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4课《寄诸弟书》

第4课《寄诸弟书》

作者: 许议文 | 来源:发表于2023-05-27 21:42 被阅读0次

屡得弟辈书,皆有悔悟奋发之意,喜慰无尽!但不知弟辈果出于诚心乎?亦谩为之说云尔。

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人孰无过?改之为贵。蘧伯玉,大贤也,惟曰“欲寡其过而未能”。成汤、孔子,大圣也,亦惟曰“改过不吝”“可以无大过”而已。人皆曰:“人非尧舜,安能无过?”此亦相沿之说,未足以知尧舜之心。若尧舜之心而自以为无过,即非所以为圣人矣。其相授受之言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彼其自以为人心之惟危也,则其心亦与人同耳。危即过也,惟其兢兢业业,尝加“精一”之功,是以能“允执厥中”而免于过。古之圣贤时时自见己过而改之,是以能无过,非其心果与人异也。“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者,时时自见己过之功。吾近来实见此学有用力处,但为平日习染深痼,克治欠勇,故切切预为弟辈言之。毋使亦如吾之习染既深,而后克治之难也。

人方少时,精神意气既足鼓舞,而身家之累尚未切心,故用力颇易。迨其渐长,世累日深,而精神意气亦日渐以减,然能汲汲奋志于学,则犹尚可有为。至于四十五十,即如下山之日,渐以微灭,不复可挽矣。故孔子云:“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又曰“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吾亦近来实见此病,故亦切切预为弟辈言之。宜及时勉力,毋使过时而徒悔也。

译文:

屡屡收到弟辈来信,都表达了悔悟前过、发奋进取的决心,真是无比欣慰!只是不知诸弟果真是出于诚心呢,还是仅仅是口头说说而已?

本心的光明,犹如白日一般明亮,没有人有了过错自己却不知道的,问题在于不能改过啊。一念改过,当下便能回归本心。人孰无过?贵于有过能改。遊伯玉是大贤人,他只是说:“欲寡其过而未能。”成汤、孔子,是大圣人,他们也只是说“改过不吝”“可以无大过”而已。人们都说:“人非尧舜,孰能无过?”这也只是一种沿袭的说法而已,人们并没有真的明白尧舜的心。如果尧、舜的心里真的以为自己没有过错,那他们就不会成为圣人了。尧、舜一脉相承的心传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他们自己也认为人心惟危,那就说明他们的心也和常人是相同的。“危”就是过错,尧、舜唯有兢兢业业,曾经用过“惟精惟一”的功夫,才做到了“允执厥中”而免于过错。古代的圣贤能时时自见己过并加以改正,因此能做到无过,这并非是他们的心真的与常人不同。“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者,时时能够看到自已的错误,然后能改正,这便是功夫。我近来真的看到这才是学问的关键地方,但是平时因为犯错积累太久,克除毅力又不足,所以才真心的想提前告诉你们这后辈。不要像我一样犯错积累太久,,然后想除去就比较难了。

年轻人的精气神是很足的,犯错积累较轻,如果用功可以轻松改过。假如放任不管,这样日积月累,而精气神则慢慢变少,要是能够奋起直追,那还是可以改过。要是到了四十五十,就是下山的太阳,慢慢要消失,再也没用了。所以孔子讲:四十五十而没有见到自已的错误,这样的人不必敬畏了。又说老了,血气衰退,小心不要洋洋自得。我近来实际是有这样的毛病,所以才真心的想提前告诉你们这后辈。要及时用功,不要到老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感悟:《寄诸弟书》是先生写给弟辈们的书信,如何悔悟前过,发奋进取。人人都会犯错,但是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人孰无过,贵于有过能改”。圣人与普通人也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能够时时自省加以改正,才做到了“允执厥中”而免于过错。想想自己在学习家庭教育初期,会不自觉的将学到的知识教导别人,认为自己学习了一知半解就比别人懂得多了而沾沾自喜,现在想来这也是不谦虚的表现。干什么事情一定要出于诚心实意。真实是通往真理的唯一途径!

孩子还有十几天高考,每天学习很辛苦。昨天晚上下了晚自习回家吃了点东西,自己说休息一会看看手机。我很信任孩子,自己上床睡觉了,等到11点猛然醒了,发现儿子还在看手机。我有些生气,但是等到我敲开儿子的卧室的门,心情立刻平静下来。我和孩子说,我知道你最近学习很累,晚上时间一定要抓紧休息。儿子笑嘻嘻的说马上睡马上睡。

今天早晨儿子洗漱,我做熟早饭,坐在沙发上读原文,心里升出满满的幸福感。陪伴孩子到如今,看着儿子从一个稚童到如今的大小伙子,想想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自我成长带给我的转变。特别感恩!感恩孩子让我有机会再一次走上成长之路,感恩孩子让我自己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我的愿望是希望孩子也成为最好的他自己。高考是对这十几年学习的一个阶段性的检验,无论如何努力了、付出了,这个过程对我对孩子都是宝贵的经历,都是弥足珍贵的陪伴。感恩感谢!祝福我的孩子得偿所愿,金榜题名!

相关文章

  • 《寄诸弟书》二

    各位家人,早上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白老师和立平老师《寄诸弟书》文章导读的回应,各位企业家同学大家好,我看到了各位写...

  • 《寄诸弟书》一

    各位家人,早上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立平老师导读《寄诸弟书》。《寄诸弟书》也是阳明先生驻扎南赣的时候与他的弟弟书信往...

  • 《寄诸弟书》心得

    2023.1.9 期待的第四篇文章来了,读原文两遍,听博仁老师导读一遍。 在听博仁老师导读中,他说到我们做功课的目...

  • 18.寄诸弟书

    【18.1】屡得弟辈书,皆有悔悟奋发之意,喜慰无尽!但不知弟辈果出于诚心乎?亦谩为之说云尔。 【18.2】本心之明...

  • 读《寄诸弟书》有感

    今天学习了阳明先生的《寄诸弟书》感觉又一次被击中内心,前面阳明先生多次谈了“立志”,这次谈到了“改过”。 ...

  • 致良知《寄诸弟书 戊寅1518年》读书卡

    寄诸弟书 戊寅1518年 18.1屡得弟辈书,皆有悔悟奋发之意,喜慰无尽!但不知弟辈果出于诚心乎?亦谩为之说云尔。...

  • 阳明心学诚意班第4周功课

    《寄诸弟书》 第四周 屡得弟辈书,皆有悔悟奋发之意,喜慰无尽!但不知弟辈果出于诚心乎?亦谩为之说云尔。 ...

  • 良知驿站:寄诸弟书17

    寄诸弟书 [原文] 屡得弟辈书,皆有悔悟奋发之意,喜慰无尽!但不知弟辈果出于诚心乎?亦谩为之说云尔。 本心之明,皎...

  • 再不学,就老了:《寄诸弟·戊寅》

    再不学,就老了:《寄诸弟·戊寅》 原文 屡得弟辈书,皆有悔悟奋发之意,喜慰无尽!但不知弟辈果出于诚心乎?亦谩为之说...

  • 吟《闲居寄诸弟》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173: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写案例分析,学教学技巧。 《晨诵读本》上有这样一首诗。 闲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4课《寄诸弟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dr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