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与渔3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94034/ea75931f769a5c93.jpg)
选择,决定人生
有丰富人生阅历的人,一般不会去回忆谈论过往,因为不用借此来表达任何,经历太多的人往往话不多,而是习惯于倾听,但是一旦开口,必定是重点。而生活一成不变的单调的人,却常常开口闭口就会说,“想当年……”,如此这般开始后才能有谈资。不然拿什么来聊天,来说谈资,来表示自己已经走过的这段人生。
我自动选队站于后者。
32年的人生,平淡无奇,更说不上波澜。于是自己就是那种,开口闭嘴就喜欢说,当年,那个时候,几年前……这些开头篇,开场白。
面对公司那些20岁的小年轻,我俨然是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过来者,经验足以让他们将我当成为一个看望历史的标志。但是几斤几两,只有自己知道。我充其量只是个过来者,什么大风大浪,都没有经历过,也许还谈不上风浪,只是人生路上人人都会经历的那么的一点小坎坷而已。如果没有这些,也就不叫生活,人人都有一本经,自己撰写;人人也是一本经,无人能替代。个中快乐与苦楚,只有自己明白,所以人生也是一本难念的经,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我,还是幸福的。我那年老的双亲还健在,我一直希望他们可以健健康康生活得更快乐;我和兄弟姐妹之间,从来没有什么说不开的事件而有茅盾,这么多年来我们和睦相处,有事有困难一起解决。对于还没有成家的我而言,他们从来没有过多的强迫和干预我,有的只是对我担心和焦虑。这些都是我最好的后盾,最省心省力却无限关怀我的亲情。过往再苦的体会,只要想到家,心里也就有一种归属,也就不孤独,谢谢你们,我亲爱的家人。
还是老路数,想当年,那是一个手机还没有盛行和网络还没有铺天盖地的年代,信息的蔽塞,和认知的短板,造就我自己人生最大的判断失误。选择往往大于努力,这个是多么痛的领悟。当你真正理解走过这段旅途,才能深有感触。
我上学很晚,所以初中毕业那一年,已经17岁。自己一直调侃我是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再加上一年的幼儿园教育,十年寒窗苦读的人,但是最后在第十个年头就走到人生的转折。
2004年,对于自己,这是不同以往的年。如果说在学校的同学们都是在一样的人生道路上行走。那么这一年,我自己率先弃道,选择从另一条完成看不到尽头的路,独自行走。过程的风景无限美好,芬芳复杂,还鸟语花香,我却没有能留下一点芳香,唯一能留下的就是在我脸上,岁月齿轮碾压过的印痕。
这一年里,我敬爱的外公走了,那疼爱我的外婆不忍外公在另一个世界的孤独,跟随外公在同一年也走了,外公外婆的相继去世,前后只相差短短的一个月。
从小父亲这边爷爷奶奶就已经不在世,所以对于母亲那边的外公外婆格外亲近也很受他们关怀,“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是我们家,已经没有宝。
那个时候乡下人对前人的后事,向来是非常讲究,前后要忙活20天,还要有足够的钱用于开销。当年办理这两个间隔时间不久的后事,对于我们本就经济吃紧的家庭,让我们全家负担加重了太多太多,凑两次钱实属不易。父亲和母亲忙里忙外,他们从不让我们插手,说“小孩子不懂”。当时我还没有结束学业,还在上课,那就更帮不上什么忙。后事处理过后,父亲的腰间盘突出的毛病就开始犯了,这次的情况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显得格外严重。这次母亲于是带着父亲,经常坐上那个是时候无任何安全保障的私人面包车,往返于市区的医院换药,如此频繁坐车,就是为了节省不用住院的钱。
当年的我,母亲从来不让我处理这些事,在她眼里,我永远都是那个没有长大的孩子,穷苦家庭环境出生的我,却有着父母一直以来如此的溺爱,这就是我一直说的,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的原因。
后来我顺利中考毕业,考上高中,父亲也不用经常再去市区换药,病情稍稍稳定,但却不能过度活动。于是父亲只能停下他的工作,那个父亲一年365天都要在乡间小河溪中捕鱼谋生的工作。这个是父亲唯一会的工作,也是我们当时一家人唯一糊口的全部经济来源。
