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刘邦入蜀
话说项羽把楚怀王踢一边,和参战有功的将领瓜分了天下。他一口气封了19个诸侯王,自己则自封“西楚霸王”,独占梁楚东部9郡之地,建都彭城(江苏徐州);同时背弃了原来楚怀王对刘邦"先入关者为王"的约定,改立刘邦为汉王,还给他分到了荒远偏僻的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
为进一步防范刘邦,项羽又把关中地区分成了三份,给了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
看出项羽给自己分封的险恶用心,刘邦那个气啊!据传,刘邦气得下令要和项羽决一死战。
面对项羽的恃强凌弱,刘邦的这种象征性愤怒也是可以理解的。真要是有这样的行动力,他还能活到现在?
不过领导大话都说出来了,这时候,底下得有人铺台阶,萧何就劝刘邦:“虽然咱去汉中当王惨了点,总比死好吧?以咱现在3万人的队伍(入关后收编的秦军都归还了,还是入关前的那3万人),也打不过项羽啊!"
"您现在暂时屈服于项羽一人之下,将来就能凌驾万人之上!商汤和周武都做到过。当务之急,要赶紧到汉中坐上王位,与民休息,招纳贤才,用巴、蜀之力来平定‘三秦’,这天下还是我们的。别忘了,秦国的值钱东西(国家档案)都在咱们手里,你怕啥?”
一听萧何把自己和商汤周武相提并论,刘邦心里很舒服,于是就顺坡下了。
公元前206年,汉元年二月,分封的各诸侯回到自己的封地。
四月,已经封了韩国丞相的张良,一路把刘邦送到了汉中,不过他没有进城,而是绕到了汉中的西北——著名的入蜀之路,褒斜道的南口,褒中(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
观察了一番之后,张良对刘邦说,把褒中这条木栈道烧了。
刘邦:“烧了?!那我怎么出去啊?”
张良说:“项羽不是怀疑你么?烧了这条栈道,就表明你对关中没有争夺之意,不仅可以麻痹项羽,解除他对你的戒备,还可以巴蜀之地作为基地,屯兵养马,广积粮草,养精蓄锐,以图来日。”
刘邦面对张良,又一次言听计从。在张良离开汉中之后,命人火烧了褒斜道。慢慢地,“刘邦要老死蜀地,不想出来了”的消息在各国之中流传开来。
刘邦队伍中,有很多人都是奔着荣华富贵来的,谁想到会被赶到这么个闭塞的破地方,要啥没啥。
于是过了几个月之后,刘邦发现队伍中有不少人逃跑。已到这个岁数的刘邦,对人性还是比较明白的:心不在这儿了,你就是说破天都没用。走就走呗!
02 萧何跑了
但是当手下人来报说“萧何跑了!”,刘邦如雷轰顶。
刘邦能够混到现在,靠的就是3个人:郦食其(lì yì jī)、张良、萧何。
郦食其是刘邦的口才担当,在刘邦队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送出了陈留大粮仓给刘邦,还一路靠着铁齿铜牙帮他啃下了一座座城。
张良是见识担当,在刘邦一次次的人生抉择中,帮他选对了方向。
萧何是后勤担当,帮刘邦一路解决了兵马粮草的吃吃喝喝,以及国家税收保障问题。
刘邦自己则是武力担当,其实刘邦的军事才能还是不错的,只是对手项羽太过于厉害,掩盖了他的光芒。
这3人全都缺一不可,不说其他,就说张良这一离开,刘邦都觉着自己脑子不够用了。萧何再一走,什么城管、税收、农业、征兵工作等等,自己啥都不会啊!
刘邦觉得很伤心。
正伤心呢,手下又来报说萧何回来了!
刘邦大喜,看到萧何时,脸上大怒:“你咋也跑了?”
萧何说:“我不敢跑,追人去了。”“追谁?”
萧何:“追韩信。”
刘邦不信:“别骗我!跑了10多个将领了,你都不去追,却去追一个韩信?”
萧何说:“那些将军就不说了,随便跑呗。韩信可是天下奇才,跑了就再也没有了!您如果只想做个汉中王,没有韩信也可以;但如果要打天下,那就非韩信不可。”
刘邦很是听得进萧何的话,决定提拔韩信当个将军。
萧何说:“让韩信做将军,那他还得跑。”
于是刘邦决定郑重拜请韩信做大将军。受封大将军的韩信南征北战,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周恩来总理在谈到萧何时,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刘邦百战百败,却屡败屡起,靠的就是萧何为他当宰相,经营关中作他的根据地,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项羽百战百胜,却经不起一败,一败涂地,一败就亡,原因之一是没有萧何这样的宰相。”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