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能力一定要比员工大吗?
这个可以有,领导可以比员工“能力大”,但是,也不一定,如果领导还有别的啥够“大”的话。
这样说吧,根据彼得原理,不管是谁,只要机缘巧合,“人人都有机会晋升到他/她其实无法胜任的岗位上去”。领导岗位也是个“岗位”,所以,有的人很可能机缘巧合、就坐到领导的位子上了。但是,领导的位子并不好坐,总得带着大家“去解决问题、去创造业绩”吧?如果这领导想自己死得快一点或者让公司死得快一点,尸位素餐也不是不可以了。但是,要想带着一波人(这波人的年龄、背景、经历、三观、利益诉求等,大概率不一样)去“解决问题、创造业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起码,作为领导,您得镇得住、管得住、服得住他们吧?
那么,为了“镇住、管住、服住”这波人,领导者必须“大”,“不大不足以镇场、不大不足以管事、不大不足以服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说到这个“大”字,文章就就多了。
您可以“能力大”,镇场管事服众就基本上没啥问题了,凭能力就能碾压员工,让他们对您这个领导又敬、又畏、又爱,欧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当然,您不一定、也不可能样样能力都碾压别人,但是,按照我三十年做领导的经验,您一定得有那么一两手拿得出手的能力或本事——不用太多,在本公司、本专业或本部门涉及到的工作范畴内,您只要有那么一两手可以碾压他人的本事,便足以镇场、管事、服众了;
您也可以“业绩大”,在现实中就有这种领导,也许读书不多、学历不高、看上去也不是那种很有本事的样子,但是,由于他够努力、够拼命,曾经在公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用惊人的业绩帮公司撑住了一片天,甚至可位列公司“功勋元老”、“创业大神”序列中,那样也行,光这“业绩”本身,就是毋庸置疑的说服力,足以镇场、管事、服众了;
您还可以“资源大”,也就是传说中“挟姿开路”、“带资入场”、“拥资自重”的那种,不要说员工了,就算是老板见到这种人,都得让他/她三分,毕竟,在这个“资源极度稀缺”的现实世界里,手里有资源(不管这资源是钱、是渠道、是人脉、是团队、还是客户),说话就可以大声、走路就可以打横,不是吗?
最后,如果一个做领导的,在员工面前缺乏“能力大”、“业绩大”、“资源大”的优势,那他大可以铤而走险搏一把,整出个“野(信)心大”或“口气大”啥的也行。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队伍能不能带好、问题能不能解决、业绩能不能突破,就看领导的“野心”和“口气”了。想当年,马爸爸既没有显出能力、又没有做出业绩、也没有啥资源做支撑的时候,居然硬是团结了“十八罗汉”,顺便影响和感染了蔡先生崇信,然后蔡先生又忍不住把孙先生正义介绍给马爸爸。马爸爸也绝不含糊,当面一段慷慨激昂的输出,凭着“野心”和“口气”,硬生生地为阿里融到了至关重要的、足以救命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笔钱!
他靠什么拢住了“十八罗汉”?他靠什么打动了蔡先生和孙先生?不就是“明天早餐还没着落,今晚照样畅想改变世界”的“野心”么?不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口气”么?
所以,如果做领导的,确实啥也不够“大”的话,一定要记得保持住自己的“大野心”和“大口气”,这两者够“大”,不但可以镇场、管事、服众,还能在关键时刻,让自己有机会汇聚意料之外的各种资源和能量,帮助自己和团队“解决现实问题,创造未来业绩”哦。
至于那些啥也不够“大”、但又容不得下属比他优秀的领导,唉,您改变不了、也左右不了这种领导的。从坐在领导位置上的那天开始,这种领导就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创造业绩”的,他整天操心的事情只有两件:一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及既得利益;二是如何防备别人超过他、抢走他的位置,他的时间、精力、心思都用在这种歪门邪道的事情上,所以,他怎么可能容忍下属比他优秀?碰上这样的领导,能忍一时是一时,找个机会,还是甩了他/她吧,就他/她那胸襟和能力,自己不可能做“大”,您跟着他/她也没前途,在这种领导手下干活,妥妥的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啊是吧?
和这种领导扯什么“镇场、管事、服众”啊?哦,开玩笑的了,散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