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焦虑,焦虑
第一次深切的感受到婆婆当年为了钱如何的绞尽脑汁,为了将三个孩子抚养成人。而今,我们也处在这个阶段,昨天爱人和前东家联系了,看看有无工作的机会。看看家里孩子的学费,让家长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什么脸面,都没有孩子的前途和家庭的稳定重要。
即使能回到过去,未来也未必能如你我所愿 !当时年轻,谁会体会到生活的不易,谁能知道教养孩子的烦恼,谁会理解一个歇斯底里的妈妈……时光飞逝,你我经历着父辈的经历,尽管内容各有千秋,但实质大体一致,不懂婚姻时结了婚,不懂育儿时生了孩子,不懂人情世故时被迫融入,等到一切懂了,却已经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纪,可以选择的道路很少,很窄,把未来寄托于孩子身上有点不切实际而且内心不服,寄托在老公身上却发现没了依靠,相夫教子的那份热情在“几两碎银”面前消逝不待,我想照顾好家庭、同时发展好事业,但这个太难,陪得了孩子就发展不了事业,全身心投入事业就陪不了孩子,这是事实,我无力改变。
那种无力感痛彻心扉,悔之晚矣。年轻时,以为追逐外面的大世界,放弃了地方的安逸;年老时,才发现,选择了年轻奋斗,却放弃了较高的退休金,自己再怎么奋斗,好像回到了原点,除了养育了3个孩子,买了几套房之外,好像没有什么了。这两年,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要生这么几个孩子?为什么要放弃当年的工作?
但,如果真的重新来过,我真的会选择按照理想的生活去过吗?
第一,留在娘家所在地城市。这次暑假回去了一趟,不知道是许久没有回去生疏了了,还是压根不喜欢,反正这座城市我并没有多少喜欢,反而是习惯了南方的安静和自由。我当年毅然听了爸爸的教导,违反了奶奶的意见而南下,如果当年没有爸爸的“误导”,也许我现在就是一名高中老师,等待着退休,拿着6000多退休工资,但是要被婆婆妈妈围绕着,真的想不出来。我想最大的困惑应该就是这个退休金了。年少时不懂,中年时懂了也没用。但想想距离不惑之年还有4年,再奋斗一个博士?如何?
第二,养育了3个孩子。那天和老公在车上聊天,“唉,老大本来可以独占这么多家庭资源,结果被弟弟、妹妹稀释了很多财产”,老公说“其实,以后他会很好啊,孩子们有姑姑和叔叔。”想想,如果重来,可能还会生2-3个孩子,因为自己本来就是大家庭长大了,喜欢多几个孩子。不过目前可能是最难过的时候,又想着事业上有所提升,又想着把孩子的教育搞好,三头六臂也不行。
结束语
今天这段话,一来了解每天写作的目标;二来开学前的焦虑;三来老三入托后家人的安排。也许过段时间,自己忙起来,就没有什么烦恼了。是的,工作忙碌让我忘记自己很穷这个事实,呵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