每天早上7/8点,父亲就会开着他那条带着柴油发电机的小船,到达他认定为会有鱼出没的溪道时,就要自己一边控制船的方向,一边还要拿着带有电线,充斥着电流的长长的打鱼杆,当看着有鱼出没时就要眼急手快,将鱼杆刺过去,当在电流的影响下,急速游动的各种鱼会在触电下晕厥,而后翻着白肚,浮到水面,父亲的另一支手上的捞鱼杆就要在这瞬间捞起这些短暂地失去知觉的而任由处置的鱼。
3米长的打鱼杆和捞鱼杆,一根至少有7/8斤,要同时握在手上使用。长持以往工作,并非易事。更何况父亲一工作就是8个钟头之多,还要时刻忍受的盛夏太阳地酷晒,寒冬冰冷溪水的刺骨,还有那不定时的风吹和雨打。
我跟随父亲,也下过船打过下手,帮忙捕过鱼。那个工作,真不省心也非省力,你要时刻注意水面下,大鱼小鱼的流动,而且得下手要快,狠,准,没有一段时间真干不来,也没有多少人想做,毕竟赚得实在不多。
父亲会在下午4/5点的时候,赶回到菜市场摆摊叫卖,其实卖的钱不过一百元左右,很少会有超过200元以上的收入,如果有这就已经是收益不错。这是一天全部的卖鱼所得,这中间还没有扣除柴油费用,维修费用等等。这个工作一般两个人来做是最好的,但是为了可以多赚取几个卖鱼的钱不用平分,父亲更多时候是一个人出船。这项工作其实安全性一般,一旦不小心,很容易出事。柴油发电机的小船连接着带有电流的打鱼杆虽然一般不能让人体有多少危害,但是在电机上产生的电压,如果一旦没有办法控制好变压器产生电压过大伏数,出事的概率就是成几何数上升的趋势。父亲却从来没有和我们说过危险的事,只是说这个概率极小。
父亲就是在这种长期的劳作中烙下的风湿病。那年一整个夏天,父亲都只能躺在床上。医生说不能有太激烈活动,说怕会错位,这样会更难好转,这腰椎的病,是没有办法痊愈,只能慢慢养。外公外婆的去世,已经花费不少的钱,加上父亲的老毛病花费就更是一笔大钱,哥哥在深圳打工寄回来帮衬的费用也早已用完。
我至今印象深刻的是,8月26号。那天是高中学校录取通知书到校报名缴费的最后一天。
有几个同学,来到我家,想叫上我一起去报名,好结伴而行,相互照应,毕竟高中学校远在市区。我的录取通知书上,有一行是用红色的字体标志,学费:782元。这是我人生可怕的数字,每每想起,就让我汗毛竖起,很不是滋味。家里根本就没有钱,这是毋庸置疑的。该借的钱,父亲母亲其实早就已经是借过了,何况我们整个家族的人在当时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人。那天母亲有事已经不在家,我只能拿着通知书,走到父亲躺着的床前,“爸,今天是最后一天报名时间,需要学费是782……”
我没有说下去,只是目不转睛看着他,父亲没有看着我,他的眼睛是我们全家公认最大的,他也是目不转睛,但是他那些大眼睛盯着的是房顶上那两个开眼采亮的玻璃开眼天窗。好似想要看清什么,还是在回避,只是说了一句话,“你看看你爸现在这个样子,还能拿得出钱吗……”
我的眼泪夺眶而落,至从8月份拿到通知书那刻起,我就知道,自己的学业已经结束。
像我这种家庭环境下的孩子,当年在乡下,十之八九是没有条件上高中学校学习的,这是环境的不允许,更多是经济的牵绊,那个时候要上高中学习,费用远比中小学贵,起步就是要几百上千元,这是像我这样的家庭好几个月的生活开销。如此导致和我差不多岁数的同龄人,太多学历有限,更甚者连这九年义务教育都还没有能学完,就已经要外出打工帮扶家用。我其实一早知道这一天会到来,我的哥哥就没有中考,他能上完初中最后一学期,也已经是自己争取后来之不易的结果。
我们家庭不好,当时的我们唯一能想到的只有通过读书,努力学习,希望改变命中注定的贫穷,所以我们比其他人更加用心。学业基本都是名列前茅,就是企图影响这个结果,也却还是无事于补。只是当最后一天到来时,我还是想争取希望而已。
2004年,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一年,我之所以那么记忆深刻,以至这些年发生过那么多的事,我还能清晰地回忆出当年那天的事,犹如发生在昨日一样,它已经在我脑海中刻下一副这辈子都是挥之不去的图。
我当时很想找个出口,好好的发泄,但这是谁的错?多年后,我明白这不是个人的错,是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的结果,人人都会在各自的环境中,有着自己的路程要走。最后的不同,在于你走路过程中,学到的并能以此致用的,而非走路前学到的。
一个月后,有两个选择摆在我面前,一个是在老家汽修当学徒,一个是远赴深圳打工。这里就要回到我开头说的那个时候认知的浅薄,让我对大城市的无脑慕名,毅然决然选择远赴深圳打工。我也和所有的没有继续学习深造的同龄人一样,外出,打工。其实选择哪个都是一条路,关键在于你选择了,是用哪种态度对待,而我用了麻木不纳的态度对待,以致思想的维度一度没有任何成长。
