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饼子
没有哪一种呼喊由孩子发出,能让人感觉如此的冰冷,还记得小时候那首歌: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花园里的花朵真鲜艳,我们的生活多愉快......!读完《蝇王》和《麦田守望者》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就像我们关注如今的雾霾一样,有人质疑,为什么西方早就有历史教训,我们却视而不见?
西方的文学作品中不乏这样写儿童的书,这种书却不像今天的我们,如此的欣慰他们的生活环境,比过去几十年要好很多而沾沾自喜,我总是无法理解,甚至对这种对比的意义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我多么的希望我们能有这样的文学作品,来告诉大家,不要无视过去的教训,融入世界意味着他国遇到的问题,我们也会遇到,只是早晚的问题。
书中故事开始,老师告诉还只有16岁的霍尔顿,人生就是一场球赛,大家都要按规则来比赛。然而霍尔顿却说出了一句让我颇感冰冷的话:对于某些人是球赛,那是因为他们在实力强的一方,那实力弱的那方呢?你要是在实力弱的那一方,你还认为这是一场球赛吗?
霍尔顿的思维与当时的同学格格不入,因此他被迫多次转学,当他站在山顶看山脚下的学校正开始的那场球赛,表面山底是同学,山顶是格格不入的霍尔顿,然而在霍尔顿眼中,山底意味着世俗,而山顶的自己才是真正的童年,这种世俗的童年是没有了属于霍尔顿的空间,是一种被破坏了的环境,霍尔顿因此而感受到这种破坏,他试图发出反抗。
然而最终这种反抗在结尾部分消失了,这就像是一个人生的内在悖论,难道这本书和卡夫卡和加缪的那些作品有区别吗?孩子的世界也是不能幸免,我们感觉到了吗?很多人都在这种不真实的位置上,试图改变,但最终又无能为力的被规则淹没。
一方面我们要孩子遵守比赛规则,一方面又期望一种个体意识,这无法消解的对立,构成了我们如今的世界,我们唱着这样温馨的儿歌,读着这样无力挣扎的故事,看着亮晶晶的黑眼珠慢慢的失去了灵光,看着他们长大后随波逐流的融入规则,随之而来的就是承受功利带给自己的烦恼人生。
作者塞林格写完这篇《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就去完成主人公霍尔顿没有继续走下去的路,他成了一个真正的霍尔顿,消失在人群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他写的故事灵魂,听说他还有什么神秘的手稿之后几十年要发表,会是什么?是寓言?
欢迎关注,和我一起读名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