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社交恐惧应该怎么克服?

社交恐惧应该怎么克服?

作者: 小桥流水人家11 | 来源:发表于2023-02-15 18:37 被阅读0次

    「社交恐惧症」正在流行,许多人在网络上用段子或者漫画之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有多么不愿意和人打交道,自称「社恐患者」。

    「我见过的人越多,我就越喜欢狗」大文豪萧伯纳的一句调侃,想必能引起时下越来越多自封为「社交恐惧症患者」的人群的由衷共鸣。

    这些标签化的表达有蔓延开的趋势,所以,「社恐」是人群中一个性格偏内向的群体吗?

    还是真的需要治疗和干预的心理疾病?

    在网上自我倾吐的「社恐」患者们是在表达痛苦,还是一种不无诙谐的自嘲?

    社交媒体平台层出不穷,可是社交恐惧(也叫社交焦虑)仿佛成了时代病。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称自己有「病」,最受欢迎的「病」,无非就是:强迫症、焦虑症,选择恐惧症……

    但很多人只是喜欢跟风,仿佛有这些病就显得很当代,很北上广,很年轻人。

    「社交恐惧症」、「强迫症」之类的新时代「病症」标签被很多人贴在自己身上,戏谑之中怎能真实地感知到真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的病痛?

    这些人正被社交恐惧症困扰折磨,希望得到更多的理解;或者只有轻微表现,但却已经陷入了苦恼困惑。

    对于他们来说,「我有社交恐惧症」并不是一个带有自嘲或戏谑性的玩笑,而是一种无法疏解的心灵苦痛。

    认真地说,「社恐」不是玩笑,它真的可以是一种病症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称为社交焦虑障碍。指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存在持久的强烈恐惧的回避行为,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

    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

    一般人对参加聚会或其他会暴露在公共场合的事情都会感到轻微紧张,但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出席。

    真正的社交恐惧症会导致无法承受的恐惧,严重的案例里,病患甚至会长时间的把自己关在家里孤立自己。

    一般有这么几种常见的表现:

    1.赤面恐惧

    赤面恐惧症患者可不仅仅是一般的害羞脸红,而是会为自己的脸红感到焦虑,甚至是惊恐。因为害怕自己成为众人关注的中心,随之脸红恐慌,赤面恐惧者会选择拒绝任何公众场合的社交。

    2. 视线恐惧

    无法和别人视线相遇,无法正视对方,以致于眼睛不知看哪儿才好。视线恐惧患者常常一味注意视线的事情,并急于强迫自己稳定下来,但往往事与愿违,终于不能集中注意力与对方交谈,谈话前言不搭后语,而且往往失去常态。

    3. 表情恐惧

    总是觉得自己面目可憎,表情怪异,担心自己的面目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或是被人瞧不起,从而引起自身的强烈恐慌。

    4. 异性恐惧

    主要症状与前几种情况大致相同,只是患者在与异性或者自己领导上级接触时,症状尤其严重,感到极大的压迫感,不知所措,甚至连话也说不出来。

    5. 口吃恐惧

    患者独自朗读时,没有什么异常,但到别人面前时,谈话就难以进行,或开始发音障碍或才说到一半儿,就说不下去,患者会因不能顺利地与人交谈而感到自己是个「残缺」的人。

    对照来看,不难发现,大部分自诩为「社交恐惧症」的人里,大多数人恐怕还并没有达到病理性的程度。

    他们所体验到的或多或少、或长或短的社交焦虑,只是一种心理上的焦躁和烦闷,并没有对自身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产生不可逾越的障碍。

    对他们来说,说自己「社恐」只是源自意识到了自己性格中不喜社交、不擅社交的一面。

    感觉到了这种性格倾向和工作、生活中的种种需求不合拍,然后用「社恐」这种不无夸大的说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抵抗外在的压力。

    怎么判断一个人有社交恐惧呢?

    病理学意义上的社交恐惧不能自我诊断,只能到医院精神科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当然,很多人喜欢往自己身上贴这个标签,是另一回事。

    社交恐惧症一般的发病年龄是青少年。

    我们所说的性格是从小形成的,而社恐则是后天的心理状态,它不是个性,而是一种病,有其发病时间。

    一个人可能在经历某件事之后就不敢出门了,或者躲避与其他人社交的场合,或者社交时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非常萎靡,社交恐惧症的严重程度远比性格内向要大。患者会明显感觉到这种焦虑是病理性的。

    那么社交恐惧症的成因有哪些?

