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变成演员,老师既是导演又是观众。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提倡探究式分组教学。这样一来看气老师可以休息了,因为是观众吗,观众的职责是利用视觉媒体输入然后通过大脑的内化后通过自己的感官去评论。但是别忘了你还是一位名气不大的导演,一部戏的好与坏完全在于导演的能力。教师的职业是想尽一切办法写好剧本,选择好演员的搭配,自己每个演员的动作以及台词都要在设计时考虑周到。新的教学理念在北上广开始试行,要求教师一节课只能讲二十分钟的课,剩下的二十分钟是学生的分组输出练习,呈现、展示,最后是老师的点评。最近上课就按分组的模式进行讲课,但对于初次的尝试弊端多多,当分组谈论进行头脑风暴时,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薄弱的学生开始乘混作乱。小组谈论似给这些学生提供了捣乱的机会,回答问题似乎成了小组组长的任务,与其他学生没关系。其实从表面看课堂气氛很是热闹,其不然课堂已经失去了意义。有人说:“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安全教育是学校存在的高压线”。倘若这两条线有问题学校教育就出现大问题了。质量在课堂,质量在于落实,质量最重要的是课堂的设计。设计好了还需要组织,落实。一节课后写好教学反思,通过一周观察,合理搭配演员,合理调动角色显得尤为重要。最后在呈现阶段,多一份表扬少一份责备,我想将来的课堂会变得逐渐成熟,创建高效课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