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班的话,到时候接送孩子请假方便吗?”同学A问同学B,她曾经也想过工作,可是与孩子相关的琐碎让她最终未能走出这一步。
我心里知道,B说工作就能有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她也相中了一支潜力股,如今他老公开了个公司。
她们俩,一个能安稳地当全职太太,一个想工作就能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她们嫁的那个人给了充足的底气。
可是我妹呢?这个比她还小几个月的男孩子,会是一支潜力股吗?
我那颗半路改道准备不劝的心,准备顺应她内心想法的心,又开始扳回正道。
等我把早孕试纸交到她手上,问了她的想法,把我准备好的这些案例、经历通通讲给她听后,又反复强调了女性要有独立经济、独立人格的问题。当然,理是理,家更是讲情感的地方,我告诉她,不管怎么样,家永远是家,嫁过去了这里也是家。
出生于同一个家的我应该是理解她的,在这个家,父母对我们好是好,但交流方式过于含蓄,更缺乏深层次的交流,如果自己读不懂父母的良苦用心,这种细水长流的父爱母爱断然是比不过轰轰烈烈的爱情的。
这颗恨嫁的心,当年我也有。又或许这怪不到原生家庭的头上去,二十出头,本就是向往爱情的年纪,头脑一热,什么想法都不足为奇。
跟我聊得还算愉快,等我妈一过来,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时刻又来了,“别人家谈到结婚都是欢欢喜喜,怎么到我这里结婚就这么难?”妹妹哭着说。
这恋爱脑已经让我有一丝冒火的冲动了。我知道此刻不能火上浇油,一味地批评指责只会让她更加想往外跑。我再次跟她重申,婚姻不是给你提供保障,反倒可能在这个本该努力的年纪束缚住她的手脚。而且,我们反对的不是结婚,是规劝一颗不努力的心。但凡现在有个正式工作,谁还管你结不结婚!
我只差没说,要是工作稳定了,经济独立了,还愁找不到男朋友吗?
说了半天,我也知道了这事的始末。我妈总觉得谈了一年多,来来往往的,该有个说法。她有意无意地在妹妹面前提关于订婚之类的事情,于是妹妹跟男朋友一说,他又跟父母一转达,于是就有了说年后要来见面的事情。我妈打电话跟我说时,我又给了建议说见面吃饭可以,但是尽量不要这么早决定结婚。一来二去,也许是妹妹担心出尔反尔夹在中间为难吧,所以就有了这一出。她怨妈妈:“你总是催,催到人家要来了结果又说不要结婚,别人怎么想?”
到这里,我深知老妈的观念显然还停留在以前,觉得交男朋友了,就得有所谓的“名分”,当然女生自尊自爱是应该的,但也没必要用封建时期的观念捆绑自己。
更离谱的是,后来我才知道妹妹的男朋友跟他家人说的是已经怀孕三个月了,家人信以为真,难怪不着急忙慌说要过来。而事实上,根本没有怀孕。
这两个不靠谱的小年轻,以为婚姻大事就这么随意吗?到底结婚是激起上进心,还是捆住手脚?只有等到时候才能知晓吧。可是世上哪有后悔药呀!
最终,我们商量的结果是我们家去他们家看看,不算订婚,就当走走亲戚。不知道最后这事会办成什么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