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四十七、四十八章

第四十七、四十八章

作者: 美梦成真_a9dc | 来源:发表于2022-04-15 06:21 被阅读0次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不用出家门,便能知天下之事;不用通过窗户去看,就能知道自然的规律法则。越是向外寻找求索,对道的认识就越少。所以圣人不用出行却能知事理,不观察却能明白道理,无为却能成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为学是一天一天增加知识,为道是一天一天减少私欲。减少又减少,以致达到无为的境界。无为就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取得天下要常常不多事不扰民,如果妄为滋扰,就不配取得天下。

    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老子却认为,“眼见”也不足以为恃,大千世界,存在着太多让人心迷目乱的因素。正如前文所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我们所见所闻的东西,并不像其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很多事物往往在现象之下存在着不同的、多样的本质。而这些,仅仅依赖人的视觉、听觉、感觉是很难得知的,其中的规律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而不得”的。

    所以圣人不通过远行、观察的办法来了解世间万物,而是通过加强自己的修养,“致虚极、守静笃”,来了解道,来了解世间万物运行的最根本规律。如陈鼓应说:“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或原则),当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他认为心灵的深处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情欲(情欲活动受到外界的诱发就会趋于频繁)。老子认为我们应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运行的规律。”

    很多人批判老子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者,其最主要的证据就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实,这种观点存在偏颇。老子并不轻视对世间万物规律的观察,前面章节老子清晰地提到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等内容,说明老子的“道”是在对“从古至今的万物发展规律”中认识到的。本章所说“圣人不通过远行、观察的办法来了解世间万物……”主要指圣人“得道”以后,就不需要再去一一观察万物,才能了解它们的状况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万物无论如何运行、运动,归根到底都是一个“道”,圣人参悟透了这个“道”就不需要再去出行、窥牖了。孔子要求“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子贡称赞颜回“闻一而知十”,古人要求“见微而知著”,说“知机,其神乎”,这都是要求人们要能将规律推广运用,不断发展开来,只不过老子将“道”的推广范围扩展到了天地万物。

    《列子·仲尼篇》有这样一段。当初列子喜好出游。他的老师壶丘子问他:“御寇喜欢游览,游览有什么好处呢?”列子说:“游览的快乐,是因为总能看到新的东西。我的游览和别人不同。别人游览,欣赏的是所见到的东西;我游览,欣赏的是事物的变化。所有人都游览,却没有人能分辨不同的游览方法!”壶丘子说:“你的游览与别人相同嘛,为何还要说本来与别人不同呢!凡是见到的东西,必然会同时见到这些东西的变化。欣赏外物的变化,却不知道自身也在不停地变化之中。只知道欣赏外物,却不知道欣赏自己。欣赏外物的,希望把外物都看遍;欣赏自己的,也应把自身都看遍。把自身都看遍,这是最高的游览;把外物都看遍,并不是最高的游览。”从此列子终身不再外出,自己认为不懂得游览。壶丘子说:“什么才是最高的游览呢?最高的游览不知道到了哪里,最高的欣赏不知道看到了什么。什么地方都游览到,什么事物都观赏到,才是我所说的游览,才是我所说的观赏,如此才是最高的游览境界。”

    列子开始认为,通过游览可以看到新的事物,了解新的变化规律。而他的老师壶丘子却认为,这样的游览并非最高层次的游览。最高层次的游览只需“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达到如此境界的人,无论游览何种地方,观看到何种事物、何种变化,都会悟到“道”,所以,得道之人,无论在哪里,得到的感悟都是一样的。他们见壤土可以知泰山,见涓流可以知汪洋,见秋叶可以知四时往复,因此又何必劳心远行,又何必费神察听,他们只需参照内心,保持虚静,即可执一而知万物,不出户而知天道。

    “为学”和“为道”是不同的,求道之人应减少主观妄念,保持虚静、朴实,达到无为无不为的境界。治理天下之道也是如此,如果肆意妄为就不配治理天下。

    人皆有欲取天下之心,故造事而求之;心见于外,而物恶之,故终不可得。圣人无为故无事,其心见于外而物安之,虽不取天下,而天下归之矣。

    “为学”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外在经验知识,这些知识越积累就越多,所以那些大儒才日复一日地求新、求知,还要“时习之”。求道则不能如此,为道者应该每日减少自己的主观妄念,力求达到虚空、平静,如此才能得“道”,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其实,在文中老子只是陈述了“为学日益”的一个事实,并未对其进行批判,也并未表示反对的观点。“为学”、“为道”可以看成是了解这个世界的两个方面,“为学”就是不断发现其中的新知识、新事物、新变化。“为道”就是不断思考这些事物的本源,思索万物变化的基本规律。“为学”了解的知识太多就会让人们产生更多的想法、欲望,这样人就容易在茫茫世界中迷失,而“为道”所进行的思考、反思,就是为了防止人们迷失,让人们不背离自己的根本。就像放风筝一样,“为学”使之高飞,“为道”使之不脱离绳索。

    “为道”是必须的,但“为学”也不能缺少。老子提倡“绝学无忧”,但不可能人人都是如此。巢父、许由这些隐士固然是得道高人,但如果人人都隐居,社会就无法发展了;人人都安于清贫,无所作为,那社会必将变得一片萧条荒凉。我们在认识到现在社会发展的问题时,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大势是没有错的。“为学”使人们知识越来越多,它增长了人们心中的私欲、妄念,但也正是它,正是因为有了喜怒哀乐,有了善恶丑美,世界才如此千变万化。

    外部的经验和内心的虚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古人说“经历沧桑,却保持一颗童心”、“看尽花开花落,任由云卷云舒”不就是这样的一种和谐吗?在生活中,要“拿得起”,即“为学日益”,又要“放得下”,即“为道日损”,如此才能追到自己心里真正想要的,失去和得到都是过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四十七、四十八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mx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