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写的最是伤情。然而,这世间最难的就是离别,那种场景光是想想都让人煎熬。
从小到大,我们经历过无数次离别,有生离,也有死别,我们说过无数次“再见”,有的还能再见,有的却再也不见。
从河南回安徽的时候,恰逢外婆生病,九十多岁的年纪,不知道这一生再见的次数还有多少。为了少一点遗憾,离家的前一天我特意去看望了外婆。
当我走进外婆家的院子隔着门喊一声“姥姥”的时候,我心头蓦然有一种感动。虽然从小到大我与外婆感情不深,可毕竟小时候我也曾在她的跟前过了一段日子,我不想多年以后,当我回忆起来的时候,关于外婆的种种回忆都充满了遗憾。
外婆拄着拐杖出门迎我,拉着我的手放在手心,絮絮叨叨说着别后种种。她到底是年纪大了,眼睛花了,头发白了,步履蹒跚了,说话也温柔了,可是年纪大的人生活也着实变得可怜了。
妈妈和几个姨娘买了很多吃食和衣服鞋子给她,她坐在门口的躺椅上一如很多年前,桌边放着吃盛的半碗饺子,苍蝇嗡嗡作响。看她半眯着眼睛坐在门口,我从心底里开始同情这样一个老人。
临走时,外婆执意留我在家里住一晚上,可是离开了那么多年,我真的早已不习惯住在那里。我看着外婆依依不舍送我离开,我告诉她保重身体,不必再送。
其实,离开的时候我心头真的有隐隐的难过,因为我不知道,这一次离开,这一眼看过后此生是否还有再见的机会。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外婆”于我将会只是一个称呼,那个院子里再也走不出颤颤巍巍迎接我的老人。
分别的伤感迷离了眼睛,内心是一阵又一阵的疼痛,带着隐忍的伤感,我离开了外婆的视线,离开了那个萧条的院子。
悲欢离合才是人生,每一次分离都让人泪目。我们总是在为了生活奔波,一次又一次与深爱的人分隔两地,饱经分离的锥心刺骨。
休假结束后,老公又不得不再一次离开家乡,奔赴西藏。
离开家的那一天,他沉默不语,郁郁寡欢,一个人坐在阳台发呆,儿子则和我在客厅跑来跑去,一点看不出离别的伤感。
那一天,我骑车送他到车站,看着他坐上大巴,依依不舍对我挥手再见,那一瞬间我泪流满面,蹲在路边真的不忍说再见。
待产在家,同时带着两岁多的儿子,我以为婚姻于我早已如寻常烟火,看不出悲喜的姿态,我以为我对老公并没有任何依恋,可是,看着他在大巴车上渐行渐远,一种迟钝的依恋猝然苏醒,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又一次被无情撕扯。
毕业后,我和老公都远在西藏工作,一年才回家一次,有了孩子后,生活所迫,孩子留在父母身边,我和老公依然重复着每年回家一次的频率。
每次归来,看着稚子在跟前嬉戏,我们都曾不止一次想要为了他而结束这样的奔波与分离,可是,生活啊,总有更多的理由让你坚持下去。
儿子总是喜欢对我又亲又抱,澄澈的眼睛里充满了兴奋的光芒。我知道,他盼了一次又一次才终于盼到了我的归来,他曾不无炫耀地对同伴说:“我妈妈再也不去西藏了。”每次听到我都会觉得不忍,因为他不知道此次我只是产假归来,等明年我又不得不将他留在家里,独自一人走上异乡工作的道路。我不知道,那时候我是否会因为分别而哭泣,是否会因为不忍而舍弃前途。
见过太多分别的泪水,可是只有切身体会才来得最真切。没有人能代替你的心痛,也没有人能体会你的不忍,分别的伤痛真的是如人饮水。
生命的记忆里有太多刻骨铭心的点点滴滴,可是那点点滴滴都是离人的眼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