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郭沫若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 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书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一同创立上海文学学社“创造社”,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郭沫若是才子、是流氓?要论才气,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当中,郭沫若当仁不让排第一,集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诗人、作家、剧作家、评论家各类桂冠于一身,有些是官家送的,但大多倒名至所归。
他的甲骨文研究、浪漫主义新诗和充满激情的回忆录,皆是无可否认的传世之作。尽管立场和人品多有非议,他还是顺利当选了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鲁迅在骂他流氓之前,也不得不先承认他是一个才子。
那么,在现代中国历史语境之下,才子是如何变流氓的? 才子与流氓之间,究竟有何内在的精神脉络?
还是要从童年说起,一个人的秉性通常与他的家庭与生长环境有关。郭沫若出身于四川乐山沙湾小镇。这个地方以盛产土匪出名,他的父系历代经商,父亲是一个贩卖鸦片的生意人。这一遗传基因使得郭沫若一生都带商贾气,有冒险赌博的胆魄,有畏惧权力的怯弱,更有投机取巧的机敏。
1892年秋天,郭沫若出生了,他是脚先落地,后来他说:“这大约是我的一生成为了叛逆者的第一步。”郭沫若从小聪慧异常,又调皮捣蛋,喜欢新鲜事物,好做翻案文章。这样的性格天生就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他与鲁迅一样,到日本去留学,学的是医,更感兴趣的却是文,于是与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团体创造社。颇具领导才干的郭沫若成了这个小圈子的领袖。
不过,郭沫若他们之所以初出茅庐,便爆得大名,乃是树起了一面浪漫主义的大旗。在浪漫主义者看来,人不是受到自然因果律支配的模式化的理性动物,人是有个性、有情感、有意志的。从上帝、天命与各种社会网络中解放出来的人,是一个顶天立地大写的人,自我就是宇宙,自我就是上帝,自我比世间一切万物都要伟大。郭沫若在《天狗》中气吞山河地狂吼: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世界来吞了。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
我是全世界能量的总量。
(还别说,郭的行为真像是一条狗,哈巴狗、软骨头,欺软怕硬,谁得势,向谁摇尾乞怜。)
郭沫若的一声狂吼,激动了千万年轻人的心灵,一瞬间,原先膜拜胡适的激进青年,读了《女神》之后,都如痴如醉,跑到郭沫若一边,成为他的铁粉了。
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文坛有三个浪漫主义团体,创造社、太阳社和新月社。新月社是贵族式的浪漫,徐志摩内心膜拜的浪漫主义英雄是拜伦;而创造社、太阳社是平民的浪漫,比较起拜伦,他们更崇拜的是社会主义者雪莱。
郭沫若说过:拜伦“这位英雄诗人对于我的吸引力没有他的友人雪莱来得强烈。……记得是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话:30岁的拜伦的死不算夭折,因为他的发展可以成为我们的敌人;而28岁的拜伦的死却是损失,因为我们失掉了一个朋友”。
贵族的浪漫主义来自于爱,而平民的浪漫主义常常出自恨:愤恨上层贵族精神,愤恨社会的不公平,愤恨自己的怀才不遇。创造社诸人都是留学日本的穷学生,郭沫若虽然拿着留洋官费,却要养活日本妻子和三个孩子。
他自负又自卑,傲气与自卑混杂在一起,让他痛苦不堪:“我当时实在是有些躁性狂的症候,领着官费,养着老婆儿子,实际上不外是一条寄生虫,而偏偏要自比屈原!”他因此也变得格外的敏感。田汉从东京到福冈去看他,正是他的次子出生的第三天。
诗名显赫的《女神》作者一边在厨房烟熏火燎地烧菜,一边与田汉聊天。郭沫若对田汉说“谈笑有鸿儒”,恰好安娜下楼来为婴儿洗澡,田汉即兴地半开玩笑回一句:“往来有产婆”。这一下尖锐地刺痛了郭沫若的自尊心,“感到受了不小的污蔑”,心里抱怨:“我假如有钱,谁去干那样的事?”
