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大宝五周多了。身为一名语文老师,孩子就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吗?说实在的,并不完全是。教高中的学生和教幼小的孩子是有区别的,语文老师指导自家孩子阅读有优势,但是想要科学指导还需要不断学习。
我家孩子是从两岁开始阅读。那时我给她买了一些经典的绘本,时不时地抱着她一起读故事。那时我家还没有装电视。孩子两岁前没有电视看,我觉得对培养她的专注力还是有帮助的。孩子是喜欢听故事的,我想没有孩子不喜欢听故事。我最擅长的是扮演角色去读故事。有时候读得孩子咯咯咯地笑,有时候会和我一起扮演书中的角色,有时候她会让我反复去扮演某个角色。
那时选择绘本没有太多的思考。现在想想很多绘本选择的是不合适的。对于两岁的孩子,需要阅读简单的,有重复句子和词汇的,便于孩子模仿的书为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68728/9d8804d93340ceda.jpg)
后来孩子渐渐长大,对故事的需求越来越多。孩子进入了阅读的高峰期。我基本上每天回来都陪伴孩子阅读。三岁和四岁这两年我花了近两万元给孩子买绘本。家里到处是她读过的书,基本上每本书都不下五遍。大量的阅读,每天阅读,孩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她非常喜欢阅读。甚至出门她都要拿着她的英文绘本。有时候我没有时间带她读,她会坐在床上一边自己看书一边等我。渐渐地她有了独立看书的能力。于是我给她买了一些无字书。没有想到她非常喜欢,反复地看那些图画。两年下来,她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我认为是超过同龄人的,她看图的能力超出了我的想象。很多图画她一看就能说出发生了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68728/0b2971ae41e5f6b4.jpg)
但是真正有效阅读是我对互动分享式阅读的理解。什么是互动分享式阅读呢?推荐下面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的案例可以借鉴。带读者不是把故事读完就算结束了。分享互动式阅读,是家长引导孩子阅读,而不是包办孩子阅读。绘本最大的特点是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观察图片,猜猜发生了什么。可以一边读一边让孩子在图画中寻找细节。很多优秀的绘本有太多的细节需要引导观察和理解的。只读文字而不观察图画真是太浪费绘本的素材了。可以问问孩子相关的问题,把故事引向更深处。可以联系生活,让孩子对自己和书中的主人公有更深的认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68728/e3f06ca1c976045e.jpg)
比如可以做以下几点,帮助孩子深度阅读:
1.读完一本书,孩子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故事呢。有些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是有些孩子读完了不一定能领会书中的深意。比如《家里有些不一样》这本绘本,里面有很多吸引孩子的图画,孩子读得时候可能会对每幅图哪里不一样找的很清楚也很开心。但故事不是这么简单。绘本的前面,爸爸去接妈妈回来,爸爸说家里会有些不一样。这个是伏笔。绘本最后一页爸爸和妈妈抱回了一个刚生的小妹妹。原来因为家里即将多了一个妹妹,主人公会有很多的担心和好奇,会有困惑和害怕。他在等待的过程中想入非非,幻想了家里种种可怕有匪夷所思的变化。这是独生子即将变成哥哥或者姐姐的丰富的心理活动。有些孩子的担心和害怕会停留在潜意识里,这个绘本就很生动地讲述了出来。但是如果带读者不引导的话,一场心灵的对话也没有那么精彩啦。
2.对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看法?
比如《胆小鬼威力》里面的威力是什么样子的?孩子读完会描述吗?很多绘本的形象都是丰满的,贴近孩子的生活的。孩子是如何理解的呢?当孩子学会去描述绘本中的人物形象的时候,有时候就是在表述她自己。在理解绘本人物的过程中,就能慢慢形成对别人的理解,对自己的理解。
3.作者是如何设计这个故事的呢?
比如《大猩猩》,本来是讲小女孩和父亲的故事?为什么会出来一个大猩猩呢?文中的小女孩和父亲关系的僵硬,在于大猩猩的关系得到了互补。那么这个大猩猩是女孩幻想出来的?还是父亲扮演的呢?回答这些问题就是在回答作者是如何设计故事的深刻问题。这需要孩子对图片细致的观察还有对小女孩的情感深刻的共情。
4.伏笔的理解
很多优秀的绘本是埋有伏笔的。比如《住在13楼的恐龙》,书中几个介绍了每一层的动物。但是第8层,第9层的动物没有介绍。文中说第8层太热啦,第9层太冷啦。如果直接跳过去读也是没有问题的。细心的读者会发展后面说了两种前面没有说到的动物。蛇和企鹅。那蛇和企鹅住在哪一层呢?这是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它们可能就是住在第8层和第9层的动物。对伏笔的寻找和理解,可以调动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更专注。同时,也在培养孩子细心发展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等等。
5,对文中环境描写的解读。
许多优秀的绘本不仅仅是讲故事,还会通过各种当时来讲故事。前面是伏笔,还有环境描写。这个在绘本阅读是非常常见的。绘本阅读是需要带孩子们观察图片。图片就是一幅幅场景。比如为了衬托人物的悲伤心情,大太阳会变成狂风大作。为了能突出主人公的愉悦,那身上的衣裙也随风飘飘。如果您的孩子在很早的时候就能理解这些细节,以后的语文考试再遇到环境描写的作用啦,那就再简单不过啦。
还有很多很多啊,对人物心理活动的解读,读完后对故事进行一个现实生活的迁移,还有一些深度的问题可以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和哲学思考的能力等等!
有深度的阅读简单来说是搞懂故事的里里外外,来龙去脉。其实搞懂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这需要带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学素养和知识的积累。对带读者本身的理解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是一个挑战。所以我们的妈妈需要不停地学习哦。做个爱思考的爸爸妈妈,我们的孩子会不自觉的看问题也深刻呢。思考能力不仅停留在阅读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应用的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68728/3e70718433b613cc.jpeg)
分享互动式阅读的优点是什么?
明日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