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的情况,让我们对抑郁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年,我们都加强了对孩子的感受关注,强调对孩子“快乐教育”,表现为学校考试不排名,鼓励家长多表扬少批评,目的是让孩子自尊心免受伤害,提升学习积极性,让孩子获得好的感受。实践下来如何呢,更加快乐了么?
实际发现并没有,大量的孩子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易怒,易放弃,少言寡语,情绪波动大,抑郁,甚至有的像李玟,有了极端的行为。
这些现象表明说不得骂不得的快乐教育,效果并不好。
如何才能才能让孩子拥有更好的人格,获得更美好的生活呢?让孩子变得快乐,有情绪控制能力,有学习状态,面对困难时,更加乐观,勇于解决问题呢?
《教出乐观的孩子》的作者塞利格曼告诉我们,在美国经过30年自尊运动为代表的快乐教育的强化,美国孩子的并没有变得更好。针对这个顽疾,塞利格曼作为美国心理协会主席,提出了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的教育方向和方法,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从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帮助孩子“乐观”可以让孩子更快乐,更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更高的学习能力,更少的抑郁倾向。这个方法我称之为“乐观教育”。
一,为什么需要乐观教育?
1 、乐观或者有“掌控”的经验,能使儿童远离精神疾病及生理疾病。塞利格曼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无论是在早期或成年期得到“掌控”的经验,经过“免疫”过的动物都不会向无助屈服,即使后来遇到不可逃避的电击,它们也不会变得被动。同样,一个人获得了“掌控”经验,可以摆脱抑郁症,避免因抑郁症严重而损害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或学习能力,甚至是身体健康。
2、乐观可以培养孩子自信、主动、热心、和善与自豪。悲观会破坏我们对孩子的这些美好期望,悲观会使孩子在遭受挫折时滞留在任何最具毁灭性的原因(普遍性)中不能自拔(永久性)。我们需要乐观,因为自尊教育让悲观已经快速成为孩子们对世界的一种典型看法,即使生活的自然改变也无法改善孩子的悲观,反而在每一次挫折之后,悲观会变得更加坚固。
二,快乐来自哪里?
1、快乐来自哪里?孩子获得好感受来自于外在世界的表现满意和内在世界的感觉满意。
表现满意,是指对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应对日常基本挑战的能力有信心,是一种对自己获得外在成果能力的满意。
感觉满意,是指对自己有权利高兴、感觉有价值、有权利追求欲望与需求以及有权利享受努力所获得的成果有信心。是一种享受快乐的权利,快乐是一种内在感受,而无需获得实际的成果。
2、“感觉满意”是权利。自尊运动为代表的快乐教育认为孩子满意主要来自“感觉满意”,是一种偏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不能剥夺孩子享受快乐,追求价值,获得信心的权利。自尊运动认为哪怕脱离现实世界,可以直接给予孩子快乐,也是孩子应享有的权利。失败带来痛苦,可以通过感觉满意来抚平。通过感觉到自我满意,就可以获得自尊,快乐,信心。
3、“表现满意”是前提。
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100多年前就得出这样一个公式:自尊=成功÷自我期望,根据詹姆斯的说法,我们得到越多的成功,并且期望越低,那么自尊就会越高。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自己的成功或是降低对自己的期望来提高自尊。由此可以表明,自尊并不是纯粹的成功,它是一种感受状态,但也不是纯粹的内在感受,它需要获得外在世界实际的成果。
我们有权利去追求快乐,但不代表我们可以脱离真实的世界,跳过“表现满意”的成功,直接获得超出自我期望“感受满意”。
塞利格曼通过12年来与抑郁的成人和儿童一同工作时发现,抑郁,不快乐主要表现为四种问题:行为上的——他们被动、犹豫不决且无助;感情上的——他们忧愁悲哀;生理上的——他们的饮食及睡眠欲望常被困扰;认知上的——他们觉得生活无意义,觉得自己无价值。其中,仅感情上的问题是纯粹的感受问题,也可以通过外在的成果获得改善。只提倡内在世界的“感觉满意”,而不注重外在世界的“表现满意”,是很难有效果的。
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仅仅给予孩子获得内在世界的“感觉满意”,因为这样没效果,而是需要重点教导他们如何获得外在世界的“表现满意”,是一种偏唯物主义的观点。真正的满意,是无法脱离现实世界的,只有获得“表现满意”和“感受满意”,才能提升孩子的“满意度”和自尊,成为一个乐观的孩子。
三,如何教出乐观的孩子?
