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昆明的雨》阅读

《昆明的雨》阅读

作者: 琴韵无声 | 来源:发表于2023-12-18 22:41 被阅读0次

许多名家大师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一定要搞清楚几个问题,也就是:

这篇课文是什么文体?

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这篇课文是怎么写的?

这篇文章写作意图是什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段要求”中提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散文是作者个性化的言说,它不拘一格,表达自己的情感。梁实秋说:“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决无掩饰的可能。”散文往往描写生活中的人、事、物等。但是,这些平平常常的素材一经散文家的笔墨点染就会发生。每个散文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比如,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淡而有味,简简单单却充满深远的意境。所以要把散文当散文教。

了解文章主要写什么,作者借助文字向我们展示怎样的人、事、物等,让孩子借助阅读这一篇散文打开视野、积累经验、丰富见闻。

《昆明的雨》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是非常清晰的:由一幅画引出昆明雨季的特点,再写昆明的菌子、杨梅、缅桂花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抒发对昆明的怀念之情。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非常“散”,但其中贯穿着一条感情线索——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思念。

《昆明的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结合单元的提示,“需要学生反复、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散文的特点。”要完成这些任务,只有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反复的阅读。通过阅读感悟作者的语言,体会散文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独特的文学风格以及文章抒发的质朴的感情。

  汪曾祺说:“我非常重视语言,也许我把语言的重要性推到了极致。我认为语言不只是形式,本身便是内容。语言与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语言不仅所谓‘载体’,它是作品的本身。一篇作品的每一句话,都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要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看似随便的苦心经营”。

文章以‘我想念昆明雨’开头,又以‘我想念昆明的雨’结束,围绕‘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这一主旋律,把昆明雨季的仙人掌、菌子、杨梅、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缅桂花融为一体,奏出一曲蕴含淡淡乡愁的春城雨曲。

昆明百姓的生活状态让汪曾祺嗅到了“一种辛劳、笃实、清甜、微苦的生活气息”。所以昆明的人文风情穿越时空深深地印在了汪曾祺的心里,昆明多雨的季节也因小姑娘的融入而更显明亮丰满了。

《昆明的雨》全文不见雨,却字字写雨;全文不见苦,却无不是苦中求甘。作者以“凡人小事”为载体,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让生活的美存在于一花一草一木之中。这是我们该用心学习的。

相关文章

  • 《昆明的雨》阅读感悟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这样写到“当一个文化熟到了稀烂的时候,人们会麻木不仁的把惊魂夺魄的事情与刺激放在一旁,而专注意...

  • 昆明的雨

    现在才发现 你如此调皮 外出还要绊着你 你可知你影响了我的出行 有那么一刻 我只想安静下来 静坐听雨 可是 来不及...

  • 昆明的雨

    昆明的雨缠绵了十四天,今儿放晴了,前几日的阴霾和乌云也被赶走,难得的好天气,不然还以为昆明提前进入冬天了呢。 其...

  • 昆明的雨

    昆明的雨季,适合卧床听雨眠!

  • 《昆明的雨》

    《昆明的雨》 文/深蓝 那是画中, 飞出的思绪, 是现实中的欣喜, 心中的皈依。 那是丰润的, 昂扬的, ...

  • 昆明的雨

    黎明前的窗外格外安静,薄薄的鹅黄色的窗帘透过一点点微弱的光,屋内是爱人均匀的呼吸声,就这样听着窗外小雨的声音,内心...

  • 《昆明的雨》

    《昆明的雨》导读 文章开篇,汪曾祺说他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接下来,他历数...

  • 昆明的雨

    今天是日更第三十九天了,天气很冷,我抱紧了自己。 人们常说,北方的雨很汉子,来势汹汹,雷厉风行。而南方的雨很温柔,...

  • 昆明的雨

    就往常来说,昆明的夏天是清爽的,纵然下雨也很快就散了,可今年昆明的夏天格外多雨,断断续续下了一个月,刚开始...

  • 昆明的雨

    我刚一来 就迎上了你 你丝丝绕绕 纠缠在我的发稍上 把软糯的吻落在我的脸颊 并不凉 甚至还有些许暖意 轻鸿一般娇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昆明的雨》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na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