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云识天气》课例评析
第一次知道“写作型文本”这个概念是通过学习王君老师“文本特质与课型研究”系列文章,她把文本设计分了好多种类型,“写作型文本”就是其中之一。这节课的课型定位非常清楚,教学设计以定位为核心辐射展开,层阶明朗,赋予传统教学以新的血液,感受到了涌动的活力与精彩。同时,这节课也体现了“跟着课文学写作”的理念,充分发挥了“教材是例子”的作用。
扣核心,多维融合
语文教学是以言语形式为纲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经典篇目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是极好的写作范例。围绕课型定位“写作型文本”这一设计核心,这节课从“宏观看篇”、“中观识段”、“近观析层”、“微观鉴句”四个维度实现语文教学层阶式教学。立足语文根本,深挖文本资源,同时打通语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打通课内与课外,拓宽教学维度整合资源助力教与学,体现了教师的“转化”能力,把文本潜在的表达转化为显性的知识,充分展示了设计者的文本解读、提炼、融合的能力。
教学练,三级联动
一节课教得如何是通过学生的学来反馈的。这节课从总体上看板块式教学脉络很清楚,按照常规认知规律由整体到局部,从面到点,循序渐进学生学得很扎实。尤其是方法的提炼,给学生以“行走”的抓手,指导很到位。
老师教得清楚,学生才能学得明白。从课堂实录来看,整个过程比较流畅,教学效果显而易见。打通教与学,体现学生主体,教的实实在在有内容,学的真真切切很透彻。
训练设计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立足课内拓展课外,让训练真实发生,切实生效。以第一个板块为例,设计主问题“如何才能做到有条理地表达”,引导学生从“关键词”、“标题”、“关键句”的角度,逐一练习,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理解,又学到了“提炼与概括”的能力。立足课文学方法,守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接着老师用简洁规整的语言总结方法,便于学生更好地吸收与运用,这里也体现了老师不凡的语言表述功力。
课外练兵场,此处针对“分类别”和“标识句”进行训练,课外资源用得好。“自定分类标准给影星分类”、“补全文段”选用孩子感兴趣的明星群体,激发课堂兴趣,完成知识解读、方法指导和运用,可谓一箭多雕!
老师的精心设计才能让课堂有亮点生成,教学练三级联动打造课堂高效。
理情趣,用件意识
王荣生教授讲语文教材的选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
类型。本文的教学设计也体现了“用”这一理念,教会学生去用这一篇文里的资源。
理,从课文中提炼整合学习方法,以课堂活动为抓手达成教学目的。
情,品“无常”之道,从自然现象悟道人生无常,带领学生走向语文更深处。
趣,深谙学生心理,“明星效应”掀起课堂风暴,增趣提效,自然更精彩。
这节课破常规不走寻常路,巧定位玩转新课堂,得语文教学之深意,味课堂教学之妙法,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文本,设计教学,收获颇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