快乐教育,追求孩子内在感受的家长,将感觉满意视为主要目标,儿童实际的表现只是一件幸运的副产品,认为最重要的是孩子对自己的看法。遇到挫折,家长会介入以使孩子心情转好。
乐观教育,追求孩子外在表现的家长,则提倡实际行为是主要的训练教导目标,感觉满意仅是甜美的副产品。遇到挫折,家长会介入以改变孩子对失败的看法,鼓励容忍挫折,并且奖励坚持、毅力而非只有奖励成功。
我们想象下孩子的具体状况,他遇到挫折时,产生了负面情绪,此时他有两种技巧可以改变坏心情。一种停留在情境中采取行动,试图通过改变情境来改变坏心情,通过“表现满意”获得好的感受;另一种他选择放弃,离开那个情境,将整个情境移开用逃避来改变坏心情,通过“感觉满意”获得好的感受。
我们可以看到遇到挫折时,第一种方法会带来掌控感,第二种方法会带来习得性无助。
教出乐观风格的孩子有三项原则,这些原则是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中得来的,那就是:掌控感、积极情绪及解释风格。
遇到挫折时,面对负面情绪,拥有“掌控感”的经验会带来乐观。
1,掌控感
即掌握控制权时,会增加孩子的喜悦及行动,而失去控制权后会造成负面情绪及被动。
没原因或是不可控制的情况会造成消极与抑郁。数百项习得性无助的实验指出,动物(包括人类)在经历不可控制的情况时,就会学会放弃。相反,可控制的能力可产生行动来抵抗抑郁。某一特定行动产生一种结果的几率与没有任何行动就可产生结果的几率,就是区别掌控与无助的关键。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有结果的“表现满意”会带来乐观,没有事实的“感觉满意”会带来悲观。
掌控感是有条件的,它是完全根据孩子作为的结果,这项区别不可被轻易忽略。习得性无助的产生,不仅是来自不可控制的坏事件,它也会从不可控制的好事那里得来。与因无关联而得到坏处的人变得抑郁所不同的是,因无关联而得到好处的人会变得消极与懒散。
好处和坏处发生的如何能够提升掌握控制权呢?遇到难题要尽可能地利用微小的、可达成的步骤将挑战分层,以他容易控制的程度来开始进行。
2,正面积极的情绪
掌控是乐观金字塔的基础第一层,而正面积极的情绪就是第二层。正面积极性则是情感上的,即在一个愉快温暖有条件正面赞赏的情绪环境中长大。
掌控是行为上的,即孩子能够掌握结果。爱、热情与关心都应该是无条件的,这些东西越多,气氛就会越积极,孩子也就会越觉得有安全感,他越有安全感也就越会去探险和掌控。但是奖励就完全不同了,在孩子成功时(表现满意)奖励他,而不能只是为了要他心情好(感觉满意)就奖励他。同时,将奖励分级,以适合孩子取得的不同成就。
无条件的正面赞赏就像是它所说的“无条件的”,它与孩子的作为完全无关。动物,包括人类,因不相关的事件而得到好处,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不论动物做了什么,食物都会送到眼前;不论孩子是否成功,都会得到称赞,这被称为“成瘾式”习得性无助。
同时,遇到挫折,面对负面情绪,也无需着急让孩子获得好的心情,我们能让孩子认识到其好处,比如焦躁是抵御风险、防止损失和侵犯的警示牌,是改变现状的动力;挫折是获得最佳人生心流体验的前提;经历失败、心情抑郁,克服无助感,直到成功,这种坚持带来成功的经验,能使孩子获得掌控感。
3,改进解释风格
通过20多年的研究,调查者已经了解到乐观的基础不在于励志词句或是胜利的想象,而在于我们对原因的看法。
我们都有对原因的习惯性看法,本文称之为“解释风格”。解释风格从儿时开始发展,如果未经干预,就会保持一辈子,所以建立乐观的核心是“解释风格”。
解释风格包括个人化(personalization)、永久性(permanence)和普遍性(pervasiveness)三个因素。
不能小看“事实”,事实是重要的,但是要帮孩子了解一个人如何解释事实,也是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
当有人真正相信没有任何事情(普遍性)会转好时(永久性),那么放弃、不再尝试自然有理,但问题是,我们时常是可以采取行动来改善事情(暂时性,特定性)的进展的。我们需要避免出现使人放弃的想法,因为那就很难使人的情况再改善了。
(1)如何批评和自责?
