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期吴伯凡关于“病毒、本能、从众”的专栏,把它最后的Q&A环节及总结文章分享给了好友,引发了一些质疑和讨论。下面是我在听完本期文章后的收获和随想。
关于观念病毒
这里的观念病毒即为作者提到的本能的一种,它不是一个新概念,无非是指一种植根到人大脑中的一种观念,就像寄生虫和病毒一样,常常不能让我们所意识到,但往往对我们起到控制、驱使的作用。
这对我来说不算新信息,但作者在前面的文章有举一个例子,提到猫尿中的寄生虫。说的是猫尿中有一种寄生虫,老鼠如果不小心接触到这种猫尿,它们就会对猫的气味产生一种强烈的渴望,猫的气味越浓,他就越兴奋。显然猫窝的气味是最浓的,老鼠为了寻求刺激就会送货上门,让猫吃掉。然后寄生虫又能继续在猫的肚子里繁衍。相当于老鼠拿生命为这种寄生虫当了一回快递员。
这个故事让我所思考的东西,对我来说就是很“新的信息”。对我个人来说,我有没有恰好做了某个观念观点、商业行为的快递员。在为他人做嫁衣的同时,牺牲了自己。
其实想起来是真的还是细思极恐的。比如健身。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在最近两年开始种植下来的一个观念,对于某些人来说,它可能真的已经成了一个病毒。
我弟弟,高二,从高一就开始执意健身。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去学泰拳。但在练的过程中,没有注意保护和科学的训练方法,手臂脱臼,之后又因为怕被家长反对他继续练,他也没有很重视地把情况给爸妈说。只是在泰拳的训练机构那里,教练给他随便复了一下位(事实证明根本没有复好)。之后他也仍然继续不加保护地举铁、健身,对手臂继续消耗、伤害。结果连续又脱臼了两次,近期去检查,已经是骨膜损伤,完好复位的可能性已经特别小了。
而他妈给我说,我弟弟买得最多的书,就是那些关于健身的。
举这个例子,其实跟猫尿那个例子是一模一样的。一些健身观念的营销者,把这个观念植入到大众大脑中。如果大众不加判断,盲目跟从植入的“本能”去做,很有可能是在给这些观念制造者送钱的同时,永远地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所以我也在反思自己健身的初衷。不可否认,我其实一开始毅然决然加入健身的队伍,也是有中这种“健身毒”。一时间健身的风潮就像席卷而来,四面八方的信息都在说这个东西的好处。让我几乎是风潮吹过来的同时就觉得,这个行为对自己是有益的,认为这就是对我身体的一种投资,值得我花时间花金钱去做。
但其实理智地想想,健身其实就是锻炼身体的一种现代化概念。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提出不少理念。关键是如何将它为我所用。如果我的锻炼目的仅仅是提高心肺功能,那只做有氧运动就可以了,学校操场完全可以满足需要,也并不需要去健身房开张卡每天仅仅只是去跑个步。但如果我的需求需要健身房专业的器械、教练科学的指导才可能达到,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张卡也无可厚非。而在训练过程中,也不能盲目追求长时间、高强度,科学健身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而不管是网络还是书籍,关于科学健身,各种说法也是百家争鸣,无不鼓吹自己的方法最为科学有效。如何去辨别?如何去实施?这也是在健身中必不可少需要思考的地方。所谓健身先健脑,也就是这个道理。
再说回来,每天接触这么多观念,不同的人都提出要么大同小异要么标新立异的观点,如何去分辨哪些是病毒哪些是良药?评判标准是什么?现在在读的这篇文章是不是也涉嫌对我进行了观念病毒的注射?而我还傻乎乎帮它做了分享?
我现在很初步的答案,还是跳出来,看看自己真正的需求,以及做这件事对我到底有没有隐性的伤害。
这是我在听完作者音频后很粗显的思考路径,我认为给了我一个新方向去反思自己,有没有充当某个病毒或者寄生虫的快递员?我觉得这对我来说就是有用的新信息。在我思考的基础上,它可能会更正我部分想法,那么这篇文章就是有意义的。
关于从众
从众这个概念,我特别不陌生,社会心理学教科书上学过,《乌合之众》也差不多全本就是说的这个东西。但是我很少很深入地去想,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从众行为有哪些?如何克服?