当我堆彻下上面这几段文字时,眼睛里有个东西一直想要冲出来……
回想起要离开的那天是傍晚,我背上塞着2套母亲为了让我在深圳工作而买的新衣服还有背包,踏上那班大巴车,开始全新的生活。
我不记得当我转过身去,母亲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但我知道,这一个多月来,每天看着我因为家境问题而结束学业的痛苦,在背后她也不知道流下了多少泪水,却束手无策。
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家庭妇女,没有多少知识也没有什么技能,于是只能做点琐碎的零散小手工活,纸糊农村祭祀的用品,这个工作很耗时,一天下去却也赚不了几个钱,顶天就是二三十元钱。但是母亲为了我们,在开支上却从不吝惜,对我们的照顾,可以用到的只能还是那个词,无微不至。我真挚地想对母亲说一句从来没有说出口的话:妈,感谢您从小到大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感谢对我这个愚木脑袋之人的包容,更感谢您在我们身上倾尽所有的付出,却从来没有奢望我们对您有所回报。这么多年了,还在让您为我们牵肠挂肚,是我们不孝。
……
当电视机里面的高楼大厦,呈现在我眼前,我只能感叹真的好高,我在深夜到达了这个离家乡300公里外的同省城市。深夜十二点的深圳,竟然万家灯火,通明白昼。我在罗湖东门下的车,向西村的食街,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俨然白天中午的工厂放工,工人们涌出厂房大门,直奔食堂那样热闹异常。我又只能感叹,白天黑夜,食在广东。
我一个乡下孩子,第一次进城。被所有的新鲜充斥,早已忘记打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却在多年后,才发现自己的生活是为了工作,这是多么痛的领悟。但是又有多少人,用了多少年才明白?才能跳出这个坑。
我的哥哥为我找到一个仓库管理的工作。老板是个矮胖的大肚腩中年人,一看就知道是富态的金钱生活养起来的身材。但是他和其他的有钱人不一样,他习惯于听从他老婆的安排,她才是一家之主。
这个老板娘,竟然很巧合的和我母亲同名。当看到我瘦小身体,老实木纳听话的样子,私下多次和我说,有什么事就找她。很多次总是调侃笑着对我说,“我和你妈同名,那么当你妈,我也是绰绰有余”。说来也是,在刚开始的头一两年里,我很喜欢这个老板娘,给了我很多帮助,关键是她和哥哥的交情不错。
我的工作就是仓库当来货时,收货,摆货捡货。当时的生活很简单,两个点,一个线,就是我生活工作的所有,宿舍,仓库,来回的这个路上。
工作时间很长,老板的生意是批发行和零售,袜子,保暖内衣,底裤,毛巾等等针织品,当时是下半年的旺季,生意很好,上午白天批发多,接下来就是零售。工作的时间很长,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23点。一下班后,就只能是洗完澡,然后上床睡觉。否则太多的同事,一起下班都等着用厕所,中间等待的时间,就是只能看电视,再无其它,有的同事会有买游戏机,玩几把。第二天时间一到,工作继续,没有放假,周而复始,一层不变。当时没有多少怨言,没有见过世面是一回事,更多是没有更多了解这个世界。生活是两点一线,根本没有更多自己的私人时间和空间,工作几个月后,自己都不曾走出过这两点一线超过几公里的地方。我只知道,我在深圳福田区一个街道工作而已,却从来不曾多想,原来工作的这个地方俨然就是我的世界。
每个月的工作是500元,包住包吃,对于我这个没有任何技能和学历的人,当时对于这份工作没有什么看法,工作的麻木,让自己已经忘记未来要怎么样?哪怕是思考未来的念头也没有。工作和生活,已经是变成一体,睁开眼睛和闭上眼睛,就是工作一天,生活也是这样的一天。
无法想象这样的活着,竟然过去了4年。现在回想起来,我本就木纳内向不多话的性格,在这样的生活工作下,有什么结果?那就是一百年后,照样会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下去。什么都没有,只有思想更加的木纳,还有发脾气的次数逐日增多。
所以外界已经发生着经济大增长大爆发,身处全国最前沿城市的我,浑然不知,何来谈得上做出任何改变生活,接住机会的决定?谁说生活会改变一切,从来都是环境在改变一切,进而影响生活。
就这样,浑浑噩噩度过了4年。直到2008年,这个改变很多中国人人生轨迹的一年。
谢谢大家的多多指点,可以继续观注待续的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