家长批评第一项规则就是准确;第二项规则是在实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你应该以乐观的解释风格来批评孩子。
我们给孩子的安全信号时常不清楚,从而使惩罚失败。当你惩罚孩子时,必须确定危险信号(与安全信号相对)是完全清晰的。务必使孩子完全了解他的哪项行为是受处罚的原因。不要指责孩子或是他的个性,而应指责他特定的行为。不是孩子坏(个人的、永久的、普遍的),而是行为坏(非个人的、可改变的、特定的)。
任何时候当你发现孩子有错时,如果事实允许,应该以乐观的解释风格来批评,着重于特定及暂时性的个人行为,避免责怪孩子永久性和普遍性的个性。
孩子自责时,也让孩子明白尽可能避免永久性及普遍性的自责,这会造成长期(永久)及普遍的消极与无望,对成长,改进错误的能力没有帮助。
多鼓励进行暂时且特定的自责,让孩子责怪某一特定行为而非指控自身个性,由于行为性自责指出可改变的原因,可以激励孩子更努力地改变行为,所以可以防止问题的发生或是能够帮助克服挫折。
(2)乐观的力量来自哪?
习得性乐观不是从对世界持有未经证实的积极想法中而来,而是从“非消极”思维的力量中来。
许多孩子将事情灾难化,并且看到最坏的可能,也就是说他们从所有可能的起因中,选择了最可怕的一种。让孩子寻找出能证明灾难被歪曲解释的证据,就是反驳的最佳技能,之后他们才可以看到事实。
具体步骤如下:
1)“捕捉思维”。即在你感受最难过的时候,要尝试指认出闪过脑海里的那些想法,这些想法虽然不太能被感知到,但会严重影响你的情绪与行为。
2)对这些自动思维进行“评估”。这就是说,要明白对自己所说的话未必是正确的。
3)在坏事件发生时找出“更正确的解释”,来挑战自己的自动思维。
4)化解灾难性的思维。
如何对灾难性思维的化解,即进行有效的反驳呢?
(3)如何有效反驳“消极思维”?
许多成人与儿童在受到他人指责时,都会自然地努力反驳,而一旦被自己指责,自己反驳自己的能力就很弱。
化解灾难性思维,对不切实际的解释最有效的挑战工具就是自我反驳。
肤浅的口号不能长期改变你的情绪,有效的反驳必须有实质性内容。你必须说服自己,自己的判断是不正确的。
有效的反驳自我负面观点建立在四大基石之上:
1)搜集证据,包括支持自己观点和反驳自己观点的证据。
2)做出选择,能否找出造成这个结果的其他原因。
3)反驳化解灾难,指出最差的结果和最好的结果,以及最有可能的结果。
4)反驳策略,将精力投入到最可能发生的情况中。
4、如何更好的社交?
很多时候,社交失败是产生习得性无助恶性循环的来源,提升孩子获得社交能力的原则有三点:
第一,不要为孩子解决任何问题;第二,一旦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你就不能对他的解决方式过分苛求;第三,你自己要示范有灵活性的问题解决策略。
具体的步骤:
1)放慢脚步:停下来想。用冷静思维思考问题,不要用暴躁思维。
2)摄取观点: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3)确定目标:选择目标并且列下所有可能途径。
4)选择途径:每一条途径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
5)是否有效:如果解决方法无效,再试另一种。
“乐观教育”可以抵抗抑郁,快乐来源于对有真实结果的“表现满意”,而非自我权利的“感觉满意”,实现乐观有三个方法:掌控感,积极情绪,解释风格。
实现掌控感,摆脱无助感,实现的是结果与行为有正(负)相关性,摆脱的是结果与行为无相关性。
实现积极情绪,能认识到负面情绪的好处,在给予无条件的爱和关心下,有条件的给予奖赏和惩罚会带来积极情绪,无条件的奖赏和惩罚则会带来消极情绪。
事实重要,对事实的解读更重要,面对挫折,能正确认识需要承担的责任,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乐观的解释风格,将问题归结于“暂时性、特定性”的行为,而非“永久性、普遍性”的个性,给人带来改变的力量。当面对“消极情绪”时,进行“行为性自责”,不幸陷入“普遍性自责”时,能够找出原因,找到证据,指出最好,最差,最有可能的结果,将精力投入最可能的结果可以摆脱“消极情绪”。
习得性乐观的方法,值得将技能融入自己的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自我乐观的能力,同时也给可以帮助身边的人,摆脱负面的情绪。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变得更幸福?其实,真正的幸福来源于你对自身所拥有的优势的辨别和运用获得真实的外在结果,来源于你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追求。
我们可以获得掌控感,摆脱无助感,给予有条件的奖赏和惩罚,用乐观的解释风格面对成功和失败,我们可以改变对过去的消极看法,可以重视当下的积极体验以及对未来的积极期望,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摆脱消极情绪变得更加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