后来,郭沫若回上海的时候,胡适约徐志摩到他家里去看望,见他手里抱着孩子,样子甚为狼狈。出门后胡适对徐志摩悄悄地说:郭君“以四手两面维持一日刊、一月刊、一季刊,其情况必不甚愉适。且其生计亦不裕,或竟窘,无怪以其狂叛自居”。
1937年郭沫若回国,与于立群结婚,婚后生下四子两女
郭沫若因《女神》而一夜暴得大名,但主流社会并不因此接纳他。
商务印书馆是文学研究会的阵地,创造社无法染指;出版《创造》杂志的泰东书局又在经济上盘剥他们,郭沫若感觉自己只是一个卖文为生的文人,哀叹“我自己是充分地受过封建式教育的人,把文章来卖钱,在旧时被视为江湖派,是文人中的最下流。因此,凡是稍自矜持的人,总不肯走到这一步”。
他浪漫归浪漫,其实很有点世俗心,因而无法释然,难以超脱,终日愤愤不平。田汉的舅父易梅园先生对郭沫若有一句入木三分的评价,说他“很有诗人的天分,但可惜烟火气太重了”。
浪漫而不超脱,就只有革命一途了。知识分子加入革命,因为处于被压抑的底层,郭沫若的浪漫主义含有强烈的民粹主义成分,那篇充满喷薄之情的《匪徒颂》,讴歌的都是那些反抗时代的革命英雄,从克伦威尔、华盛顿,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列宁之后,他又寄情于斯大林、毛泽东,甚至借古喻今,不惜为商纣王、秦始皇翻案,在郭沫若的眼中,没有是非善恶,只有枭雄豪杰。价值上的虚无主义,让他拜倒在强者的权力意志之下。
他曾经痛骂过鲁迅,但鲁迅一旦被树为左翼文化界的精神领袖,郭沫若的口径变了,他赞扬“鲁迅始终是为解放人类而战斗一生的不屈的斗士、民族的精英”。到了晚年,甚至赖掉了曾经以“杜荃”的笔名骂过鲁迅,朋友问他是否用过这个笔名时,他吞吞吐吐地说:“我用过杜衡、易坎人……的笔名,杜荃我记不起来了。”
(借诸葛先生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从未见过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鲁迅过世之后,在周恩来提议下,郭沫若成为鲁迅的继承者,担当中国文化界的领袖。一旦摇身一变为左翼文化的旗手,原本自卑的自我便膨胀为真理的化身、宇宙的大神,在文坛上若有哪个开罪了他,或看谁不顺眼,郭沫若会以那支无比刻薄、霸气的利笔,携着权力的雷霆万钧之力,将对方横扫,决不手软。
最出名的是1948年他在香港发表的那篇战斗檄文《斥反动文艺》,像当年对待鲁迅那样,将沈从文、朱光潜和萧乾三位本来还算不上反动的中间知识分子,骂了个狗血喷头。
沈从文
沈从文开罪郭沫若,始于1930年发表的《论郭沫若》一文。沈从文有一点“乡下人”的迂直,他直言不讳地说,郭沫若是一个诗人,情绪是诗的、动的、反抗的,但写小说不行,他没有这个本事,因为他不懂得节制,不能节制的结果就是废话。郭沫若只适合写一篇檄文、一篇宣言、一纸通电。
读了初出茅庐的沈从文这番话,可以想见自负的郭沫若会如何地大光其火。更要命的是那个“乡下人”还将郭沫若与鲁迅比较,说鲁迅“凭了那一副世故而冷静的头脑,把所见到感到的,仿佛毫不为难、那么准确画了一个共通的人脸”,而郭沫若没有这本事,他“永不放弃那英雄主义者的雄强自信,他看准了时代的变,知道这变中怎么样可以把自己放在时代前面”。
这几乎把参加过北伐的英雄描绘为一个投机时代的变色龙了,郭沫若焉得不记恨!再加上之后几次文坛上的论争与摩擦,到了1948年大局鼎定之际,郭沫若等到了秋后算账的机会,他将沈从文归为“桃红色”反动作家的代表,说“他们存心不良,意在蛊惑读者,软化人们的斗争情绪,是毫无疑问的。
特别是沈从文,他一直是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文化旗手郭公的这番判决,决定了沈从文下半辈子的命运,让他从此脸上刻上了红字,被逐出文坛,流放到历史博物馆当讲解员了。
朱光潜
美学家朱光潜与郭沫若本无交恶,为了找一个“蓝色”反动作家的典型,郭沫若硬将他拉来当替死鬼。郭承认,之前他连朱的书一本都没有读过,只是临时找了一篇朱的文章,便由此判了葫芦案。
郭沫若在文中提到一则当年在重庆流行的传说,宋美龄找冰心谈话。宋问:“国民党中为什么没有一位女作家?”冰心回问:“国民党中又有哪一位男作家?”郭沫若借题发挥,阴森森地说:“冰心在回问时恐怕疏忽了一点,国民党是可以有一位男作家的,那便是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的朱光潜教授了。”
郭沫若将这位“蓝色”反动作家与蓝衣社扯在一块,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在新政权建立的第二个月,朱光潜与冯友兰一起,成为最早在《人民日报》被迫作自我检讨的文人学者。
萧乾
第三位萧乾也是躺着中枪。这位刚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年轻人,因为《大公报》报道田汉50大寿被老板批评,于是不知天高地厚,写了一篇社评,批评“近来文坛上彼此称公称老,已染上不少腐化习气,而人在中年,便大张筵席,尤令人感到暮气”。他提出要割除文坛上的元首习气,大家埋首创造几部硬朗作品,这一下大大开罪了“文坛元首”郭沫若。
50岁便称公称老,大摆筵席庆祝,郭公乃是始作俑者,也是党组织布置的政治任务。如今被影响全国舆论的《大公报》批评,郭沫若便以“没有节制”的诗人气魄,将全部怒火发泄到萧乾这个小毛孩身上:“御用,御用,第三个还是御用/今天你的元勋就是政学系的《大公》!/鸦片,鸦片,第三个还是鸦片/今天你的贡烟就是《大公报》的萧乾!”
