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河上公:
说天地长生久寿,以喻教人也。天地所以独长且久者,以其安静,施不求报,不如人居处汲汲求自饶之利,夺人以自与也。以其不求生,故能长生不终也。
先人而后己也。天下敬之,先以为官长。薄己而厚人也。百姓爱之如父母,神明祐之若赤子,故身常存。圣人为人所爱,神明所祐,非以其公正无私所致乎?人以为私者,欲以厚己也。圣人无私而己自厚,故能成其私也。
各种解释《道德经》的都要把每一章翻译为白话文,可是一旦翻译成白话文,总觉得的很别扭,都翻译得比较幼稚,反而没了道德经的那种深味。
因为对于我来说,我现在也不想用白话来翻译道德经做日更,一是有些东西,尤其是道德经的语言真的有点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 的意味,同时,我对于道德经的理解也还是不成型的,读得不够多,而且各家对于每章的字词的解释,和对每章的解读都天差地别,有的我认可,有的我不认可,基于我的理解其实可以集在一起做解释,但是这个很费事费时,我现在是浅表阅读,等把道德经全文过一遍,然后再结合各家讲解,也许会有点自己的收获。
道德经这种形而上的哲学书,其实就是要反复读,像念经一样,先不费劲去理解,读得多了,慢慢就理解了。
所以我还是每天抄一章,并以河上公注解为主,并看看另一个解说道德经的通常解释,兼听王晨阳的漫说,之所以说王晨阳的是漫说,就是觉得他经常脱离文本去他的道家思想去天马行空发挥道德经,有的地方还是挺有道理,让人打开眼界,不过经常的他讲的感觉就不是道德经本身,而且王晨阳自己理解的道德经。
这章,我不去解每一句每一个词,这章一言以蔽之: 舍得。和佛教的舍得是相通的,只有舍才能得。 做件事不要功利心太强,先做不求回报,反而能得到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