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说她儿子是个熊孩子,能惹祸的程度就不提了,只要他在家所有人都没好,她更多的时候是把儿子送到各种托管班和培训班去,学什么不重要,别在家气人就行。
今年孩子上四年级了,本来想着大点了应该是越来越懂事的,可是却是越大越不好管,越大越气人,结果这个妈妈有一次一气之下就打了儿子一顿,其实儿子自己倒没有什么受伤、惊讶、接受不了的反应,反倒懂事听话了很多。但是从来没打过孩子的妈妈心里却愧疚得不行,晚上睡不着觉,想跟儿子道歉又开不了口,儿子跟她说话她觉得不对劲儿,儿子不跟她说话她还觉得儿子不对劲儿,就是感觉伤害到他幼小的心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个妈妈可真是杞人忧天,打孩子肯定是不对的,家长的情绪稳定是送给一个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但是不代表孩子不能批评、不能惩罚,这个儿子之所以这么无法无天,跟家庭的管束不足有很大关系,如果说教对于任何事情都好使的话哪还能有那么多熊孩子呢。假设因为家长偶尔打了孩子一次,孩子就抑郁了,那这孩子也根本不是被家长打抑郁的,他肯定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早晚要抑郁。
如果孩子因为被家长打了而生气,那很正常,这个生气在一两天之内也就消了,尤其是男孩,他们心理装不了那么多事儿,孩子越小,对他的伤害也越小。所以既然家长已经打了孩子,孩子又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就不要太着急上火的,家庭中每天经历那么多事情,做错过一两件很正常,不要上纲上线的,又是道歉又是安抚的,那就白打了。如果孩子因此不吃饭、不睡觉、不出屋了,那再另说,这个年龄的男孩一般不会。
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对哪些职业的信任度最高?军人是不是可以排在最前面。男孩都适合当兵,只要经过部队的打磨,那么体魄、善良、诚实、责任心、勇气、义气、执着、爱心,几乎所有良好的品质都会拥有。而在部队里锻炼时,除了强健的体魄以外,其他都不会学习到,但是最后却每一项品德都会拥有,为什么?因为军人在部队里面主要学习到的,是服从和惩罚。
服从和惩罚这两个词听起来都是贬义词,感觉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由、没有创造、又受苦遭罪,那为什么最终还能转变成那么多好的品质呢?一方面是因为为他们指挥方向的枪是正确的,如果一个人掉进了传销的窝点,需要做的同样是服从,结果肯定不一样了,另一方面是不会让孩子走上歪路,男孩如果有了太多的自由,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
有点跑题了,话说回来,男孩是以左脑为思考的动物,女孩是右脑,女孩的行为和思想都以情感为主,她们最需要的是关心、是爱、是情绪上的共鸣,部队这种执行命令和各种惩罚存在的地方是不适合她们的,男孩则完全不同,他们的心思直,没有那么弯弯绕绕也没有那么多情绪需要疏导,命令能够为他们指明方向、惩罚能够让他们积极向上。
所以对于男孩来说,不要让他们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做过多的选择,例如今天想吃鱼肉还是鸡肉,想穿衬衫还是T恤,想去公园还是博物馆,只要问他们就只会得到一种回应,就是懵,家长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好饭,男孩绝不会这不吃那不要,衣服准备好,男孩也绝不会挑三拣四,然后带着去公园就可以了,无论在哪男孩都能玩出花样来。这就说明一件事情,男孩需要家长的指引,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当男孩犯错的时候,家长一定不可以姑息,惩罚必须提上日程。还是由于男女思维方式的不同,女孩如果发现自己犯错了,她会自检、会内疚,即使没有人发现她、批评她、惩罚她,她也会注意着下次不要再犯,所以女孩犯错,家长只需要旁敲侧击就可以了。当男孩犯错的时候,第一想法就是有没有人发现,老师、家长、同学,如果都没发现,那可太好了,他不但不会收敛,反而觉得这可有空子可钻了,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直到被发现、被惩罚,所以当男孩犯错时,千万不要视而不见,否则错误会越犯越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