1957年萧乾被打成右派,最重要的罪行之一,就是当年郭沫若举证的莫须有的“鸦片”与“贡烟”。
1949年之后,旗手郭沫若集无数荣誉于一身:然而,郭沫若深知,那么多的荣誉,并非意味着权力,自己只是文学侍臣而已,他小心翼翼,紧跟变幻莫测的形势,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歌颂大跃进、人民公社、伟大领袖和文化大革命。
世间诸多怪离,皆有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诸君若是不信,且看郭沫若。
文革大幕拉开,郭沫若诚惶诚恐,公开发言主动表示:“拿今天的标准来讲,我以前所写的东西,严格地讲,应该全部把它烧掉,没有一点价值。”
他的儿子郭世英被中国农业大学造反派绑架关押,当晚郭沫若要参加一个宴会,会见到周总理,夫人于立群再三恳求,要他向总理求救。郭沫若在总理身边坐了一个晚上,内心是天人交战,却一直不敢开口。几天之后,噩耗传来,儿子被造反派活活整死,人反绑着从三楼的窗户飞出,肝脑涂地。于立群痛不欲生,痛骂郭沫若怯懦自私,郭低着头,半天不说话,最后迟迟疑疑地说:“我也是为了祖国好啊。”
这边郭沫若刚刚竭力歌颂文化大革命的大功大德,那边他的儿子就被造反派活活整死,他也不敢说一个不字,只能吞声下咽说了句“好”,天意难测,坏事做尽,自食恶果。
为什么说很么人说:郭沫若是无耻文人?
原因有五:
一、见风使舵
郭沫若为人所诟病的第一个问题是他的气节,人们常常用“铁骨铮铮郭沫若”来反讽他是一个软骨头,见风使舵。为了自身的利益,郭沫若不断变换立场,游走于几大势力之间。谁得势就依附谁、吹捧谁,谁失势就脱离谁、贬低谁。堪称墙头草之典范。
在汪蒋对立的时候,因为初期汪占据民心,势头更强盛,所以郭沫若就写文章骂蒋来讨好汪,后来汪蒋言和,郭沫若无容身之地,只得跑到日本躲了十年。回国后的郭沫若又开始写文章吹捧蒋,希望蒋原谅他,并表示效忠,不过蒋失势后,郭沫若很快便反转了阵营。建国后的这类事情则更多,不便一一枚举。
二.卖友求荣
郭沫若的卖友求荣也是人尽皆知的,因为他出卖的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他曾邀鲁迅和他一起抨击旧社会,在鲁迅同意后,他立刻在自己主办的另两本刊物上发文抨击鲁迅,言语极尽刻薄恶毒,实打实的背后捅刀子,鲁迅因这事儿很是受伤,只得说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建国后,因为鲁迅声望很高,郭沫若又开始说自己和鲁迅是至交好友,细数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鲁迅一生骂过无数的人,在我看来,骂得最狠的,莫过于郭沫若,说他是“才子加珂罗茨基(流氓痞棍)”。郭沫若被骂是活该,因为他污蔑鲁迅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鲁迅回他一句“才子加流氓”,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三、好色滥情
郭沫若在生活作风上也很有问题,虽然那个时候还不是一夫一妻制,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是郭沫若是走到哪就祸害哪里的女人。不仅祸害良家女子,他还跟风尘女子厮混,导致染上那种病,还传染给了自己的第二位夫人郭安娜。
四、抛妻弃子
他的原配夫人张琼华虽然是父母之命,但是郭沫若也与其有夫妻之实,但在结婚后五天郭沫若就抛弃了她,独自离开,使得张琼华守了68年的活寡,在那个比较封建的年代,为什么不休妻而让一个女人为他白白耗费68年时光?第二个夫人是郭安娜,是郭沫若在日本漂泊时候的妻子,在为郭沫若生下四男二女之后,郭安娜和孩子都被抛弃在日本,等郭安娜千辛万苦找到郭沫若的时候,他已经跟第三任妻子于立群结婚,而于立群是郭沫若曾经的情人于立忱的妹妹,于立忱被郭沫若抛弃后选择了自杀。
五:热衷挖墓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独特历史文化。而每个皇帝在死后,有专门的陵寝,还有大量的陪葬品。相应的,也会吸引许多盗墓者和历史专家们。前纯粹为了墓中的珍贵陪葬品,想要发财而已;后者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当时的历史。然而,许多古墓都有机关陷阱之类的,这也给挖掘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更重要的是,挖掘古墓难免会心慌,总感觉会有些诡异的事情发生。
