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档子事我一直念念不忘,
虽然已过了八个多月,可时间愈久愈感觉憋得慌。
干脆一吐为快。
事情是这样的:
2017年8月4日,李济安创业前往杭州白马湖会展中心,参加了A20新农业盛典。我去,就是观摩学习的,但没想到给我的冲击是那么的大,直到现在仍有强烈印象,而且在创业、营销的社交场合我总是逢人必讲。
今天,我就挑出其中的两个典型企业案例组成一篇文章,好好说说我的感想。
其一、一点到一块。
山东临朐听风轩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做农特蜂产品的,当时正在做试吃,用的是蜂巢蜜。以前李济安创业暨《创业致富快报》自媒体也参加过不少食品展会,大多蜂产品商家用的试吃品都是蜂蜜,且都是用一支牙签挑一点蜂蜜给大家尝尝。
我以为这次还是这样呢,谁知老板看我过来,没有丝毫犹豫的切了一块3cm左右见方的蜂巢蜜,示意我挑起。这一大块巢蜜,上下牙关一咬,真的是甜到心里。
我有些惊异,蜂巢蜜通常要比蜂蜜的价值大得多,这老板怎么这么大方,莫非是切错了?我抽身出来,仔细观察,发现他不偏不倚,对每一位参观者都是如此。这才相信这是绝对的真实。
其二、一块到一个。
这一家峰岭菁华果业公司主推的是大黄桃,每个黄桃约在200g左右。一开始试吃用的也是通常的办法:将黄桃切成一块一块的,让人自取。后来不知这家公司的管理者是怎么转变思想的,开始放开手脚。
当我在10点左右逛到他们的展位时,热闹正酣。我凑前一看,只见每个围观的人都在伸手,一手抓起一个大黄桃,然后用该公司的专用刀具开削。我也伸手拿了一个,轻晃一下,有些沉甸甸的,工作人员看了并没有进行阻止,反而微笑着把刀子递给我。——品尝再也不论块,一个一个送过来。这种做法,真有气魄。
看那一个个吃桃观众销魂的样子,我不禁想,当年孙悟空偷吃蟠桃求得不就是这般大快朵颐吗!
一点到一块,
一块到一个。
上述两例其实都是在试吃上超越了临界点,突破了顾客心理的期望值。
对参观者来说,蜂产品试吃的临界点是一点蜂蜜,而上述合作社给出的是一块蜂巢蜜,无论是份量还是质量都突破了顾客心理的期望值。
对参观者来说,大黄桃试吃的临界点是一块黄桃,而上述公司最后送出的是一整个黄桃,从克重而言,至少是通常试吃量五倍的飞跃。
试吃是食品企业最常用的营销手法,因为常用,大家都用,也就陷入了不尴不尬的境地。你不做试吃,顾客说你小气,不会做生意;你做试吃,大家都一样,顾客感觉这是应当。这种情况下,其实考验的就是老板的魄力,你是陷入死循环,还是打破临界点?——事实上,只有突破临界点的试吃才能让顾客感觉到惊喜,从而产生口碑、传播、记忆。(我写这篇文章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为什么你的营销没效果?
多半是还没有突破临界点的结果。
临界点是量变与质变的分界点。不止创业、营销,我们的生活中也常见这样的状况:差几度没烧开水,差几分没考上大学,差几秒没赶上火车。
临界点前后,
往往是天渊之别。
…………
这篇文章自A20新农业盛典当晚,我就打算写的,小气的商家不说也就罢了,可是大方的、有特色的企业不说道说道总觉得对不起人家的一番“深情厚谊”。——到现在我还感觉嘴角挂着黄桃肉、巢蜜液呢!
谁想此事一拖再拖,
竟然过了八个多月。
弄得李济安创业心里越来越不自然。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这笔“创业一招鲜”的营销债,
今天,
我就用这篇文章来偿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