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一个劳累命。
我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
呵,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不知道你听过这些话吗?这些话是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是我们身上。你能够从话语中明显感到一种无助,被一个无形的牢笼,困在里面,找不到出路,最后认命了。这种状态叫做“习得性无助”。
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由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提出的。他是通过一个实验得到这个概念。把一个狗关在笼子里面,一个声响过后,把笼子通电,狗第一次被电击,在笼子里狂奔,发出痛苦的哀嚎。每天都会重复这样的实验,声响后通电。后来这只狗知道了这电击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根本跑不了,就趴着原地痛苦地哀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一天把笼子拿走后,继续声响和通电,狗依然趴在原地哀嚎,根本没有逃跑的动作。
这个实验你可能没有听过,但你也许听过印度人是如何训练大象的。在小的的时候,就被拴在一个中等粗细的木棍上,无论怎么挣扎小象都逃脱不了,时间慢慢过去,小象就再也不挣扎了。直到大象成年,只要被拴在木棍上,大象就会老老实实的待着。而这个木棍,只要它稍微使点力气就能折断。
这些都是动物身上存在的习得性无助,这种无助显然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环境给予的。明显是经历了生活的折磨,在适应了稳定的环境后,环境发生改变也没有感知。我们似乎天天在忍受痛苦,发现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就习以为常了。这让我们失去了改变环境的勇气和创新的动力,所以才会有️世界是懒人改变的,他们为了让自己更懒,所以才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本质上是头脑中那个愿意改变环境的心态,驱使着一些人做出努力。
在知道了习得性无助后,我们要反问自己,环境是否变化了,我们想不想变得更好一点。当然,失败是常态,所以当你尝试改变的时候,会有人好心的劝说,别费劲了,如果这么容易让你实现了,那岂不是早就改变了。你这事还得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这些意见我们要听,但是是否要在意这些人的意见,就要重新问问你自己了。
我是特别的一个,没办法,不是我想特别,就是比较特别。所以经常被人否定,曾经一度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笨人,一个怪人。时间长了,慢慢发现有时那些说我的人,也不是什么牛人,没有真心的为我着想,那我何必在意那些议论呢!发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痛苦,何必互相伤害呢。我是跌入谷底后,才有所感悟,明白了习得性无助,对我根本毫无帮助,何必受它制约。那么,知识的作用可以帮助我解释这一切发生的事情,也可以让没有走出无助的人,因为知道自己的问题,而更快的走出来。经验的好处,就是不必经历,也能经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