冲动消费是我最大的问题,不管是这个199RMB/年的专栏也好,还是我手机上不少App,很多时候都是来自于从众行为。有时候可能仅仅是一个评论说,真的特别好!就会忍不住去消费。但有些时候可能真的并不是特别需要的东西。
但在读完这期专栏以后,我会有意识地在消费之前多一个步骤,问问自己:这到底是不是我真正需要的?如果不买,对我生活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我觉得这个过程,至少是一个将本能行为进行推迟的过程。让我增加了一个“审视消费”的步骤,不能不说其实算是这期文章给我的收获。
还有就是上文提到的观念病毒,其实很多时候也是从众行为的结果。因为有人提出来这么说,我觉得有道理,就会更倾向于这样去想。有段时间会觉得评论比正文更精彩,一个人说得好,就会很容易地态度倾斜。
这里作一个自我批评,其实之前说到的鸡汤,为什么嫌弃和反感?不管把自己包装得多义正言辞,其实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看过一篇评价鸡汤文的文章。作者说得有理有据,我表示特别认同,于是就输入到了我的三观体系中。你说在看作者文章的时候我有多大程度的思考?其实并没有。就仅仅是觉得作者说得有道理。说白了,这个观念也是别人植入到我大脑里去的,也不是我自己通过思考、归纳的结果。
在这里看到从众,联系到看过的《乌合之众》,会有意识地去检讨自己的从众行为。可以从作者的例子中反思自己的行为。我觉得这也算是一种收获。或者对于我来说算一种旧信息的新思考吧。
但对于没有读过社会心理学或《乌合之众》的人,这对他们来说是不是一种可以修正思想的新信息呢?所以我也在想,同样的道理,鸡汤对我的意义不大,但它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可能是可以产生价值的,我确实不能全盘否定。这是我的问题,也是我之前从众行为的结果。
你看,不管我们对这些理论多熟悉,总是会在无意识中就又把本能暴露无遗。怪不得作者说,“反本能其实是提高你的竞争力”。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如果你可以,那就是一种竞争力。
关于社会人和理性的协调
文章有提到,每个人都不可能出于真空状态,但凡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必定会受到周围环境等各方面的观念影响。很难有人可以在保证不与社会脱节的前提下保持从始至终完全的理性(即作者所定义的反本能的一种)。那如何去协调?
作者确实没有提出很好的协调方法,但他提出,互联网给人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不管你有多异类,你都很容易找到你的同类。在人群当中,为数很少的异类,借助于互联网,都能够聚到一起的时候,它也形成一种小气候,形成一种亚文化、一种声势,或者说形成一种文化部落。找到这样的文化部落,也算是一种解决之道。
这个方案,算是作者提供的可行之道,他提出这样一个思路:找到与你理性程度相当的亚群体。置身于这样一个子社会中,周围的人都与你保持同等程度的理性,那你不会感到与圈子脱节,同样可以保持自己的理性行为。
当然了,这在我看来过于理想化,毕竟人不可能一辈子只生活在一个圈子里,而在各个圈子的交互中难保不受到其他观念的动摇。
但作者也说了,这只能”算是一种解决之道“。就像一个单身主义的人,如果进入到一个单身主义的圈子,即使他仍然会受到周围非单身主义的非议,但他总可以在自己的圈子里找到肯定和认同,这对他社会感的协调是十分重要的。而当这个圈子的规模发展得越大,圈子内的群体也就能更不容易受到其他观念的影响。
而这个圈子的观念,也将可以作为一种”观念病毒“去辐射更多的人。
所以接不接纳某个观点,某个观念到底是不是”病毒“,真的还是取决于每个个体自己。问问你自己,你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关于反客为主
其实看了这一期的专栏,除了反思自己是否沦为”本能的奴隶“外,作为营销科班出身,我还在想,如何创造病毒,使它植入到大众的大脑内,形成真正的”病毒营销“。让”宿主们“心甘情愿尽他所能达到你所希望实现的目的。但与病毒不同的是,不以损害宿主为手段,而是使宿主也能够有利可图。毕竟宿主都不是傻子(我也不想“寄生”在傻子身上),损己利人的事仅仅听听专栏就能被攻破,成不了长久之道。
简单地说,就是形成“双赢”的正面效应,让一个人为你拼命,最后各取所需。这又跟之前所读的《重新定义创新》中作者提到的“双面市场商业模式”联系了起来,关于打造平台、集合两面资源、形成价值循环和正面效应。
这个想法并不新,但具体到某一个项目,如何创造概念、如何导入观念、如何管理行为、使用怎样的商业模式,对我来说则是一个很新的思考。
看完这期专栏,大概想说的就是这些。欢迎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