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伏天我称为桑拿伏,哪儿也不想去,除了有空调的室内。于是图书馆、商业中心、家、家、家,成了主要带娃栖身地,在家就肯定离不开阅读。
我借了本《托期卡纳艳阳下》,1996年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在榜时间长达两年。翻开立即吸引了我,是一对教授夫妇在意大利买房,改造以及生活的故事,字里行间渗出自然果实的甜味儿来,比起现在的所谓慢生活书籍,不知醇厚了多少,看得人喜上眉间,欲罢不能。让我不断回想起和呆地装修村屋那些牛一般双手粗糙步履蒙尘却又觉得阳光、空气甚至连寒冷都迷人的那些日子,不禁想立刻再找个更古老的屋子再来一遍。最近就喜欢这类简单动人的书,可能和自己淡泊的心境有关。真希望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细腻的文字来。
小伊宝在看《动物的朋友圈》,这孩子对分类有自己的独特理解,我自叹不如,小时候整理房间,总要耗去大半天时间,分好之后发现这样不妥,再那样分,磨来磨去最终也没个满意,长大了明白很多物什功能边界模糊,只能从使用频率及便利性方面去收纳,不再强迫自己做到清晰完美。可小家伙不是,整理房间迅速高效,结果让我惊叹。她自己选的书也是这样,这本书完美符合她的性格,字少,有关动物,分类奇特(以颜色或感情色彩分类),绘图超有趣味性。我看着都觉得是本好书。
我们一起在读的是《多莱尔的希腊神话书》,我读,她看插图和听,其实我并不十分喜欢里面的故事,因为很不友好,什么父亲吞吃孩子,儿子攻打父亲,兄妹之间通婚……神仙的世界真不知怎么理解,可谁让它是著名的希腊神话呢?连伊宝都知道宙斯有五个兄弟,又是她选来读的,就当是知识类的文学来读吧,况且,里面的插画充满爱意,是非凡的。于是,我们总是在讲完几章后讨论诸如为什么神可以近亲结婚,而人不可以之类的问题,又或者讨论插图中的细节。我努力以我的认知在尊重著作的同时向正确的方向引导,不确定便不予回答,重要的永远是我们共同渡过了很美的亲子时光。
没错,这些都是图书馆里借的。我也曾追买过时效畅销书,以藏书多为傲,也曾按字数付费,以远超书价的金额看过网络书籍,最终一切的干扰都扔下后,还是图书馆里那被许多陌生人借阅过的、静静躺在书架上的书更吸引我,以淘金客的心理去寻找今天的缘份,看看是哪一本正对了此刻心境,拿着成色不那么新的书籍,我总是幻想它到过不同的地方,也许坐过地铁、飞机,经过各式书包拎袋,到过各种不同的书桌和案头,陪伴过许多人度过睡前或是不同情绪的时间,这让我对它充满了虔诚的心,更珍惜地去读,遇到破损也一定会强迫症般地小心修缮,以便它有更长的寿命承载更丰富的经历。借书还书,是一个完整的书的旅程,与旅程又不同的是,它总是给予别人美好,这样想,我便不断在旅行中教育伊宝,要为环境做些什么,我们来过,若不能使之更美,至少恢复它原来的样子,不带走不改变,这便是对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