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当有人问我们长大后想做什么,我们可以回答厨师或是宇航员,不管答案是什么,每个人心中至少都有一个答案。
但长大后的状况却恰恰相反,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毕业后我该干什么?很少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大多人选择随波逐流,看看别人都在干什么,什么岗位最有“社会前景”。就像当初选择学校和专业时一样。
由于这种状态太普遍,所以我们甚至不会质疑它有多么不合理——四年高等教育过后,我们却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那么大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也是在看过威廉·德雷谢维奇所写的《优秀的绵羊》后,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威廉·德雷谢维奇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后在耶鲁大学任教1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了5年的研究生导师。他在常春藤盟校中浸泡了24年,接触的是令无数家长和孩子趋之若鹜的精英教育,但《优秀的绵羊》却是一本批判精英教育的书。
书中内容包括了精英教育的形成,它对学生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这些影响。
威廉·德雷谢维奇曾经的“名校背景”,或许会造成读者的误解,德雷谢维奇强调,书中所写的精英教育,并不仅仅指是哈佛耶鲁之类的世界名校,还包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大学录取流程”、“蓬勃发展的辅导行业”,也就是整个精英教育系统。
这本书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更因该看这本书,因为它回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哈佛绝对是世界顶尖大学,到2018年为止,哈佛大学培养了8位美国总统,共产生了158位诺贝尔奖得主、18位菲尔兹奖得主、14位图灵奖得主,遍布各行各业的精英更是多如牛毛。它是世界上最聪明、勤奋、有天分的学生们削尖脑袋也要挤进去的地方。进入哈佛,似乎就等于拥有一个确定无疑的远大前程。
但威廉·德雷谢维奇却说:“当前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富有天分,而且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又极度缺乏好奇心和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的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善于解决手头的问题,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是一般人说出这种话,我们也许能一笑置之,但威廉·德雷谢维奇是有资格做出这种评价的,他受到的是精英教育,在常春藤盟校做了十几年的老师,他的话很有分量。
他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们,即使是世界顶尖学府的学生,也会迷茫和焦虑,他们也有“毕业后该干什么”的问题。很多有所成就的医生、律师、学者、商人觉得现在的职业不过是随波逐流的结果,在步入中年后还会质疑曾经的努力是否值得。简而言之,他们看似做了最好的选择,却不快乐。
标题《优秀的绵羊》是对这本书非常形象的概括,有一条心理学知识叫做羊群效应。羊群通常很散乱,可一旦有一只头羊行动起来,其他的羊就会不管不顾的一哄而上,不管前面是草原还是狼群。
学生就像绵羊,参加高考、大学选择专业、毕业选择工作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头羊和牧羊人(父母)的影响。当所有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时,你不做就是在犯错。
与此同时,在整个教育经历中,当我们面临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它能不能为我带来可以量化的回报。比如能不能提高升学筹码、能不能丰富我的简历、能不能帮助我更好就业。即使不这么认为,社会或家庭也会引导我们这样想。
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状况:我们抢破脑袋进入好大学,却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大学。
威廉·德雷谢维奇崇尚博雅教育和人文经典。
博雅教育是一种纯净的求学理念,追求学识的目的就是学识本身,探究的是知识产生的过程。这其实就回归了教育的本质,学生不仅仅是收集知识,而是通过思考形成结论,是“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区别。
它另一个特点是知识的广度,并不局限在某一学科或领域当中,提倡从不角度思考问题。
“思考”是个贯穿整本书的关键词,精英教育培养了不会思考的优秀绵羊,这与大学的本质背道而驰,因为大学的首要任务恰恰是教会学生思考。它不是简单的为某个领域服务,或者获得跨学科的工作能力,而是培养思辨的习惯,并把它运用到生活当中。
尼尔·布朗在《学会提问》这本书中说:不管读到什么还是听到什么都一股脑的接受,久而久之习以为常,你就会把别人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是他人所是,非他人所非,你会沦为别人思想的奴隶。
这就很好的诠释了思考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思考,才有自我。很多行为都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上,比如:不随波逐流,坚持“热爱”和“意义”,以及前文提到的问题“毕业后我该干什么”。
人文艺术包含了历史、哲学、宗教学、文学以及其他的艺术形式。这都是大学当中的冷门学科,因为它们在短期内看不到回报(就业)。
其实很多企业却更倾向于从文理学院招聘学生。不同于实用主义,这些学科培养的是软实力,即学习和思考的能力。“硬实力是可以教出来的,但软实力需要培养”。
大学中的师资力量、志同道合的同学以及图书馆,营造了一个完美的学习氛围,大学过后就再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
所以大学中要尽可能多的阅读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产生结论,“培养超越空间和时间来思考问题、不受工作性质所限制的能力”。
威廉·德雷谢维奇引用了《高等教育》中的一段话,很好的概括了大学的意义:“大学的使命是成就一个更有意思的你。这个使命的前提是,你认为成为‘有意思的你’对你最重要,而且你认识到你将是陪伴自己终其一生的唯一人选。
“但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并非由资历堆积而成的自我实现,比如说同时修4个专业,时任大学报社编辑,参加合唱团,创建非盈利组织,并学会烹饪异国他乡的美食等等,这些都不能成为有意思的你,因为‘意思’并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也不是可以去成就的。
“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有深度的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
就业确实是个应该考虑的问题,但花几年的时间准备就业,就是在浪费时间。
往大的说,《优秀的绵羊》这本书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帮助我们理解大学的意义。往小的说,它帮助我们看清自己、做出顺应内心的选择。看完这本书后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在大一的时候遇到它,我的大学会变得有意义的多。当然,即使我现在已经是个职场人,它给我带来的反思也非常深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