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读《随园诗话》(520)

闲读《随园诗话》(520)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1-12-10 23:30 被阅读0次

【原书补遗卷五·四〇】

京口张石帆工诗,尤善歌诗;每诗成,必拍板高吟,听者神移。尝与鲍步江论生平得意诗。鲍以《宿焦山》对,云;“水光终夜晓,海气不成秋。”张亦以《宿焦山》对,云:“烟鸟去无尽,风潮来不知。”

京口,镇江古称。

张曾,(约1748年前后在世),字祖武,一字组五,自号石帆山人,丹徒人。生卒年均不详。约乾隆十三年前后在世。布衣。诗笔清华。一生绝意仕进,惟喜作诗。性不偕俗,诗工而家益贫,放浪京口、淮扬间。客京师大学士英廉家教馆三载,因孤僻傲物而离馆南归。晚年落拓,“多吟咏于茶寮酒肆,或讴吟道上”。( 光绪《丹徒县志》)沈德潜称其诗“风格似鲍皋,造句似余京。”与余京、鲍皋合称“京口三诗人”。所著有《石帆山人集》,《清史列传》行于世。

鲍皋,(1708年—1765年),字步江,号海门,丹徒人。国子生。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就。壮岁游姑苏、武林,客淮扬间,晚年颓放。善画,尤以诗赋名。沈德潜尝称其与余京、张曾为“京口三诗人”。鲍皋一生沉溺于诗,不事科举。著有《海门初集》、《二集》、《三集》各19卷,又《海门集》、《京口文献录》、《笔耕录》、《十美诗》等。其妻陈蕊珠、子之钟、三个女儿之兰、之蕙、之芬都能诗,可称一门风雅。

(待)

相关文章

  • 闲读《随园诗话》(520)

    【原书补遗卷五·四〇】京口张石帆工诗,尤善歌诗;每诗成,必拍板高吟,听者神移。尝与鲍步江论生平得意诗。鲍以《宿焦山...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硬读《随园诗话》(520)

    补遗卷五(八) 【原书补遗卷五·五五】余少时游吴山,见道士才八九岁,踞案上,与五六十翁下棋,辄胜。心怪而问之。或曰...

  • 闲读《随园诗话》(3)

    【原书补遗卷五·八】张若瀛诗,好游戏,咏《眼镜》云:“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闻者皆笑。《赠兄竹杖》云:...

  • 闲读《随园诗话》(6)

    【原书卷二·—八】尹文端公论诗最细,有“差半个字”之说。如唐人:“夜琴知欲雨,晚簟觉新秋。”“新秋”二字,现成语也...

  • 闲读《随园诗话》(7)

    【原书卷二·四一】为人不可不辨者:柔之与弱也,刚之与暴也,俭之与啬也,厚之与昏也,明之与刻也,自重之与自大也,自谦...

  • 闲读《随园诗话》(15)

    【原书卷三·三〇】杭州周汾,字蓉衣,咏《春柳》云:“西湖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不脱不粘,得古人未有。惜客死...

  • 闲读《随园诗话》(12)

    【原书卷二·六四】崔念陵进士《鄱阳道中》云:“斑鸠呼雨两三处,毛竹编篱四五家。流水声中行半日,薰风不动晚禾花。”《...

  • 闲读《随园诗话》(13)

    【原书卷二·七八】上虞陈少亭爱童二树五言,为《摘句图》,仿阮亭之摘施愚山也。余尤喜其“早烟山际重,春雾水边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读《随园诗话》(5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iu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