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个明君这无疑,但他那么多优秀的儿子,为何太子胤礽不行?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
其实,康熙的太子胤礽并不是烂泥扶不上墙,而是扶持过头了,结果持宠而骄、狂妄无德被废。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胤礽和他被废的前前后后。
其一:少年就有头脑的胤礽。
胤礽是康熙十三年出生的,出生后不久,还在襁褓中的胤礽就被册封为皇太子,是康熙正宗的嫡长子。
康熙对儿子们都很关爱,对太子胤礽更是非常关心,太子出天花后,康熙亲自陪伴小胤礽渡过难关。
康熙对胤礽的培养也是很用心,往往亲自教导他,不到十岁就带他狩猎、参加各种活动。
为了更好培育胤礽,康熙允许胤礽和外国传教士来往,也允许他结交江南一带士绅的代表人物,树立他的威信和形象。
胤礽在康熙亲自过问和教导下,也表现的少年老成,处理政事头头是道。康熙三十五年亲征噶尔丹时,让胤礽监国,才22岁的胤礽把朝政处理的恰当,赢得了康熙和大臣的夸赞。
其二:康熙的过度溺爱“害”了胤礽。
康熙不但是一位大有为的皇帝,也是一个慈祥的父亲,对子女们非常关怀,也正是如此,康熙一朝的皇子大多都有所作为。而康熙对太子胤礽,更是关爱无比。
康熙宠爱胤礽没有错,但过度溺爱,纵容他的过分之举,最终把胤礽给害了。
比如,对于胤礽在仪仗、衣服规格上超出太子应有的规格后并没有及时制止和教导,而是默许了这一行为。
还有,在外出期间,康熙纵容胤礽挥霍无度,对于太子搜刮民脂民膏现象并没有严加制止。
长期的溺爱和纵容,让太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和行为作风,在脾气上暴躁,在生活上也不检点,经常搜罗美女,甚至还豢养面首。
对于太子胤礽的种种恶行,康熙经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对相关官员进行呵责处罚,并把太子的这些过错归咎于身边人的教唆和影响,严厉处罚太子的侍从,一茬一茬的更换太子身边的太监宫女。
久而久之,事情过后太子并不收敛和反思,甚至越演愈烈,越来越嚣张跋扈,少年时彬彬有礼的君子风范荡然无存,猝然成了一个暴躁的储君。
其三:终究和皇位无关,晚景凄凉。
皇太子长期犯错暴躁,甚至多次越权,威胁到康熙对皇权,日益引起康熙的不满,最终被废。
胤礽被废后,引起了皇子之间的争储风波,闹得兄弟失和,康熙为了缓和矛盾,再加上对胤礽的爱还在,再次立胤礽为太子。
可是,重新得到太子位的胤礽并没有消停,为了防止再次被废,一度和大臣策划提前逼迫康熙退位的事件,这一行为直接触碰了康熙底线,胤礽再次被废。
从此之后,胤礽再也没有了翻盘机会,晚景凄凉,在禁锢之地度过了余生。
纵观胤礽一生,他原本并不是一个付不起的阿斗,在父爱的关怀下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储君,但父亲的溺爱又让他走向放纵无羁的深渊,最终与皇位无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