郭沫若为了更好的研究古代历史,他曾多次提议发掘古墓,以便更好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而论哪种古墓文物罪珍贵,那就是皇帝之墓了。郭沫若也明白此点,所以多次建议挖掘皇帝之墓。秦始皇陵他建议开挖,但由于种种原因,就没去挖掘。
1955年,据说是为了探寻《永乐大典》下落,同样是为了满足“考古”的好奇心,吴晗联络郭沫若、沈雁冰、邓拓等中共文人,写了一份《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经毛泽东、周恩来批示,打算挖掘明长陵。后来吴晗又改了主意,没挖掘明长陵,而是先试掘了明神宗的定陵。
挖掘定陵
当凿开万历皇帝墓内的金刚墙时,为了防止墓内真有当时埋下的毒气,众人都戴了一个防毒面具。还扔了一只活鸡进去进行试探。可诡异的是,这只活鸡不知为什么,就是不愿意进去,结果,众人只好硬着头皮进入墓内。
再看郭沫若,这个坚持开挖的倡导者,虽然脸色煞白,但看有这么多人在场,就咬着牙带着防毒面具进去了。没想到,想要挖掘的是他,首先认怂的也是他。不知道多么滑稽。好在,这只是虚惊一场,一行人成功进入了墓内,也发现了许多陪葬的文物。
收获是不少,但损失更大,据在场人回忆说,因为经验不足,在仓促地打开地宫的金刚门后,墓里面无数在低氧情况下存放数百年的精美珍贵的字画、丝绸等文物在突然遇到氧分子时迅速碳化,破坏严重。随后,因为缺乏修复经验,定陵文物大多遭到了疯狂的破坏,包括万历龙袍在内许多珍贵文物被毁。可谓损失惨重。
此事被上级知晓后,总理十分生气,也十分后悔。只能尽力挽回损失了。郭沫若死心不改,这次挖掘工作有了点收获,他又提议挖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果然,这次申请没通过。总理最后跟他说了一句话: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短短九字,透露总理莫大决心。笔者认为,考古发掘这个工作,不是想挖就挖的,没有技术等支持,也是白挖。想想现在的秦始皇陵,就知道了。毕竟,不负责任的挖掘是非常不明智的,这也是对民族的不尊重,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啊。
以上五点,如果放在当今任何一个公众人物身上,都足以使他被唾沫淹死,郭沫若全部囊括,确实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虽然他在文学上的灼灼成就我们无法辩驳,但是在生活作风上我们确实可以狠狠地鄙视之!
郭沫若的几首可以证明他是趋炎附势之人的诗,供大家一乐。
天安门上红旗扬
毛主席画像挂墙上
亿万人民齐声唱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寿无疆
毛主席呀毛主席
你真赛过我亲爷爷
郭沫若文选第12卷第765页《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
亲爱的江青同志,
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
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郭沫若:《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节选
四海《通知》遍
文革卷风云,阶级斗争纲举
打倒刘和林,十载春风化雨
喜见山花烂漫,莺梭织锦勤
茁茁新苗壮,天下凯歌声
走资派,奋螳臂,邓小平,妄图倒退
奈“翻案不得人心”,“三项为纲”批透
复辟罪行怒讨,动地走雷霆
主席挥巨手,团结大进军
——水调歌头·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 郭沫若1976年5月12日
两年后,邓小平东山再起,郭沫若又马上表态:“邓副主席的讲话,我表示衷心的拥护和热烈欢迎…"
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
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
自比则天武后,扫帚扫而光
篡党夺权者,一枕梦黄梁
野心大,阴谋毒,诡计狂
真是罪该万死,迫害红太阳
接班人是俊杰,遗志继承果断
功绩何辉煌,拥护华主席,拥护党中央
——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 郭沫若1976年10月21日
放在一起,对比很大,是不是?
(部分内容摘选于“古月说历史”、百度百科、延陵守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