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儿童阅读分享计划带娃那点事一个农村孩子的城市化
#抑郁症# 孩子为何越来越不快乐?请还他们一个不压抑的童年!

#抑郁症# 孩子为何越来越不快乐?请还他们一个不压抑的童年!

作者: 邻居知道 | 来源:发表于2016-09-22 15:51 被阅读1155次

    中秋佳节人月团圆,这两天刷爆朋友圈的却是一条让人心寒的新闻。

    9月16日晚,演员乔任梁在上海某别墅区突然离世。

    他曾是《加油!好男儿》里唱着《放开你的心》、《爱什么稀罕》,引领全民摇滚热潮的男神。他阳光、开朗、自尊心强、有家教、懂礼貌。快10年过去了,他已是电视屏幕前渐渐为人所熟悉的演员,成为王小帅、刘镇伟、尹丽川等知名导演镜头中的或搞怪或痞帅的型男。

    可是在光鲜的外表下,他却长期承受着失眠困扰。他一直想用最完美的状态出现在公众面前,对自己苛刻,所以有很大的压力。再加上种种不实报道和中伤,导致他患上严重抑郁症。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底下,抑郁症这个词已经不陌生,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抨击。张国荣、阮玲玉、崔真实、海明威、林肯,不少熟悉的知名人士,都曾饱受抑郁症折磨。不仅如此,极限负面情绪也渐渐腐蚀着孩子们的内心。

    案例1:这个男生说“初中是咬着牙过的!”

    在西安大康心理保健院,几乎每天都有青少年来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在从业十多年的资深心理咨询师韩庆华记忆中,有抑郁症的中学生太多了。

    男生小A,17岁,高二

    症状:长达20多天不去上学,觉得人生没有任何意思,曾经自杀两次均被家人发现,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

    小A小时候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架甚至打架,妈妈比较强势,瞧不起爸爸,后来父母离婚,爸爸萎靡不振借酒浇愁,早早就去世了,妈妈再婚后不肯要小A,小A只能跟爷爷奶奶生活。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小A有些自卑,性格内向,不愿和同学交往。之后变得日渐消沉,学习成绩本来还不错,在班级前三名,结果很快就一落千丈,落到了倒数,最后发展到什么都无所谓,对一切都失去兴趣,初中时自杀一次,高二时自杀一次,幸好被发现,后来选择的发泄方式是用针扎腿,或者用刀片划胳膊。经过系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小A主动提出要上学,目前状态正常。咨询师一直记着第一次见小A时他说的话:“我初中是咬着牙过的,你知道不?”

    案例2:这个男生在学校在家都不肯说话

    男生小B,16岁,高一

    症状:半年前开始有抑郁倾向,总是闷闷不乐,平常喜欢的打球、唱歌也不去,但家人未发现,有过自杀行为,后来在家在学校都不肯说话,不肯和任何人交流,几个月不上学,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

    原来,小B初中前一直在亲戚家长大,和父母缺乏感情,甚至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要把自己放在别人家。即使现在和父母住在一起,他也没有体会到爱,更多的是感觉被管束,因此在家除了吃饭睡觉,几乎不说话。在学校偷偷喜欢一个女孩子,但不敢表白,于是就有了闷闷不乐的状态,后来终于鼓起勇气大胆表白了,但女孩却表示不喜欢他,这让小B失望并且愤怒,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倾向,在班里也不肯和同学交往,和谁都不说话。加上学习压力大,天天晚上熬到12点还经常写不完作业,父母又总是很严厉,总拿他和别的孩子比,嫌他不够争气。于是他开始逃学,起初是一节课两节课逃,后来发展到一天两天,再后来就是一个月一个月的不肯去,发现后家长也不断劝说,但听不进去,经常就躺在床上发呆,一天不吃不喝,悄悄吃过安眠药,但因为量不大被抢救回来。

    在第一次面对心理咨询时,小B眼睛回避,回答问题都是“是”或者“不是”,不肯多说一个字,非常抗拒,不信任任何人。咨询师想法设法先让他的不良情绪进行释放和宣泄,后来才慢慢打开心扉,目前还在接受一周两次的咨询,有好转的迹象。

    以上都是血淋淋的事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本该阳光的孩子抑郁?作为家长,孩子的成长环境真的健康吗?抑郁症,到底该如何警惕预防?

