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兔年蹦蹦跳跳即将离去,甲辰龙年腾云驾雾如期而至。时光流转,总会激荡起人们心中的涟漪。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阴雨晴。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抚今追昔,终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除夕之夜,辞旧迎新。爆竹声声除旧岁,瑞雪红梅迎新年;良辰美景不夜天,才子佳人对春联。
又是一年除夕,仪式感拉满:上坟,祭祖焚香,献供品,送纸钱。阖家团圆,贴春联,准备年夜饭。家家户户,到处是欢声笑语。男女老少,翘首企盼着即将到来的崭新一年。还有什么能和久别的亲人团聚,更令人动容?中国传统文化习俗,需要传承。老人们常说:“除夕三不空,来年不受穷。”这句话中的“三不空”到底是什么呢?
除夕之夜,房不空
每当有人问及你的家在哪里时,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说出住址,将房子的所在地等同于家。但实际上,房子里若是没有自己的亲人,那也不过是空荡的躯壳而已,称不上所谓的“家”。而这里所说的“房不空”亦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指房子不能空无一物,也不意味着放满家具,精心装修便是“不空”。除夕之夜,是阖家团圆的时刻,一家人必须齐齐整整地在一起,才能称得上是圆满。尤其对看重家庭的中国人,过年这样重要的节日,唯有家人陪伴才能温暖人心。所以,无论自己身在何处,也无论自己与亲人相距多远,也要想尽办法归家与亲人团聚。
在电影《人在囧途》中,故事里的两个主角李成功和牛耿,代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圈层。李成功是事业有成的大老板,而牛耿只是普通的打工族,但两人在回家这件事上殊途同归。飞机无法起飞,两人便换乘火车,火车半路抛锚,两人就换汽车,甚至最后靠双腿也要回家。这份对于归乡的执着,对于家人的眷恋和思念,已经深深印刻在了中国人的基因之中。只有家人聚在一起,除夕守岁,与亲人交流,彼此传递真情,相聚在一起,就是一年好光景。
除夕之夜,餐桌不空
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寻常百姓家平日里很少能吃到美味,填饱肚子已实属不易。唯有到了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才会烹羊宰牛,将一年之中积累的丰收年货慷慨献出。所以,那时的人尤其盼望着过年,因为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能享受到罕见的美味。年夜饭,作为除夕之夜的重头戏,也有着丰富的寓意,老一辈人都会准备丰盛的菜肴。
丰盛的年夜饭,寓意着连年有余。许多富有的家庭,会准备山珍海味。从鱼到肉,从素菜到点心,每道菜都代表着对来年吉祥如意的美好期许。这顿难忘的“团圆饭”,更是象征着家庭的和睦温馨。除夕夜的餐桌上不能空,尽享美味的家人亦不能少,只有这两者俱全,除夕才算的上完美。
电影《饮食男女》中的大厨老朱,虽然做得一手好菜,但非常不幸,丧失了味觉功能。他每天都会做出丰盛的菜肴,但要论及最用心的时候,还是在每年的除夕夜,给三个女儿的年夜饭。老朱将内心的愿望也寄予到这顿饭中,希望女儿能多花时间陪伴自己,让亲情长存。餐桌不空是富贵有余的象征,餐桌上有亲情才是家人最向往的场景。
除夕之夜,灯不空
万家灯火,最暖游子心。《世界史》中有一句话很有道理:“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发现了火,它照亮了人的智慧。”旧时逢年过节,即使是穷苦人家也要点上蜡烛,将家里照得通亮,给自己一丝暖意。很多地方,甚至到现在还有“照虚”的习俗,意在新旧交替之际,赶跑穷鬼,来年富贵。灯火通明既是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对现在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展望。
灯笼更是除夕夜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挂在门口既喜庆,又能照亮归家之人的路途。人们相信,灯火通明可以驱逐邪恶,给自己带来好运气和好福气,灯越亮,人气越旺。因此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点亮各式各样的灯笼,挂在门口窗户,灯火辉煌,照亮整个夜晚。街头巷尾,灯火辉煌,绚烂多彩,给整个城市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除夕之夜,许多人在街头燃放烟火,将整个夜空都照得五彩缤纷,将自己对未来的希望放飞。灯火通明,也象征着来年的光明前景和美好希望,寓意着新的一年,前途光明。灯不空,内心澄明。很喜欢卢植的一首诗:“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昼。绘成锦绣展旧岁,揄扬风雅待新年。”
房不空,其实也是人不空;桌不空,其实也是积善人家庆有余;灯不空,也是送祝福祈光明。甲辰龙年,预示着充满希望的未来。新春佳节,万象更新,祝愿各位简友事业有成,家庭和睦,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幸福常伴,事业顺利,岁岁平安,年年如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