    导致恐惧情绪的因素有以下六点:

    1. 生理原因

    2000年在上海召开了有关社交恐惧症的研讨会,主讲人美国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戴维西汉先生说:社交恐惧症的发病是因为人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这种物质负责向大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这种物质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恐惧情绪。

    2. 心理原因

    社交恐惧症患者一般自尊心较强,害怕被别人拒绝,或者对自己的外貌没有信心。

    3. 家庭原因

    从小性格受到压抑,太过被忽视或太过被重视都可能导致;或者是家庭关系紧张;或者是父母没有教会他们社交的技能;或者是家庭搬迁过于频繁,等等。

    4. 社会原因

    本身所处的社会环境较为恶劣,与人交往时受到的挫折居多。

    5. 思维方式

    性格其实就是人自身思维方式的一种外在体现,不正确的思维方式造就了社交恐惧症。比如过分的完美主义者受到打击后带来的过分自身反省。每个社交恐惧症患者都应该对「自己」(本我、自我、超我……)有充分的了解。

    6. 性格原因

    性格本身就害怕做事情出现问题,害怕和人交往,担心和人交往的时候别人会看出自己的某些缺点,从而导致回避社会,不愿意和人交往。

    怎样克服社交恐惧症呢?

    首先,恐惧症的克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脱敏。

    而脱敏的过程便是一个反复暴露于所害怕情景的过程,随着每一次的暴露,焦虑反应会逐渐地减轻,慢慢地达到自己可以掌控的程度。

    此时,逐渐进入正反馈的过程,每一次的社交会增加那些愉悦的体验,使一个人的社交自信越来越强。

    其次,用「认知重建」来更好的平复焦虑。

    在令你紧张的场合,你不妨留意一下当时心里的想法,试着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分析一下这些想法的不合理之处,再用合理的想法来替代。

    往往是那些糟糕至极或自我否认的想法加重了焦虑反应。

    比如,在即将跟一个异性交谈时,你冒出了一个想法:「完了,待会肯定会脸红的,那多难看!」 这个想法让你变得紧张不安。事后你把这个想法记录下来,然后再分析一下这个想法的不合理之处,比如有一种糟糕至极的错误:把脸红或紧张看成了可怕的事件,把脸红赋予了弱者的标签等等。

    事实上面对异性时出现脸红或紧张在很多人看来是挺可爱的表现,脸红与是否是弱者并无关系。

    然后,你试着找出更加合理的想法,并重复这些想法,下次当面对同样的情景时,这些合理想法会自动的出现,让你不至于过分紧张。

    腹式呼吸是一个非常好的应对紧张的方法,很多恐惧症者忽视了这个克服紧张的窍门。

    在紧张时,心跳会加快,肌肉会紧绷,呼吸会变浅,这种状态更容易使体内的导致紧张反应的物质增加。

    而通过缓慢又充分的腹式呼吸,打破了紧张反应的正反馈,让体内的紧张因子不至于达到焦虑发作的程度,真正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另外,恐惧症患者要去发展一种能力,即坦然面对和忍受焦虑的能力,不要把正常的焦虑看作是可怕的信号。

    社交恐惧症患者由于经历了一次强烈的恐惧发作,往往会把正常的焦虑反应当成是恐惧发作的征兆,以至于过分的敏感或者试图完全地压制焦虑反应。

    一个没有恐惧发作的人不会对平常的焦虑反应过分敏感(比如很多人在面对陌生的异性时难免会有些紧张,在面对演讲的情景时难免会害怕),但一个有恐惧发作体验的人往往会把这些正常的焦虑反应当成是恐惧发作的信号。

    恐惧症患者需要重新去认识这些焦虑反应,以接纳和坦然的态度面对它们,把它们当成是你的朋友或资源,而不是欲除之而后快的敌人。

    我们活着的目的不是为了和社恐作斗争,把社恐打败。

    每个人都有恐惧,都有焦虑。恐惧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恐惧是正常的。恐惧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恐惧的错误认知。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只有你不了解的事情。

    我们之所以恐惧就是说明我们在某些方面是未知的,或者说是不够强大的。所以我们才会焦虑。

    就比如一个学生第二天将要考试了。如果他功课温习得很好,那么他就不会害怕考试。如果他平时的功课做得不好,对考试没有把握,那么第二天的考试他自然就容易紧张害怕了。

    道理是一样的,我们需要的是带着我们的恐惧去探索,去发现,去实践,去总结,去提高!

    只有从根本上正视自我,了解自我,勇于面对自己所生存的这个社会,才能冲破心理屏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交恐惧应该怎么克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du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