所以家长也主要管这个部分的善后工作。真是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
再说另一面,当年我们也不太好管。我就住南京城南的院子。我不太大我就知道,考试考不好,有问题尽量别回家。邻居家或者小伙伴家躲起来,等在人家家饭也混过了,都要混睡的时候基本上家长找到也没什么办法了。小伙伴多多条生路。
万一狭路相逢了,我们当时还有跑的操作。我家院子是前市后坊的还不太好跑,只能一个方向跑,有的同学家住的是前后通堂的,一个不留神四面八方都可以跑,真不行其实上房的操作都可以有的,现在不行了,跑了跑不了,只能被撸了。
小孩躲不过这个部分蛮细思极恐的。作为新时代家长即将被激发撸娃潜能这事就算了,反正伤害也不怕更多了,成年人了。不过现在孩子不会逃跑和没地方可逃跑这事挺不开心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遇到歹徒拔腿就跑这是起码的自我保护。
现在的孩子遇到困难迎难而上这个部分一定有的,被撸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可是他们可能真不知道,没试过和体验过逃跑操作呢。这个蛮恐怖的,到时候限制他们想象力的可能不是贫穷了。会是傻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