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 少数派2016年度征文」
我们都希望过一种有意义的人生,但是从何开始呢?2013年我从Jacqueline Novogratz的TED演讲Inspiring a life of immersion那里得知:沉浸在某种正义、某个社区或某种热情中而奋斗的人正是塑造历史之人。
从小的教育不断向我灌输一个狡黠的观点:We should live a life of success。它不是错误的,但也不是完全正确的,但隐约觉得这是在将我引向欲望的沟壑。
罗伯特·肯尼迪曾说:
Few of us have the greatness to bend history itself, but each of us can work to change a small portion of events.
我选择过一种沉浸的人生。
概述
在这个信息社会,我选择过一种沉浸的人生,它需要的是宁静平和的内心、清晰明了的流程和客观真实的认知。
不过要做到这些谈何容易,2016年我做了一些小小的努力和尝试,试图去勾勒这是世界的真实面貌。经过对比筛选,我的2016年度应用如下:
TED(获取灵感)
Goole Keep(记录灵感和事务管理)
Progress of Project(生活管理,阶段规划)
TED
TED是一个全球性的社区,它欢迎各个领域各种文化的人,来追寻对于这个世界的更深理解。截至2014年12月,TED 官方网站上收录的 TED 演讲视频总数已经超过1900个,截至2008年7月,这些 TED 演讲的视频的阅览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
当然,这里要提到的就是 TED 的 Android 应用了,符合 material design 的规范,简洁美观。
通常早上八点起床后我会选择听一段15分钟左右的 TED 演讲,它们的主题涵盖政治、经济、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演讲者通常也是对应领域的大师。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535/15a0d2cc52d9ba26.jpg)
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演讲内容是切于时事的,是可以被复制的,是可以认真践行的。有些时候我可能处于一种迷茫和不知所措之中,这时候使用 TED 「来点惊喜」的功能,选择自己希望观看的主题类型和设置好期望的播放时长,就会向我推荐符合要求的演讲视频。
当然,TED 也会提供按照不同的演讲主题制作成合集供大家观看,有时候睡觉前会听一听TED Radio Hour,尽管听力不是很好,但勉勉强强也可以听懂蛮多内容。设置观看清单,收藏感兴趣的演讲,下载中意的视频,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535/67907ec6405062c4.jpg)
有些时候我也会在 iPad 上观看 TED 的视频,内容丰富,更加易于观看。
TED 就是我的年度应用 No.1,从2012年的邂逅到如今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从中获取了无数的养分,我也一点点修正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我还清晰记得那个早晨,Martin Jacques 在Understanding the rise of China中带给我的震撼,那年我20岁。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535/8ee0f0814edba798.jpg)
过一种沉浸的人生吧,从 TED 开始,到墓志铭结束。
Google Keep
Evernote 最近的Policy 更新真的太让我失望了,开始限制两台设备登录。假如是增加新的功能或者原有功能的服务升级,增加收费,我是乐意付费的,我反对的是将原本免费的功能加入到收费功能中去。这是一家公司对自己曾经承诺的公然反悔。
WizNote 也发布了新的服务规则调整:
免费个人用户只提供 100 天试用,到期之后新建,修改笔记无法上传服务器
个人 VIP 下调为 6元/月, 60元/年
这则消息和 Evernote 反悔,任意更改服务条款的性质是一样的。
遂决定不再使用这两家的产品,现有的一些代替品:
OneNote, Google Keep, Simplenote, Youdao, Laverna
我的简单需求:
多平台同步(Mac, Windows,Chromebook) + Web + Android online and offline
好用的 Clip Chrome 插件
支持笔记分享
综上,我最终选择了 Google Keep ,把 Evernote 和 WizNote 中的笔记转移。
之前在 Google Keep 中记录的都是比较小的内容,这次转移才发现这货出奇的好用。
为记事设置提醒
每一个记事都可以设置提醒,这对于我使用 Keep 记录日记的人而言是极其有用的,每天提醒我别忘记环游世界的梦想,对于会议通知之类的事务我也会直接从邮件中转录至 Keep 中,设置好时间和地点,及时提醒我。
灵活使用的标签和颜色标记
我在 Keep 中建立了工作 技巧*生活 学习 *四个标签,Keep 提供白、红、橙、黄、青、靛、蓝、灰 八中颜色标记,理论上我可以32中不同级别或类型的文件。为简化使用,我将颜色标记按白、灰、蓝、靛、青、黄、橙、红等同于重要性,从左到右重要性依次递增。其中橙、红标记的很重要,会做成纸质文本录下;黄、青标记的则代表重要,录入素材库或知识库;靛、蓝标记的代表关注,会开展研究;灰色标记代表回看,会回看审阅;白色为默认代表普通,仅做记录。
随手就记或画或录音
听说 Google 会在办公地点各种出入口提供纸质便签,供员工记下突然想到的点子或者灵感, Keep 于我就起到这样的作用。
一个简单的桌面小部件,就可以开始记事,列下清单,录音,绘画,拍照。观看 YouTube 上湾湾的開放新中國节目遇到一期讲大陆新型的火锅店,使用无土栽培的蔬菜供食客选择,生意异常火爆,感觉是一个蛮不错的创意,立马使用 Keep 记下,打上 *学习 *的标签和红色蓝色标记,隔天便经过各种办法查询,找出背后的原理和技术公司,周末整理下,居然也成为未来创业的点子之一。
重度使用
其中很赞的也让我愿意重度使用 Keep 的功能就是支持富文本链接预览和复制到 Google 文档,当面对复杂的的长文本编辑的时,直接复制进入 Google 文档中进行编辑,高级的编辑功能立马获得,保存在 Google 文档中,多端同步,随时获取。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535/ffb0f3673c76eba0.jpg)
总结
Keep 足够纯粹,逻辑清晰,帮助我沉浸在自己的乐趣之中,这就是 Keep 是我的年度应用 No.2 的原因。
Progress
处理生活中的复杂事务,最好的办法就是分解和量化它们,于是便有了我的年度应用No.3_Progress。前几天微信小程序上线,加之自己一直在玩各种 IM 软件中的 Chatbots,突然就有了一种朦胧的感觉:各家互联网公司正在着手准备通过超级 app 在操作系统中打造自己的生态,而小程序和 Chatbots 正是这种战略的先行者。
可是,我该如何来论证自己的这个观点呢?如何通过系统的分析来证明这一点呢?这猜想证明起来恐怕如同 1=0.99999...这样的问题一样不容易得出。那就先一步一步来分解它们,量化它们。
于是便有了 Progress ,它足够简单,足够美观,还是讨人喜欢的可视化图表。
这件事我就把它当做一个项目来处理,分为微信和 Chatbots 两部分,微信主要的就是小程序的研究, Chatbots 则可以分解成 Telegram、Skype、 Kik、 Messenger 、Slack、 Line 中的 Bots ,Contana 、Siri 、Google Now,设定好开始和结束日期,完成分解出来的任务后及时更新进度,就可以有效地推动该项目完成。(Flag:期待自己在少数派上发表这个系列的文章,算是对自己的一种监督。)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535/6291eb0665781339.png)
结尾
过一种沉浸的人生吧,驾驭工具,不成为器具和别人思想的奴隶。
少数派,从来不需担心话语权的丧失。
就以一句泰戈尔的诗歌作结:
这以繁星为其火花的的永恒火焰究竟是什么?
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