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7:30-8:30运动一小时,已经坚持第二周。然后一边运动一边听课一边在脑子里整理一些事情。
这个整理和课程有关,当然和自己更有关。
也许2023年是一个分水岭,因为这一年基本算是自己超没能量的一年。状态很差,没有能力面对外界的任何嘈杂,一点点风吹草动就觉得情绪陡起,然后气急败坏。没有能力安抚自己,也没有多余的能量给到别人——就是一种没有电的状态。这样的状态2018-2019有过一段——很低潮,也很无奈——向谁求助也没有用,谁也帮不到自己。
但是昨天运动的时候突然想到,也许这些年是自己的方向错了。过于向外寻找,过于寻求别人的关注与爱护,又或者说,过去的好多年,自己努力付出,不过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而结果,并不能如愿。
于是我有些明白,向外求的过程其实是向外迎合、扭曲自己的过程。或许自己本就没那么认可自己,不然也不可能一味外求,可扭曲的自己却更加不能让自己满意。或者说,向外求的过程便是失落自我的过程——因为你一直迎合别人的期待,便很容易陷入深深的失落。
失落真正的自我,又否定扭曲的自我,于是整个人便不知不觉陷在负向情绪的循环里。于是想到《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面噶礼的话,喝盐水止渴,越喝越渴。
方向错了,努力也是徒劳。
向外求,自己努力发光希望被看见,满足于别人的哪怕一点点正向的回应,全心全意去迎合别人的期待,这些表现并不是释放善意,而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或者说,过去的那么多年,自己从未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好好地爱自己。
或者说,从未坚持向内求,从未认真地审视自己,悦纳自己,从未全心全意迎合自己内心的期待,从未认真倾听并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
为什么安静可以为自己赋能?因为内心的宁静安详是迎合了自己的期待和需求。
而当你极力外求的时候,你自己内心的期待却得不到关注,由此便形成能量的损耗,自我的扭曲。
很多东西,懂得和真的感悟到,距离很远。就好比怎样才算“爱自己”这个课题,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体悟。而所谓“悦纳”,到底是怎样的“悦”,怎样的“纳”,其实路很远。
总结:
❶向内求,才会为自己积攒能量,增强生命的活力。
❷若别人对自己有期待,在不构成压力的条件下,尽量去满足。
❸在做好❶的基础上去践行❷。
受刘乐老师启发,让生活规律起来,这是让自己有能量的重要方式。接下来的日子,自己尽量去坚持。
过去的一周都是22:30-6:30,坚持的很好。
周末没有做好。改。
爱自己,从规律生活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