    警惕:5个怪现象,孩子可能得了忧郁症

    1、睡眠不安稳

    网友@我是圆33:搬新家后,3岁的孩子就总是睡不安稳。晚上十一二点不肯自己上床睡觉,非要我陪着她睡。而且明明已经很瞌睡了,但还是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最要命的是半夜经常惊醒大哭。这到底是我们家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还是其他原因?

    分析:孩子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都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和焦虑感。尤其是要在陌生的环境里度过黑夜,就更艰难了。而且,孩子想象力都特别丰富,在他们的小脑袋里,柜子可能是怪物的藏身之地,而窗帘的后面可能躲着只巨大的恐龙……在这样的“自我恐吓”下,孩子当然难以安稳入睡咯。孩子若长期处于这种恐惧的状态下,渐渐就会出现忧郁、焦躁等情绪,离儿童忧郁症也不远了。

    心理小处方:在排除了孩子“睡太多”等生理因素的前提下,如果孩子长期睡眠质量差,很可能跟心理因素有关。这时,妈妈应该耐心诱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将孩子心中惧怕的东西用生动有趣的形式给他讲解,消除他心中的恐惧。如果没办法引导孩子说出心中所想,至少你得好好陪着他,让他更有安全感,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2、疾病反复不愈

    网友@娜娜3874:宝宝上幼儿园才3天,就感冒发烧了,反反复复将近一个月才算好了。重新回幼儿园后,他也是时不时的生病,有时咳嗽有时拉肚子。而关键是,带他去医院检查,有时医生却说他没有问题,可能是心理因素引起的。

    分析:孩子们上幼儿园之前,习惯了在家里无拘无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上幼儿园了,突然被围墙限制了活动范围,被老师束缚了行动。所有的人、事、物都是陌生了,孩子自然会有紧张、焦虑的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又容易使得孩子的抵抗力下降,从而更容易生病。而这种情况下,很多妈妈又特别喜欢在孩子面前叨叨:“生病不能上幼儿园了,你要快点好”……无形中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甚至使孩子出现忧郁的症状。

    心理小处方:孩子的疾病很多时候是由于不良情绪引起的,尤其是当孩子的疾病反复不愈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而不仅仅是他的身体。妈妈应该想办法知道,孩子生理上的病到底是由什么样的“心理病”引起的,并且尽量陪伴孩子,和他一起度过生病的这段时光,让他感到麻麻是值得信任的,因为你能够解决他心里的“疑难杂症”。

    3、爱攻击别人

    网友@CiCi西瓜妹:我女儿从来不像一个小女孩那么斯文,从小脾气就特别大,喜欢跟人抢东西,一激动就咬人、打人。虽然我们平时都已经学着育儿书上说的方法,教她分享,教她对人友好,但是似乎并不见效。很担心她的这种攻击性行为会影响她以后的人际交往。

    分析:小孩子都有一段时期的“口欲期”和“攻击期”,而且我们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在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我们的愿望的时候,或者心理压力过大的时候,就会用咬、激怒甚至欺负其他人的方式来表达。其实,攻击别人是孩子减压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孩子常常咬人打人,可能是心理压力过大了。

    心理小处方:不能因为孩子爱攻击别人,就责备孩子“没礼貌”“没教养”。妈妈应该首先弄清楚孩子攻击别人时的心理状态,并且安慰他、引导他,教他正确释放自己的压力,而不要一味地告诉他“不准咬人”、“不准打人”,因为这样只能让孩子的心理压力重上加重。

    4、爱说谎爱欺骗

    网友@彤彤萌萌哒:女儿才三岁多,就已经会撒谎了,每天从幼儿园回来,都会告诉我“今天我吃了很多饭”“今天老师说我很棒,没有哭”……但打电话向老师求证,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么小就会说谎会欺骗,长大还得了?

