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四
城里人不知道,此刻的乡村噼噼啪啪响着鞭炮吧?不放炮、不烧纸、不上香、不拜祠堂,目前在农村的人还是接受不了的。

孩子们仍然三五成群的一起玩火炮,只不过以前把火炮点着炸酒瓶,把火炮的硫磺倒在一起弄大动静,已经没有孩子做了。他们玩的最过火的只不过烧焦一小撮头发。
看着农村到处跑懒得回家吃饭的孩子,就知道城里的孩子玩手机不出门,责任全在大人——从小把他们锁在家,长大你让他出去他就出去?
小时候就养在笼子里的鸟,你打开笼子让它飞,它就不飞呢,何况一个人。
大人们偶尔打打麻将抹抹扑克。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拿着火钳一起烤火、说笑。常说的就是过去一年左邻右舍谁挣钱了,谁搞垮了,谁家添人了,谁又不吃米了……
在家长里短里,你能听出无形的宗族家族对人的教化和约束,也能听出世人最重视的其实还是家庭和美、人丁兴旺、认祖归宗。而对一个最高的评价依然是“德”,具体表现就是孝敬老人、兄弟帮衬、邻里和睦。
比如有才华的人家庭没搞好,就被批为“乱才无用”,有钱不顾老家的人就是“鬼也不缠”,有地位不孝敬的人常常被骂成“吃屎长大的”。
如果孩子能听他们说几次话,肯定比听老师苦心准备的德育课强多了。
放假前让学生假期一定要走亲串友,多接触亲朋好友。这几天班长让大家不要做作业,免得耽误出行。
果然看到群里有家长发回老家的视频,心里倍爽。
希望孩子除了从书本上学到知识,更要从生活中感知人间烟火的味道、温度和营养。
这比他们背几幅春联,做几套试卷是不是更时不待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