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一个群里,有人发了一段文字,罗列了一些孩子的“问题”,请大家对照看看自己家的孩子是否存在相同问题,有不少人列出了1、2、3。
现在,但凡有关于家庭教育的活动,无一例外都是先问家长:你的孩子有问题吗?因为大多数家长都吃这一套。如果反过来说,在家庭教育中你有什么问题,估计家长是没有兴趣看(了解)的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很多家长沉迷于中国的传统而不能自拔,他们总认为孩子是“我的”。孩子生自父母,但孩子不是父母的“产品”,就像任何一个人都不是附属于其他人一样。因为一旦成为人,不管大小,他都有自己的人格、自己的思想。孩子小,并不等于他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自己的人格和思想。
在中国传统中,父母对子女的爱,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爱。很多人不服气,说为了孩子付出多少多少,给他吃好的、穿好的,送他上学、上兴趣班、上补习班,希望他健康成长、成才。但是,这样的付出是没有条件的吗?养儿防老说明这样的爱不是真爱,而是交换。真正的爱是单向的,是没有附加条件的,而带着目的的爱是交换,是商业。
所以,很多父母并没有真正地尊重孩子,而是控制孩子。所以尽管父母付出了很多,而孩子感受不到爱,感受到的只是各种各样的控制。所以,“问题”儿童、“问题”孩子层出不穷也就不奇怪了。
这一些所谓的问题,是从父母角度看的,而实际上这一些问题的根源几乎全部来自父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复印件,他们的行为举止实际上是父母行为举止的映射。
作为父母,看得见孩子外形的变化,却经常忽略他们内心的成长;知道孩子要吃饱穿暖,却经常忽略他们内心的需求。因为没有平等地对待,因此难以平等地交流。孩子的想法经常被粗暴地否定,他们有时遇到困难得到的不是帮助而是批评、指责、羞辱,那他们封闭心扉,做出叛道离经的事情也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每当父母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时,这是家长反思自己的机会。当父母看到孩子的这不好那不对时,就要思考自己做得怎么样呢?期望自己的孩子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可是自己像别人家的父母做得那么好吗?
请大家思考自己是否是一个摆脱了封建传统的父母,是否能够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是否能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如果做不到,请各位父母要好好地思考一下了。
什么时候种树最好?十年前种树最好,其次是现在,学习做一个好父母也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