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文
大衣哥的烦恼——从朱之文家门被踹说起

大衣哥的烦恼——从朱之文家门被踹说起

作者: 四合道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4-23 18:01 被阅读0次

近日一则关于大衣哥朱之文家门被踹的新闻令网友炸开了锅。

出名的烦恼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说的就是人红了是非就多,猪壮了就要面临被杀的命运。

的确,山东菏泽市单县朱楼村的村民朱之文,因为穿着绿色的军大衣,以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登上了《星光大道》的舞台而一举成名,被人们亲切的成为“大衣哥”。

从寂寂无名的小人物一下子成了尽人皆知的大明星,从一只无人在乎的丑小鸭一下子变成了让人追捧的白天鹅,朱之文可以说是底层草根人物逆袭成功的代表,也激励了无数有追求的小人物义无反顾的超着梦想出发。这无疑对朱之文,还是广大有志青年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然而,世事无常,谁也没料到大衣哥会遇到这种烦恼。

被借钱的烦恼

这些年,由于舆论导向的作用,以及网络的发达,成名似乎成了一条改变人生的终南捷径。从一开始的各种选秀节目成名,到如今的网络直播成名,无不向人们传递了一种“不正常”人生观念,那就是要成功,先成名。因为只有成名了,钱就来的容易了。

之前网上流传着一张关于明星的收入清单,令人震惊。随着知名度的增加,收入也是水涨船高。

之前范冰冰事件的爆发,一下子炸开了明星收入的冰山一角,什么阴阳合同,什么灰色收入,直接导致了明星税收改革,号称“娱乐圈大地震”。

然而对于大衣哥这样的草根明星,不管是商演还是广告收入,相信都不会太高。

可是在朱楼村的村民们看来,朱之文是真真切切的成名了,成名就意味着赚钱来的快来的容易了。于是,乡亲们便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向朱之文借钱了,红白喜事、买车买房、出国留学、创业经费……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不得不说,当一个社会把别人的善良当成理所当然时,那么这个社会就是病态的。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当你落魄潦倒了,人们巴不得离你远点。当你富贵发达了,什么样人都来跟你攀亲了,盼着分你一杯羹。

亲朋好友、乡里乡亲的,借点钱,度度难关,这也是人之常情。朱之文就是这样淳朴善良一个人。然而谁知,人心不足蛇吞象,从几千到几十万,朱之文在短短一年时间,借出去了一百多万。虽然朱之文手里有他们的借条,可是村民们谁也没想着还。甚至有的村民扬言,人们都从他那里借钱,不借白不借。这是什么强盗逻辑,合着人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你是在朱之文在田间地头练歌时给予鼓励了,还是在他进京比赛时给路费了?这是借吗?跟明抢有什么区别?

借给了甲,不借给乙,借给了丙,不借给丁,这都会得罪人。导致被埋怨,甚至被骂小气,“一碗水没端平”。邻里关系就这样因为钱而越来越紧张了。

被逼捐款的烦恼

成名后,朱之文向村里捐款几十万,修缮了学校。

为了改善村里的交通而修路。然而,村支书并不满意,认为他应该再捐款修一所新学校,而且还嫌弃他路修的太少,反过来对记者说朱之文并没有捐款,典型的白眼狼心态。

为了丰富村民们的业余生活,他捐款三万多购买了健身器材,修建了健身广场。然而却遭到了村民们的恶意破坏。

殊不知,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初期,朱之文就向武汉捐款二十万。二十万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一笔巨款。更何况,有很多大明星也只捐了几万元。

疫情形势紧张,全国人民共同抗疫之后,朱之文又向家乡捐款二十万,用以村民们购买各种防疫物资。

被拍照的烦恼

社会发展到今天,尤其是疫情过后,短视频及直播经济一下子前所未有的火了。

于是,村民们又开始利用朱之文的名人效应进行直播赚钱了。朱之文的一举一动都会招来几百名村民的围拍,甚至吃喝拉撒都会被拍,朱之文活的完全没有了个人隐私。拍摄者也是从黄发垂髫到耄耋老人,都加入到了这个利益群体之中,“寄生”在了大衣哥身上,就像一群虱子一样贪婪的的吸着血。拍摄方式也是无奇不有,有翻墙的,有爬树的,有钻门缝的,有举起竹杆的……其模样没有最丑,只有更丑。

为什么人们热衷于拍大衣哥呢?因为有人因此尝到了甜头,据说有个老大爷仅凭出售关于大衣哥的视频账户就净赚了六十万。这导致了村民们如苍蝇闻见了血腥一般从四面八方涌来。

村民们辛辛苦苦打一天工能赚100多块,而拿起手机拍拍照就可以轻轻松松赚大钱,于是谁还去打工呢?

还有人冒充朱之文注册了微博账号,粉丝达到了13万之多,直接创收也是不可估量的。面对记者采访,老实的朱之文拿出用了十几年的诺基亚,告诉记者那形形色色的朱之文账号都是假的,他们不但欺骗了“我”,还欺骗了粉丝。必要的话,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朱楼村村口也直接立了一块牌匾“朱之文故乡”,以招揽游客创收。

更恶心的是,为了方便大家拍照、直播,朱楼村的村支书没有征得朱之文本人同意,就在村里搞了一个周末大舞台,让大衣哥定期去表演。简直太无耻了!面对村民们这样无休止的道德绑架,我不知道大衣哥还能坚持多久?我不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大衣哥的孩子长大后会形成怎样的人生、价值观?

搬家的烦恼

面对这种种烦恼,有人问问朱之文为啥不搬家?凭他现在的实力,在任何一个城市安家应该都不成问题啊!

一个原因是,有人威胁朱之文,如果他敢搬家,就挖了他们家祖坟。另一个原因是,安土重迁。朱之文面对新闻采访时说“故土难离,我50多岁了,我看着我的小院高兴,我看着我的村庄高兴,我看到我从小在南边小河边练歌的地方,我看着心里高兴,我看着和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我心里更舒服。”

在另一场采访中,他更表示自己不会飘:“以前是朱之文,现在还是朱之文,几十年以后还是今天的朱之文,朱之文是永远不会变的。”  老实憨厚的大衣哥没飘,村民们却飘了。真诚淳朴的朱之文没膨胀,而村民们却膨胀到快要炸了。

有人说山东是孔孟之道的发源地,山东人历来是仗义豪爽的代名词,拥有着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不料却在此风波中被糟蹋殆尽了。

国民的劣根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根本,就在于某些国人的劣根性心态“恨人有,笑人无。”我在受苦,你为什么尽享荣华?我在吃糠咽菜,你凭什么吃山珍海味?我在节衣缩食,你凭什么花钱大手大脚?人性啊,总是在这时候显示出它的本来面目,“羡慕、嫉妒、恨。”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鲁迅先生也曾批评道“有什么稍稍显得突出,就有人拿了长刀来削平它”。朱楼村的村民们就是这样的嘴脸。

他们的扭曲心理、攀比心理简直令人作呕,因为他们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他们的攀比对象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身边人,而不是马云、比尔盖茨,因为只有距离和层次都接近的人才有可比性,也只有你朱之文,一个像我们一样的普通农民,凭什么一下子飞上枝头变成了凤凰?

醒醒吧,朱楼村的村民们!你们究竟想怎么样?难道非要看到朱之文家破人亡才甘心吗?难道非要让朱之文身败名裂才罢手吗?难道非要等朱之文身无分文才停止吸血吗?

丞相李斯临死前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做一个名人和做一个普通人到底哪一种更不幸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衣哥的烦恼——从朱之文家门被踹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aa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