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展现
几个月来,我都每个星期六开展小朋友的读书分享会。逐渐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个孩子的阅读感受、收获是不同的,还呈现很大的差别。
有的孩子能看得深入,完全不再翻书就可以分享,有些孩子一直翻书才行;有的孩子语言与肢体语言丰富,表达自然大方,有的孩子词语匮乏,表现地畏缩紧张;有的孩子有积极的感受,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友爱的、温暖的、勇敢的、正义的等,有的孩子有消极的感受,觉得恶心的、不好的、无趣的、无聊的等。
这样会导致:有的孩子会读得越来越开心,学到越来越多东西;而有些孩子读书就像一种负担,也没有什么收获。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分析原因
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阅读状态呢?我请教了语文老师,这个语文老师从自身经验给我一些启发。她说很小受到大家庭里的哥哥姐姐影响,也爱看书,长大点就去图书馆借书或者买书,常常是读地很快的。她不但读小说,也读哲学,比如在高中就读叔本华的书了。
她说她喜欢深阅读,而他的儿子却不像她 ,儿子爱看漫画书,虽然买书读书,常常是浅尝辄止,没有深的阅读,所以语文成绩也没有像她那么好,她说当年自己的语文成绩是年级名列前茅的。她还说,这跟天性有关。
三、引导深入阅读
我也相信人有天性的区别,但不能说天性没有深入阅读思考的特点就放弃了,何况我认为这是可以培养的,比如我,一个从小没有接触过书的人,长大后,天性与机会的作用,让我爱上读书,更让我养成了深入思考钻研的习惯,当然我也只喜欢看教育、心理类满足刚需的书籍啊,不是所有的书都看,也是看喜好需求的。
怎么引导呢?
我认为态度上要端正,就是不能拔苗助长或者叫舍本逐末,不能为了让孩子深入阅读而整天耳提面命、不断强调,这会影响孩子对书籍的好感,让她产生对书籍的反感。何况,每个孩子发展的情况具有独特性,不能以某个人的特点要求另一个人,否则人都是千篇一律了。
如果想要引导,想要让书籍更好的作用于孩子,使孩子进步更大,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正如那位语文老师讲的,可以买一些有评析的书籍,它会提示孩子注意什么、应该怎么阅读。也还可以讨论书中的情节,交流看法,使思想得到延展,前提是家长也要参与读书,也是一位善于思考的人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