    分析:马马们发现了吗?孩子们说的谎言,大多数都是说自己有多棒,完全是把自己描述成妈妈要求孩子塑造成的形象。可见,孩子们撒谎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想取悦爸爸妈妈,同时也是希望通过谎言来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和赞赏。另一方面,幼儿时期的儿童还不太懂得区分真实与虚假,很多时候,他并不认为他说的话是谎言。

    心理小处方:孩子编造一些父母喜欢听的谎言,希望能够让父母高兴,希望得到父母的喜爱。可见,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让他们感到了压力。这时候,妈妈切记不能过于严厉批评孩子的这种行为,否则只会让孩子的心理压力更大。妈妈应该心平气和地指出孩子撒谎的错误,并且让他知道,即使孩子无法达到麻麻的期望,妈妈依然是爱他的。

    5、不爱吃饭

    网友@风中小叶子:我家宝贝快3岁了,可吃的东西很少,人家一岁多的孩子都比他吃的多。而且挑食厌食,青菜不爱吃,水果不爱吃,肉也很少吃。我们用尽了各种方法,物质奖励、精神鼓励、“暴力威迫”……始终没有办法让他多吃点。真担心长期下去他会营养不良。

    分析:在无形中为我们养成的坏习惯。我们可能会偶尔胃口不好,吃得比较少,妈妈因为担心我们饿着了,往往会软硬兼施地引导我们多吃点。只是很平常的一顿饭而已,妈妈却过于“重视”,这让我们突然觉得压力很大,甚至导致以后每次吃饭都会不情不愿,时间长了,甚至会对吃饭这件事很反感。

    心理小处方:永远不要强迫孩子吃饭。挑食厌食的孩子其实并非生理上不爱吃东西,而是在心理上对吃饭感到压力或困惑。这时,妈妈首先应该做的是重新激发起孩子对吃的兴趣。多做孩子喜欢吃的饭菜,把饭菜做得更精致更好看,关键是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吃饭的环境,即使孩子一时还未能重新接受吃饭,也不要太着急,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家有“玻璃心”孩子,如何预防治疗儿童忧郁症?

    别以为孩子们没心没肺,不会有压力,不会忧郁。其实孩子们都有一颗“玻璃心”,妈妈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都有可能给孩子带来重要的心理影响,甚至给儿童忧郁症埋下了隐患。那么,麻麻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儿童忧郁症?

    1、创造愉快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环境,而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初的启蒙教育,所以孩子生活的环境与他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父母家人亲密和谐、互敬互爱,孩子就会感到开心愉悦,从而容易塑造开朗的性格。若父母家人经常吵闹不停,关系恶劣,孩子就会有恐惧、焦躁的情绪,长期的心理压力往往成为忧郁症的诱因。

    2、培养广泛的兴趣

    我们经常说老人家(尤其是空巢老人)要培养各种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就不会感到孤寂。其实孩子也一样,培养广泛的兴趣,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唱歌、跳舞、运动等,都可以让孩子们感到轻松、快乐。值得注意的是,在孩子培养各种兴趣的时候,家长不要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结果适得其反。其实,快乐,就是孩子童年的唯一“任务”。

    3、多结交朋友

    朋友能让人感到轻松、快乐。麻麻应该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多与年龄相仿的小朋友玩耍,一则能够增长见闻,提高孩子人际交往能力,二则让孩子感到心理上的愉悦,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相反,若孩子离群,不愿与人交往,则容易陷入孤独的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孤僻的性格。

    4、带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

    每个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包括孩子。每天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接触不变的人,孩子会渐渐产生疲倦的心理。好玩的游乐场、有趣的动物世界、奇妙的大自然,对孩子都有极大的吸引力。平时麻麻多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还可以使孩子感到身心舒畅,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

    5、父母树立积极正面的形象

    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行为、性格都对孩子有难以预估的影响力。孩子是第二个自己,父母坚强自信,孩子往往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父母悲观懦弱,孩子将来也可能常常长吁短叹、怨天尤人。想要孩子成为快乐的人,家长应该先把自己塑造成快乐的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榜样,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邻居知道微信号(微信号:linjuzhidao00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抑郁症# 孩子为何越来越不快乐?请还他们一个不压抑的童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pz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