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五·四〇】
京口张石帆工诗,尤善歌诗;每诗成,必拍板高吟,听者神移。尝与鲍步江论生平得意诗。鲍以《宿焦山》对,云;“水光终夜晓,海气不成秋。”张亦以《宿焦山》对,云:“烟鸟去无尽,风潮来不知。”
京口,镇江古称。
张曾,(约1748年前后在世),字祖武,一字组五,自号石帆山人,丹徒人。生卒年均不详。约乾隆十三年前后在世。布衣。诗笔清华。一生绝意仕进,惟喜作诗。性不偕俗,诗工而家益贫,放浪京口、淮扬间。客京师大学士英廉家教馆三载,因孤僻傲物而离馆南归。晚年落拓,“多吟咏于茶寮酒肆,或讴吟道上”。( 光绪《丹徒县志》)沈德潜称其诗“风格似鲍皋,造句似余京。”与余京、鲍皋合称“京口三诗人”。所著有《石帆山人集》,《清史列传》行于世。
鲍皋,(1708年—1765年),字步江,号海门,丹徒人。国子生。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就。壮岁游姑苏、武林,客淮扬间,晚年颓放。善画,尤以诗赋名。沈德潜尝称其与余京、张曾为“京口三诗人”。鲍皋一生沉溺于诗,不事科举。著有《海门初集》、《二集》、《三集》各19卷,又《海门集》、《京口文献录》、《笔耕录》、《十美诗》等。其妻陈蕊珠、子之钟、三个女儿之兰、之蕙、之芬都能诗,可称一门风雅。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